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中的信息傳輸往往可以無視地域的限制,實現不同空間信息的交互傳輸。這種方式在提升便利性的同時,也因為雙方主體在現實生活中不見面而導致對信息真實性的懷疑。這意味著接收信息主體的壹方無法基於發送方的準確判斷或對信息所含內容的即時核實來判斷信息的真假。比如在目前常見的網購行為中,買家僅通過瀏覽商品圖片和對商品屬性的描述性閱讀來下單,而商品圖片和屬性的提供者就是賣家。此外,網購商品的評價欄中有很多虛假購買,以實現商品的虛增銷量,吸引更多顧客,買家往往對自己網購的商品缺乏真實準確的判斷。壹旦虛假信息出現,信息接受者很可能因為被誤導而損失財產。
因此,在網絡安全培訓中,控制網絡信息安全非常重要。盡可能通過正規網站獲取信息,通過多渠道驗證降低這些信息可能存在的風險問題,從而獲得相對真實的信息、產品和服務。
二,網絡信息安全中常見的個人信息泄露問題
在網絡使用過程中,用戶需要提供自己的個人信息,以獲得瀏覽信息等相關資質。這意味著網絡運營者將掌握大量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如微博認證所需的實名和身份證號、使用自行車留下的運動軌跡、網購中綁定的個人銀行卡信息等。而這些信息往往離不開網絡用戶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在網絡運營中,有很多人利用惡意軟件或鏈接,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取網絡用戶個人信息,並通過轉賣獲利。個人信息的泄露不僅侵犯了公民的隱私權,還會對公民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造成潛在的隱患,因此《網絡安全法》明確禁止上述行為。
在網絡安全的培訓中,為了解決網絡信息安全中的個人信息泄露問題,必須強調網絡運營商遵守與網絡用戶達成的協議,同時提醒網絡用戶警惕惡意軟件,在準確判斷鏈接可靠性的基礎上輸入個人信息。同時,網絡用戶也要充分重視自己個人信息的泄露,及時向公安部門和網信部門舉報問題,避免遭受更大的損失。
在網絡安全培訓中,我們必須警惕網絡信息安全的常見問題。這個問題需要網絡安全各方,包括網絡用戶、網絡運營商、網絡監管部門的通力合作,從多個角度準確把握網絡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潛在的風險,通過事前預防、事中處理、事後反思等多種方式,將網絡信息安全中的各類共性問題扼殺在搖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