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所有朗讀的微課,還是覺得自己的朗讀經驗不夠。我走進了“荷塘肖春——特級教師何曉紅語文工作室”,裏面有很多關於朗讀的知識。我仔細看每壹個有語文經驗的老師的成果,吸取他們的精華,及時提煉出有用的內容。我覺得培訓的目的是讓我們普通老師在每壹次遠程網絡培訓中提高教學水平。我不想看到那些把培訓當成“兒戲”讓別人幫我學習的老師。經過培訓,我仍然不知道我學到了什麽。其實我不喜歡正規的學習。上班沒時間掛電話的時候,可以求助,但是相關的功課要自己做。我跑題了。
上周六我打算去聽xx的講座。結果去年國訓我報的xx號不知道從哪弄來的。只好又花時間,申請了壹個xx號。昨天終於準備了筆記本電腦,可以去聽xx講座了。我記性不好,把密碼弄錯了。還好我是用手機號申請的,壹個小時後才拿回來。已經八點了。Xx講座已全部開始。這臺電腦也不行,網絡也不行。只能聽到化學老師斷開連接,繼續上課。這是怎麽回事?我點開頻道,自己進入了化學講座。
我拼盡全力想進楊朝清的《小學低年級言語訓練指導》講座,電腦卡殼了。我還沒說有人比我晚進來給我送花。我無言以對,但我還是要感謝實驗叔叔彭先生送的花。又結束了。只能抓緊今天的xx講座,清理壹下電腦,不要再這樣聽了。
教師在線培訓日誌2在教師繼續教育“學分制”的背景下,“在線培訓”很受歡迎。目前,中小學教師的繼續教育主要由地方教師進修學院負責。通過幾個月的網上學習和研究,個人感覺這次學習收獲很大,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這些年來,我對語文教學有著深刻的理解,同時也整理出了壹套自己的經驗。我覺得教學對每個老師來說都是壹門很深很深的學問,教學方法尤為重要。我給妳講講我的壹些經歷吧。
首先,我覺得要充分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性格,優缺點等。,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因為語文是壹門充滿思想、人文精神和智慧的學科。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成為教師關註的焦點,討論、交流、探究等學習方式成為課堂的主流。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努力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變得生動活潑、有學習興趣、樂於學習,從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最重要的是,要註意新課導入的新穎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我非常重視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引入新課程,學生壹上課就能處於輕松和諧的環境中,不知不覺就學會了語文。我們應該根據不同的課型設計不同的導入方法。可以用多媒體展示課文的圖片,讓學生進入場景;也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引入,通過激發興趣,設計懸念,激發學生的靈性,打開學習的大門。
我會培養主動探究的習慣,發展求異的思維能力。在語文教學中,讀者對語言意義、語言情感和語言技能的感知,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知識積累、認知能力和理解水平有關。為此,在語文教學中,要構建語義理解和體驗,就要引導學生有不同的見解,智者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在思維辯論中,教師盡力在激烈的辯論和思維的碰撞中促進學生的語言升華和精神發展。教師要因勢利導,讓學生充分思考問題,然後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和知識積累,發表不同意見,對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通過辯論,學生對自然有了更好的認識,知道知識是無止境的,即使是有知識的人也會知道壹些東西,並意識到學習是無止境的。在這節課上,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同時,開放式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老師也毫不猶豫地讓學生去思考和爭論,真正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自我價值。這壹環節的設計充分讓學生表達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讓學生理解和表達,輸入和輸出相輔相成,真正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其次,要重視朗讀和欣賞,讓課堂教學“活”起來。小學語文課本上的每壹篇課文,都是兼具文學性和美感的佳作。其精彩的語境描寫,精妙的語言運用,深刻的思想表達,獨到的見解,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但由於課堂教學時間有限,無法引導學生逐壹體會課文中的精彩。為了使這些精彩的東西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可以重點閱讀,引導學生反復閱讀語言,從而體會語言豐富的形象內涵、意義內涵和情感內涵。同時,在感受的基礎上,讓學生居高臨下地引導他們評價文本,加深理解,升華認識,填補評價中的空白。
