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培訓招生 - 湖州的文化藝術

湖州的文化藝術

絲綢文明

百年博覽會壹瞥——1851年,英國舉辦首屆世博會——萬國工業作品大展,商人徐榮存送的12包產於浙江湖州市南潯李記村,獲維多利亞女王親自頒發金銀獎,成為中國第壹個獲得國際大獎的民族工業品牌。湖州是中國著名的蠶桑之鄉,也是。

三河市防風文化節

房峰山南麓的秋祭在舊歷八月二十五日(即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日)前後壹天舉行,受到歷代官民的高度重視。秋祭禦風首先由官員祭出,然後經過“埋”、“舉”和祭祀的儀式後,出寺巡禮。各社各就各位,搖旗吶喊,在廟會廣場集合;老龍在前,青龍在後,亭子、高蹺、燈籠鋪開;“四兄弟”前有硬卡執事;鋼叉開道,鑼開炮;遊行隊伍中有各種龍燈、漁燈、燈籠,稱為“龍燈節”。街上有三個拳擊俱樂部,表演鋼叉、頂缸和各種武術。遊覽桂花廳,然後用當地的熏豆茶“坐茶”“獻茶”;在壹些地方,我們必須走浮橋。在連續表演了三場社戲後,村民們這幾天也紛紛進村參觀,“做客”,喝“烤豆茶”。

湖筆文化

湖筆被譽為“筆中之冠”。湖筆之鄉善璉鎮,相傳秦將軍蒙恬發明了“以枯木為筒,鹿毛為柱,羊毛為被(襖)”的毛筆,善璉為此修建了蒙恬寺。湖筆筆尖有整齊透明的前穎,壹般用細山羊毛經過浸、拉、合、梳、接、合等近百道工序精制而成。白居易曾把制筆技藝的精細形容為“萬裏挑壹”,“壹毛雖輕,卻很重要”,所以他說“茅穎之技,天下第壹”。

茶文化

湖州是世界茶文化的發源地之壹。茶聖陸羽在湖州撰寫了世界上第壹部茶文化專著《茶經》。據考證,三國時期,吳棟已成為當時茶業傳播的主要地區,但消費仍局限於上層社會。到了唐代,茶葉的產銷中心轉移到浙江和江蘇,湖州茶業開始專供朝廷,名揚天下,成為世界茶文化的發祥地之壹。隨著飲茶之風,文人把茶倒進了人們的詩詞中,“茶道”壹詞也隨之出現。最早發現於唐代壹位著名詩人、茶僧的茶詩《飲茶歌作崔世王》,比日本使用茶道壹詞早800多年。皎然俗姓謝,名周,湖州人。

湖州戲劇

原名湖州灘泉,曾被稱為“小戲”、“花鼓”、“湖州文戲”。流行於浙江北部的湖州、嘉興兩縣,與江蘇吳江、余杭相鄰,用湖州吳語演唱。湖戲是浙北唯壹有代表性的地方戲,是中國戲曲和湖州文化不可分割的壹部分。2007年4月,浙江省文化廳公布了湖戲作為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湖州秦書

俗稱“胡琴蜀”,簡稱“舒勤”。因為它是湖州潭泉的壹個重要分支,有人稱湖州為“湖灘”,用湖州吳語演唱。舒勤的形成與湖州灘泉的另壹個分支——湖戲密切相關。兩者在戲劇(音樂)和音樂上是相通的,藝人也經常“上課做小戲,不同年級唱琴書”,但各有特色。2007年4月,浙江省文化廳公布湖州秦書為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湖州三條

俗稱“纖維板本”、“三弦板”,或簡稱“三跳”,皆因其伴奏樂器為“三跳板”而得名。流行和分布在以湖州為中心的浙北各市縣,是壹種用單壹曲調勸世還禮,用湖州吳語,說唱交替的地方民間藝術。自2004年以來,湖州市有關部門對三交進行了保護和搶救工作。到2007年,湖州三條(含桐鄉市)被浙江省文化廳推薦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長興百業隆

2006年2月,百業龍申報國家第壹批非物質文化遺產;2006年6月10,中國首個文化遺產日,百業龍被批準列入第壹批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8年4月7日,18: 30,奧運聖火抵達法國巴黎。應中國駐法國大使館邀請,百業隆藝術團參加了巴黎奧運火炬傳遞。盧浮宮龍在奧運火炬傳遞的起點(艾菲爾鐵塔)和終點(沙萊蒂體育場)精彩亮相,為奧運聖火加油助威。

國慶期間,長興盧浮宮在天安門廣場舞龍。在2009年國慶60周年晚會上,天安門廣場上的中央表演區參與了“和諧中國”、“飛天中國”、“嶄新中國”三個篇章中的“飛天中國”部分。湖州方言是吳語的壹種方言,屬於吳語太湖片-苕溪片。

湖州話、上海話、蘇州話、杭州話、紹興話、寧波話等。屬於吳語的太湖地區,基本可以互通,與南方吳語屬於吳語區。湖州西部邊界的普通話中有少數客家方言。

湖州吳語流行於吳興區、南潯區、長興、安吉(大部)、德清及杭州部分地區(包括余杭區大部分、江幹區東部、西湖區西部、拱墅區北部)。

湖州方言有30個全濁元音。湖州方言有37個韻母,有入聲韻。湖州方言有七個聲調——尹平、陽平、陰上、陽上、陰去、陰入、陽入。

湖州江南水鄉位於太湖流域的太湖南部地區,是吳語的發源地。古稱,象征著吳的興盛。湖州話柔美悅耳,清亮中帶晶雅,具有典型吳語的特點,糯、柔、淡。

湖州當地人非常重視湖州方言的保護和傳承。比如湖州廣播電臺開設的面向外地人的湖州方言培訓班、充滿吳胡風味的湖州方言專欄、湖州電視臺開設的吳語湖州方言節目、內容豐富的社區街道大量湖州方言學習活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