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政策的實施,是全面貫徹我們黨的教育方針,落實育人根本任務,堅持教育公益性原則,深化教育改革的直接體現。是促進教育回歸學校本質的重要手段,有效降低了校外教育的“內卷化”和學生的學習壓力。
壹是有效減輕了家庭教育負擔。近年來,各地“校內減負、校外增負”現象突出,不僅影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還導致家庭經濟負擔加重,家長對教育過度焦慮。通過“雙減”政策的實施,有效遏制了課外補習發展的浪潮,減輕了教育負擔。
二是全面提高學校教學質量。通過“雙減政策”的實施,進壹步提高了學校教育質量和服務水平,強化了教育對學校教師的整體要求,促使學校教師時刻保持終身學習的態度,有利於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保持充足的課余時間。
第三,科學的學習過程得到合理的保障。通過“雙減”政策的實施,有利於避免超前教育,促進教育的漸進式發展,增強義務教育階段學科的基礎性和免費性特征。
最後,“雙減”政策的實施有效促進了教育公平,減輕了家庭教育和學生學習的壓力,也提高了義務教育水平。
為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於進壹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有關部署安排,統籌推進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工作(以下簡稱“雙減輕”),結合成都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壹、指導思想
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以德育人根本任務,著力構建優質教育體系,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堅決防止侵害群眾利益的行為,構建良好教育生態,有效緩解家長焦慮,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二、工作原理
(壹)堅持以學生為本,回應關切。遵循教育規律,著眼於學生身心健康成長,保障學生休息權,提高學校教育教學整體質量。堅持人民利益至上,加強宣傳引導,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和期待,凝聚社會意識。
(2)堅持政府主導、多方聯動。堅持系統思考、綜合治理、市級統籌、屬地負責、上下聯動,落實部門責任,明確工作機制,明確責任主體,完善保障政策,加強家校社區合作。
(3)堅持統籌兼顧,標本兼治。多措並舉,疏堵結合,統籌校內外兩種資源和課後兩個時間段,以提高課後服務質量,提升教育教學水平,促進課外作業和培訓減負。
(四)堅持依法治國,穩步實施。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突出工作重點,實施分類處置,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全面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管理,穩步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確保“雙減”工作平穩有序開展。
三。工作目標
促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和服務水平的進壹步提高,使作業更加科學合理,更好地滿足學生課後服務需求,更好地讓學生回歸校園,全面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的培訓行為。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校外培訓負擔、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長相應的精力負擔在1年內得到有效減輕,兩年成效顯著,人民群眾的教育滿意度顯著提高。
四、工作措施
(壹)實行作業管理清單,控制作業總長度。
1.完善運營管理機制。實施成都市義務教育階段作業管理正面清單和負面清單,建立健全作業管理體制機制。學校要建立教務處、年級組(學科組)、班級三級作業統籌管理制度,合理調控作業結構和作業總量,保證小學壹二年級不布置作業,適當安排校內鞏固練習;小學三至六年級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60分鐘,初中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90分鐘。學校應當建立校內作業公示制度,定期開展校內作業調查,並將調查結果反饋給學科教師和家委會。
2.總量分類監測工作。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要建立作業管理監控督導機制,制定作業監控指標,加強對學校作業管理的日常檢查、效能監控和督導,發布作業監控報告,實現作業監控全覆蓋,並將作業管理納入學校績效考核,推廣先進典型經驗。暢通社會反映渠道,引導學生家長監督工作,做好減負工作。
3.提高作業設計質量。建立市、區(市)、縣三級作業設計教研機制。市、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教研機構應當制定作業設計和實施的指導政策,將作業設計和實施納入教研和繼續教育培訓,提高教師作業設計、布置、批改、分析、反饋和輔導能力,將作業設計、實施和指導納入教師專業技術考核指標;引導學校開發與教材和課程標準相適應的習題,建立優質作業資源庫,促進優質作業資源的享有。教師要加強對學生作業完成情況的指導,認真批改作業。
(二)推行課後服務清單,提高學校托管質量。
4.保證課後服務時間。落實教育部、教育廳相關要求,中小學實行課後服務“5+2”模式,即學校每周開展課後服務5天,每天至少2小時。對於有特殊需求的學生,學校應提供延時托管服務,提供或聯系提供托管學生晚餐。支持初中在工作日開設晚自習課,非寄宿制學校晚自習結束時間不得晚於20時。高中可參照義務教育學校開展課後延時服務。支持學校、社區、青少年宮、科技館等。參照暑期托管模式探索周末托管服務。服務內容以素質拓展為主,不得組織集體補課,增加學生學習負擔。
