21個省市自治區開放的自貿區向東部沿海和中部地區擴散,實現了京津冀和長三角地區的全覆蓋。
在主要任務和措施方面,除了政府職能轉變、投資便利化、貿易自由化等制度創新和目標外,各自貿區基於獨特的區位優勢和產業特點,有自己獨特而有重點的戰略定位。
其中,北京自貿區“服務業擴大開放先行區和數字經濟試驗區”的定位尤為特殊。絕大多數自貿區做的是傳統的貨物貿易,而北京側重於服務貿易。這傳達了怎樣的信號?
專家:北京的經濟地位將得到加強。
新京報智慧城市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柯睿表示,長期以來,在北京城市功能定位中,經濟功能被淡化。但今年以來,中央提出了“雙循環”的發展新格局,擴大內需成為重要引擎,服務業和服務貿易將發揮更大的支撐作用。
然而,服務貿易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在中國卻是壹個短板。
數據顯示,2012年至2018年,我國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7.9%,比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速高0.9個百分點。2015年服務業占GDP比重超過50%,2018年達到52.2%,成為國民經濟第壹大產業。
雖然占國民經濟的半壁江山,但我國服務貿易長期處於逆差狀態。商務部數據顯示,2065.438+09年,我國服務貿易逆差達到15024.9億元。從規模上看,2019年,中國服務貿易規模僅為7850億美元,占中國進出口總額的比重不到20%,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北京發展服務業有很大優勢。2015北京成為全國唯壹的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城市。目前,北京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83.5%,高於全國近30個百分點。數字經濟占全市GDP比重超過50%;服務貿易繼續快速發展,年均增速超過15%。
柯睿認為,中國服務貿易的發展狀況落後於中國在世界上的經濟地位,與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不匹配。在“雙循環”的發展新格局下,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對外開放的關鍵是促進服務貿易。“未來,在中國經濟版圖中,北京的‘經濟’引領和示範功能將進壹步增強。”
此外,北京自貿區還推出了支持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設立金融科技中心、研究推進知識產權證券化、鼓勵京津冀自貿試驗區參與壹帶壹路建設等任務和措施。
對此,經濟學家宋清輝認為,這壹系列“難言之隱”的背後,是北京經濟地位的重新強化。
西部省份可能會有更多的自由貿易區。
此次擴圍後,我國自貿區已實現沿海省份全覆蓋,中部六省只有山西和江西尚未加入自貿區行列。未來我國可能會有更多中西部省份加入,這也符合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在中西部地區增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綜合保稅區”的要求。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世界經濟部副研究員梅對中國網財經表示,過去中國是沿海開放,沿江開放。如今,隨著“壹帶壹路”建設的不斷推進,西部地區逐漸成為對外開放的前沿。“要建設這樣的開放前沿,需要制度創新,所以西部地區需要自貿區。”
事實上,西部各省也在緊鑼密鼓地部署自貿區建設。6月22日,內蒙古出臺《內蒙古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關於推進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要建設現代能源經濟示範區,申報內蒙古自由貿易試驗區;7月23日,甘肅蘭州舉辦政策培訓班和座談會,梳理試點政策。省政府重點通報了甘肅省申報建設自貿試驗區進展情況,解讀了甘肅自貿試驗區申報建設總體方案及其216具體任務和保障措施。9月7日,青海省商務廳與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辦公室簽署合作框架協議,旨在加快青海自貿區建設。
那麽,未來西部哪些省份有望設立新的自貿區?
梅分析說,自貿區的建立主要是“以點帶面”。為了使自貿區的輻射範圍更廣,各省既要突出自身特色,又要突出建設自貿區在服務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中的作用。
去年,山東、江蘇等6省設立自貿區時,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所副所長、研究員白明在接受《南方都市報》采訪時,也向未獲批自貿區的地區“傳話”。他說,這些地區在打好申報基礎的同時,也要找到自己的發展道路,不能單純依靠自貿區作為政策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