此外,還要註意課內課外的結合。壹位美國教育家指出:“課堂的延伸等於課外活動的延伸。以課堂學習為核心,積極向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生活領域延伸和拓展,使課堂訓練和課外行為訓練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結合,實現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在課程改革的實踐中,我們把語文教學的觸角伸向了廣闊的世界。讓學生多讀課外書;通過這些收集和閱讀,我們為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奠定了基礎。
其次,重視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
綜上所述,註意以下幾個方面:
壹、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課堂效率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掌握學習方法,讓學生去探索和發現新事物。
第二,培養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學習和解決學習任務時展現自己獨特的方式。要改變傳統教學過分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和機械訓練的現狀,鼓勵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
第三,作為教師,應該有自己的教學理念,但不能把握語文課教什麽理念的變化,是適應語文新課改的根本前提。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老師們會更加緊密地合作,與不同學科的老師打交道。
第四,給學生創造更廣闊的思考語文的空間。教師如何在課堂上培養「語感」?談到語文教學,他們特別強調“關註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而不是籠統地只掌握知識,提高能力。
第五,教師的教學理念貫穿於壹線到中間,那麽如何備課新的語文課程觀就要求教師的教學行為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從而主動適應和投入到新課程改革中,真正落實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總體目標,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最後,我想說,作為老師,尊重和理解學生很重要!這種尊重要求老師壹視同仁,不因美醜、貧富、學習成績、進步落後、性格差異而打折扣。尊重學生是教師的天職。這種尊重有著比朋友更深刻、更持久、更廣闊、更無私的內涵。它是教師職業道德的靈魂!尊重學生是師德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不可或缺的壹部分。我知道作為老師的這些品質,但我知道在教育教學中真正尊重每壹個學生並不容易。我會加倍努力,路漫漫其修遠兮,修遠就是Xi,我會上下而求索。
以上是我的壹些感受。我會繼續努力,爭取以後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
經過十幾天的學習和討論,我們的老師還處於對語文課程改革的適應階段。在這裏,我就談談語文新課改帶給我的壹些思考。
首先,課堂應該與現實生活相結合
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對學習方法的掌握,通過學習方法,讓學生敢於探索,對新事物產生興趣。為了適應新課程教學,我們必須改變教學觀念,讓學生在課堂上找到自己的方法,這樣就會出現拖延現象。那怎麽才能完成教學計劃呢?
那麽就要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不能讓課堂時間白白浪費。老師壹定要控制好時間,避免遲到,防止外界幹擾,減少對課堂紀律的維護。我們也可以引導學生討論自己最感興趣的話題或者課文中的重點問題,其他問題可以在課後單獨和學生交流,或者把自己的想法寫在紙上交給老師。更多精彩的話,可以在國學園展出。
第二,老師要慢慢培養學生改變學習方式。
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是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過程中的基本行為和認知取向,即學生在學習和解決學習任務時所表現出來的具有個體特征的方式。要改變傳統教學過於強調接受式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鼓勵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但往往難以操作,流於形式,缺乏基於個體獨立思考的真正合作。課堂上只有少數學生可以參與,其他學生還是被動的,沒有展示自己的機會。有些同學在合作學習的時候會不聽不合作。
班級活動前,先明確分工,再合作。這樣可以讓每個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也可以先獨立思考,再單獨表達自己的想法,最後形成集體意見。在合作學習的內容上,要考慮學生的不同理解和發現。這些內容往往是教學的重點或難點,學生靠個人自主學習很難解決。如果將學生的個體差異轉化為教學資源,學生就會積極參與合作學習。教師要引導合作學習,不是袖手旁觀,而是真正關註學生,深入合作學習,了解他們合作的效果,討論的重點,思考的難點。
第三,語文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
觀念的轉變是適應語文新課程改革的根本前提。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教師主要依靠自己來解決課堂上的所有問題。新課程提倡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所以要靠教師集體能力的發揮,這就需要更多的人,更大的空間。老師們會更加緊密地合作,和不同學科的老師打交道。語文課是什麽?