5.提高課後服務質量。中小學全面推行“托管+拓展”課後服務模式。學校應當結合辦學特色和學生學習成長需求,提供菜單式課後服務項目和內容,供學生自願選擇。學校要利用課後服務時間,引導小學生基本完成在校書面作業,初中生要完成大部分在校書面作業。學校應積極開展各種科普、文藝、體育、勞動、讀書、社團等活動;支持學校因材施教,為學習困難學生提供輔導和答疑,為有余力的學生拓展學習空間。
6.拓寬課後服務渠道。課後服務壹般由我校教師承擔,也可由退休教師、有資質的社會人士或誌願者提供。課後服務不能滿足部分學生的特殊需求,如發展興趣、特長等。可適當引入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參與課後服務,由教育部門負責組織遴選供學校選擇使用,並建立評價和退出機制。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可以組織本地區優秀教師到師資力量薄弱的學校開展課後服務。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充分發揮青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農村少年宮、科技館、紅色教育基地等青少年課余服務的作用。
7.建立教師激勵機制。針對課後服務,中小學要修訂教育教學管理制度,統籌安排教師實行“彈性上下班制”,保障教師學習、備課、休息的權利。課後服務經費主要用於對參加課後服務的教師及相關人員的補貼。有關部門在核定績效工資總額時應考慮教師參加課後服務的因素,將教師課後服務補貼的資金數額作為增量納入並設置相應項目,不作為次年績效工資總額正常核定的基數。要將教師課後服務工作業績作為職稱評定、評優和績效工資分配的重要參考,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平時積極參與課後服務的教師。
8.提倡免費在線學習。建設成都智慧教育雲平臺,為學生、教師、家長、市民提供招生、政策咨詢、信息查詢等應用服務。統籌成都數字學校等在線教育資源,搭建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和在線學習平臺,免費提供名校直播、名師在線答疑等優質在線教育資源和優質服務,同步打造壹批學習診斷、教與學評價、適應性學習、綜合素質數字檔案等學生在線學習和應用服務的智能引擎工具, 從而推動公益性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和優質在線學習三維環境惠及全球學生、家長和教師。
9.加強課後服務保障。中小學課後服務和假期托管費遵循“家長自願、成本補償、不以營利為目的”的原則,參照本市義務教育課後服務相關收費標準執行。各區(市)縣要加強對中小學課後服務收費的管理和監督檢查,督促建立和完善收費管理制度,公示收費項目和標準。嚴禁以課後服務為名收取費用。學校對經濟困難的學生免收課後服務費。依法依規嚴肅查處教師校外有償補課行為,不得組織、推薦、引導學生參加有償補課。建立教師管理信息系統,完善教師道德失範信息庫,按規定處理道德失範行為。
(三)實施培訓升級名單,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10.促進質量平衡。積極推進區(市)縣創建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示範縣。實施“精準幫扶”,建立義務教育階段就近入學註冊率和民辦學校青年學生出勤率臺賬。實施“素質教育倍增工程”,積極推進集團化辦學和學區化治理,深化區域教育聯盟發展,努力建設“家門口的好學校”。
11.優化錄取政策。穩步推進義務教育公辦學校多校劃片,進壹步精準調控民辦學校招生,規範九年義務教育學校初中階段工作。深入治理尖子招生,進壹步加強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均衡安置。研究完善指標到校生政策,穩步提高優質普通高中指標到校生比例。優化調整高中招生批次,有序規範實施公民征集,更好發揮綜合素質評價在高中招生中的作用。實施普通高中擴容提質工程,增加公辦普通高中學位供給和優質高中招生計劃;實施中職學校素質提升工程,拓寬中職學生進入高職院校和本科學習的渠道。
12.提高教學質量。指導學校以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國家級信息化教學實驗區和國家級示範區建設為契機,加強教學管理,開足國家規定的課程,優化教學方法,千方百計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積極推進幼幼科學銜接,嚴格按照課程標準進行教學。制定新時期中小學優質課堂教學指導政策,加強示範引導,組織開展“教師風采優秀課堂展演”競賽和全市中小學教師教學技能提升競賽,加強名師指導。開展成都市中小學現代課堂教學示範學校創建活動,在全市遴選100所現代課堂教學示範學校,促進全市中小學課堂教學提質增效。
13.創新評價體系。堅持德育五育,統籌“五管”“雙減”工作和新高考改革,探索建立符合新時代要求的教育評價體系。落實教育部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導意見,將“雙降”效果納入縣、校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切實扭轉單純以學生學業考試成績和學校升學率評價教育質量的傾向。
(四)實施考試管理清單,強化教育導向。
14.強化中考改革導向。穩步推進中考制度改革,堅持兩考合壹,壹考多用,學完馬上考,減輕學生多次備考負擔。中考命題嚴格依據課程標準,減少單純記憶和機械訓練的內容,註重考查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能力。到2022年,建立“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綜合素質評價”的高中招生模式,克服唯分數論,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
15.規範考試內容。落實《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加強義務教育學校考試管理的通知》要求,嚴格按照課程標準和基本教學要求確定考試內容,嚴禁提前考試。考試難度要以國家課程標準和學校教學進度為依據,符合學生認知發展規律,減少考試題型的死記硬背,避免考試題型偏心。
