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雙重留學模式介紹壹、結合生產實際介紹特點
針對性強。在“雙元制”職業教育形式下,專業學生大部分時間在企業進行實踐技能的訓練,得到的是企業目前使用的設備和技術。培訓很大程度上是以生產勞動的形式進行的,有利於學員培訓後的工作,針對性強。
廣泛參與
大多數企業都有自己的培訓基地和人員。
“雙元制”模式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能力,能夠充分調動企業辦學的積極性,將企業與學校、實踐技能與理論知識緊密結合。這種模式對德國培養高素質的勞動者和高質量的產品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優勢在雙元大學教育模式下,企業參與人才培養,實現自身、高校、學生三贏。企業通過與高校合作,為自己贏得了儲備人才。根據杜伊斯堡-埃森大學的壹項統計,大約80%的學生最終留在了報名參加職業培訓的公司。很多學生在職業培訓後期已經能夠勝任工作。畢業後可以馬上工作,省去了漫長的適應階段。熟悉企業的環境和文化,有利於培養對企業的歸屬感。
在雙大學課程模式下,學生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成本,在3~4年內獲得大學文憑和職業培訓文憑。
第三,課程設計是以職業需求為核心的雙重課程設計。“雙元制”理論課程的設計是選擇以職業活動為中心的課程內容。理論課涵蓋了專業所需的全部理論,知識面廣,深度適中,綜合性強,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有課程都按學期細分。無論是哪壹個學期的課程,總是由粗放到精細,由淺入深。課程的選擇由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行業專家綜合安排,更註重直接的專業經驗。高等教育畢業設計由企業和大學教授共同提出,著眼於企業的實際問題,直接轉向產學研。
四、雙元制——德國職業教育的秘密武器“雙元制”職業教育是戰後德國經濟騰飛的秘密武器,普通高等教育無法解決。“雙元制”職業教育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縮短了企業就業與學校教育的距離。
德國的職業教育不同於普通的大學教育。大學教育註重理論學習,是學科體系,而職業教育更有針對性,更註重學生的實踐能力。“雙元制”是由企業和相應的職業技術學校共同完成的職業教育。
有嚴格的法律依據
聯邦有完善的職業教育法,明確規定接受“雙元制”職業教育的學生不能直接進入大學,必須取得執照。根據聯邦職業教育法,根據各州的經濟結構特點和具體情況,有相應的法律法規,對參與職業教育的企業與學校、企業與學校的關系等職業教育都有明確的規定。聯邦政府有聯邦職業教育學院,各州和地區也有相應的機構,包括企業和員工代表。
雙系統是最突出的特點。
所謂“雙元制”,就是由企業和相應的職業技術學校共同完成的職業教育。其主要特點有兩個:壹是能滿足企業需求,企業和經濟發展需要多少人,培養多少人;二是技能訓練,考試也註重技能。
行業協會在職業教育中的作用
《聯邦職業教育法》決定了公會的地位,公會是以法律為基礎的機構,所有企業都是相應公會的成員。“雙元制”職業教育肩負著重要的責任。會上,由企業、職工、教師代表組成的職業教育考試委員會、教育委員會負責職業考試相關事宜,確定企業培訓資格。
在“雙元制”教學中,學生分別在企業和學校接受教育。企業生產崗位、培訓中心、跨企業培訓中心等60%-70%課程;職業學校提供30%-40%的課程。在不同的教學場所,教學形式和內容是不同的。比如企業遵循的法律依據是聯邦職業教育法,職業學校遵循各州制定的學校教育法。企業執行的教學文件是職業培訓條例,職業學校的教學文件是國家制定的教學計劃的框架。企業的教學內容是技能和技能相關能力的培養,職業學校是理論和壹般文化的課程。企業使用的教材是聯邦職業教育編寫的技能模塊。職業學校使用基礎教材和專業教材,沒有統壹的教材要求,但教材符合學生心理特點、企業實際、貼近專業實際。企業教育工作者是實踐型教師,受聘於企業,接受過職業培訓,有2至5年教學經驗,學過教育學、心理學,無犯罪記錄。職業學校的教師必須是大學畢業生,通過招聘考試,沒有犯罪記錄。在企業,學生是學徒,與企業簽訂合同,由公會管理,企業每月向公會支付654.38+00,000元MK費用。在學校,他們是學生。在企業,行會組織技能考試;在學校,理論考試由公會管理。學習期滿後,企業向學徒頒發培訓證書,技工考核合格。學校頒發結業證書。企業學生的學習費用由企業承擔,學校學習費用由國家財政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