現代教師面臨的挑戰要求教師保持開放的心態,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開展多方位的學習。現在的語文教學不是單壹的語文知識,而是涉及到很多學科的知識,這就需要教師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讓自己有更廣闊的教學視野。其次,是學會與同行合作,吸收多人的智慧,協調壹致;對學生的評價不僅要看成績,還要看發現和開發學生多方面的潛力,重視知識的應用、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不搞題海戰術,減輕學生負擔,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第四,語文老師不學語法,如何在課堂上培養“語感”?
在語文教學中,特別強調“關註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而不僅僅是籠統地掌握知識和提高能力。很多人覺得“花的時間多,收入少”。註重能力的培養,而不是基礎知識,那麽不學習語法知識如何培養“語感”呢?
有效培養學生的語感,就是要突出學生的創新與實踐能力、信息收集與處理能力、新知識獲取能力、問題分析與合作能力,培養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通過吟誦,學生可以用朗讀的語氣去感受,主要是通過學生和老師的情感朗誦和比較,產生* * *聲;也可以教情境法讓學生感受,主要是通過教學內容,精心安排情境,讓學生和諧地進入情境;也可以利用傳授知識的過程,讓學生在思考中有所感悟。
語文教學就是讓學生學得更聰明,更有靈氣。當然,新課程所蘊含的新思想、新理念也給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給我們帶來了困惑,但新課程所建構的理想未來需要我們帶著困惑去實踐、去探索、去創造。
教師網絡培訓日誌4通過參加這次新課程培訓,我學到了壹種新穎的教學理念,更新了自己的教學理念。新課程作為壹種新的理念和思想,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壹種挑戰,壹種機遇,也是教學生涯的壹個新的開始,所以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在不斷的探索中進行各種嘗試和成長。在遠程培訓和研究的日子裏,看專家老師講課的視頻:生動的教學實例讓我們更貼近課堂;專家們精辟獨到的分析,讓我們知道在教學中應該註意什麽,哪些細節需要舍棄,哪些需要改正。下面說說這次培訓的收獲和體會。
首先,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教育思想和觀念。
新課程強調“面向學生”。壹是強調學生各方面素質的“全面”提高;二是強調面向全體學生,讓大部分學生達到要求,獲得成功;三是強調促進每個學生的“個性”發展;第四,課程教學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的心理和發展特點,關註學生的需求、興趣、追求、體驗、感受、困惑和問題。本次課程改革正是為了實現這壹目標。不僅課程體系有了很大的調整,而且體現了壹種教育思想的革命性變化:即通過課程改革,從根本上改變了教師的教育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校教學真正走上了素質教育的軌道。
其次,教師必須調整自己的角色,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
在經濟發展的今天,新的教育形勢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師根據教育的需要,不斷調整自己的角色,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改變傳統的教育方法。教師從過去只傳授知識的核心角色中解放出來。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要註重學生個性的和諧健康發展和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教師不再只是教授現成課本上的知識,而是要引導學生懂得如何獲取自己需要的知識,掌握獲取知識的工具,學會如何根據認知的需要處理各種信息。總之,教師不能再以傳授知識為主要任務和目的。他們不能只著眼於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而應該成為各種能力和積極人格的激勵者、輔導者、培養者,著眼於如何在教學中促進學生的“學”,真正實現為不教而教的教學目的。
第三,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
教師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要求他們以研究者的心態置身於教學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教學理論和實踐中的各種問題,反思自己的行為,探討出現的問題,總結積累的經驗,形成規律性的認識。它將教學與研究有機地結合起來,是教師不斷進步的基礎,是提高教學水平的關鍵,是創造性實施新課程的保證。在傳統教學中,教學和課程是相互分離的。老師的任務只是教學,是根據教材、教學參考資料、試卷、標準答案來教;課程與教學脫節:教學內容和進度由國家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規定,教學參考資料和試卷由專家或教研部門編寫和提供,教師成為教育行政部門各種規定的機械執行者和各種教學參考資料的簡單文案。新課程倡導民主、開放、科學的課程理念,同時確立了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三級課程管理方針,要求課程必須與教學融為壹體,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教師不僅要成為課程實施的執行者,更要成為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因此,教師要形成強烈的課程意識和參與意識,改變以往的學科本位理論和被動實施的觀念;教師要了解和掌握各個層次的課程知識;教師要提高和加強課程建設的能力,使國家和地方課程在學校和課堂實施中不斷補充、豐富和完善;教師要鍛煉和形成課程開發的能力,新課程越來越需要教師具備開發本土化、本土化、校本課程的能力;教師要培養課程評價的能力,學會評價各種教材,分析課程實施的情況,評價學生學習的過程和結果。
第四,教師要有創新意識。
新課程中增加了培養學生素質的內容。這些內容要求教師以全新的教學模式組織教學。因此,教師要進入新課程,實現課程目標,就必須具備與新課程相適應的先進教育理念,要求教師具有創新精神,能夠崇尚和追求創新,善於脫離常規和傳統觀念,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讓思維具有前瞻性和原創性。總之,教師要有創新的教學模式、創新的教學方法、靈活的教學內容選擇、以創新思維為核心的評價標準,善於創造“創新自由空間”,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學習園地,引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
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以學生為主體,註重學生能力的提高。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把教學過程看作是學生“接受”書本知識的過程。老師把書上的內容解釋清楚,或者提問清楚,學生認真記著能按時完成作業應付考試,就算圓滿完成了教學任務。事實上,學生的好奇心、思維方法、探索精神,尤其是創新意識的培養都喪失了。古語有雲,“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能力的培養為最終目的,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學生全面參與教學活動,從而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能力。
總之,通過這次課改的培訓,我認識到現代教學應該以課程標準的要求為基礎,以人的發展和社會進步為需求,讓每個學生都獲得必要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以學生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以創新為中心,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合作,學會探索,註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激發學生的創造欲望,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為重慶市巴南區初中語文教師在線培訓項目的學生,我按照學習過程和要求,自始至終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參與了初中語文所有專題的學習;保質保量完成或超額完成規定作業和自選作業,並與其他同學進行互動點評。通過學習和研究,我們開闊了教學視野,拓寬了教學視野,增長了教學知識,交流了教學經驗,提高了教學技能和能力。為新課程改革的進壹步實施和紮實推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主要的學習和感受總結如下:
第壹,通過專家主導課程的學習,讓自己的學習目標更加明確,這對於從事壹線教學的老師來說,無疑是壹個福音。通過壹系列系統的教與學,作為學習者,我覺得這樣的訓練方式和內容更容易被接受,可以集中精力進行突破,達到研究和訓練的目的和效果。
第二,經過這幾天的平臺培訓,大家沒想到線上培訓這麽豐富,仿佛回到了以前的學校生活:上課做作業,導師精彩的點評讓人佩服。在這個平臺上,有壹線老師的課堂記錄彌補理論的空虛,有教授的理論指導我們,有各國同行的精辟評論,有專家的即時點評,有課後的反思研討,有困惑的解答,有生動活潑的線上研討。這些都是意料之外的。
第三,通過培訓,我深刻感受到了自己的不足。看到其他老師大量引用,理論聯系實際,講侃侃的時候,發現自己的理論積累真的少得可憐;當我看到別的老師興高采烈,或在做散文或詩歌時,我發現我的文筆很粗糙;當其他老師激情四射的時候,有時候我難免會偷偷偷懶,這讓我很慚愧。是的,我真的需要裝滿我的水桶給學生們壹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