16.規範考試次數。小學壹二年級不進行紙筆考試,義務教育其他年級每學期由學校組織期末考試。對於初中成績,可以從不同學科的實際出發,適當安排壹次期中考試。對學業質量的監控采取分學科抽樣的方式進行,防止統壹考試,用統壹試卷測試,避免給學生造成過大的壓力和負擔。
17.規範考試評價。市、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不得下達中考指標或者以中考率考核學校和教師,學校不得將中考率與教師評價掛鉤。建立試題正反清單,建立中小學試題質量監測評價體系。
(五)實施校外培訓準入清單,把好培訓入口。
18.嚴格審批時限和權限。各區(市)縣不再審批新的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校外培訓機構。分類制定體育、文化藝術、科技等校外培訓機構設立指導標準,禁止非學科培訓機構從事學科培訓。未經教育審批部門批準,任何機構(含個體工商戶,下同)不得以托管、補習、教育咨詢、自學輔導、文化傳播等名義開展面向中小學生和學齡前兒童的教育培訓業務。依法依規嚴肅查處不具備相應資質、未經批準多點開展培訓的校外培訓機構;全面清理整頓尚未取得辦學許可證但仍在實施學科培訓的無證機構。不再審批新的學前兒童校外培訓機構和面向普通高中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普通高中學生學科培訓機構的管理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19.嚴格復審註冊。現有學科培訓機構統壹註冊為非營利組織。已經登記為營利性的學科培訓機構應當進行章程修改、財務清算,並經培訓機構董事會審議通過。2021年底前,到區(市)縣企業法人登記部門辦理註銷登記,持驗資報告到教育審批部門取得新編號(即培訓機構性質代碼為“8”)後,到同級民辦非企業法人登記部門重新登記。也可在2021年底前向區(市)縣教育審批部門申請變更培訓類別,變更為非學科培訓機構並相應變更主管部門。逾期未完成復查登記或變更登記的學科培訓機構,年檢不合格的,不得繼續開展招生培訓業務。非學科培訓機構由所在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於2021年底前移交管理權限,教育審批部門直接變更主管部門,換發辦學許可證。
(六)落實校外培訓清單、培訓流程。
20.嚴格執行培訓時間。校外培訓機構不得在學校正常上課期間組織學員培訓;培訓結束時間不得晚於20: 30,在線直播培訓活動結束時間不得晚於21:00;不得占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和寒暑假組織科目訓練。培訓機構不得以課前預習、課後鞏固、作業練習、微信群打卡等任何形式布置作業。
21.嚴格規範培訓內容。建立培訓內容備案和監管制度,嚴禁將超標準的高級培訓與招生掛鉤的行為。懲戒性校外培訓機構應當報告名稱、頻次、培訓內容、招生對象、時間安排、上課時間、培訓教材等。培訓班向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備案,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應及時完成備案審查工作並向社會公布。校外培訓機構應當以培養學生興趣和特長為導向,培訓內容不得超過相應的國家課程標準,培訓頻次必須與所招生的年級相匹配,培訓進度不得超過所在區(市)縣中小學的進度。培訓機構的教學內容和教育行為必須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嚴格控制教材使用和教師授課,使用規範的教材和資料,嚴禁開設境外教育課程。
22.嚴格規範教師聘用。校外培訓機構應當加強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加強教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和師德師風建設。教師資格信息應當在培訓機構的網站和微信公眾號的顯著位置公布。按學科從事管理培訓的必須具有相應的教師資格證,按非學科從事管理培訓的必須具有相應的專業(職業)能力證書。依法依規嚴肅查處教師誘導、介紹、組織學生參加校外有償培訓和組織、參與校外有償補課的行為。中小學在職教師以補習、托管、自考輔導、“拯救班”、團體班等名義組織或參與校外有償培訓的,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罰和其他處理。聘用外國人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建立教職工查閱、查詢違法犯罪信息制度,不得聘用有違法犯罪記錄的人員。嚴禁在國外聘請外國人開展培訓活動。
23.嚴格實行實名制管理。依托國家級和省級校外培訓機構信息管理平臺,完善教育綜合執法、部門聯合懲戒、培訓大數據分析等功能。實施校外培訓機構教職工和學生實名制管理,提高監管有效性和水平。培訓機構的註冊信息應當經未成年人監護人同意,不得過度采集學生信息,並對學生信息采取嚴格的保護措施。對非法處理學生信息或者不履行信息保護義務的,依法予以處罰。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要對參訓人員參加培訓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和應用,將結果納入學校綜合評價和教師教育教學表彰評價,壓實學校和教師履行教育教學主體責任,促進學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24.嚴格加強安全管理。校外培訓機構應當健全安全責任制,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應急預案,明確教職員工的崗位安全責任,確定專門人員負責安全管理。加強安保建設,在校門口和學生出行主幹道、教學樓和宿舍內道路安裝照明設施,亮燈率100%。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消防車通道應當保持暢通,按要求配備消防設施和器材,並保持完好有效。壹對壹上課的單獨教室應配備視頻圖像采集裝置或開放式觀察窗。應當在主要出入口、走廊、其他教室等人員聚集的重點部位設置視頻圖像采集裝置。視頻圖像的采集和回放應能清晰識別出入人員的身體特征,尤其是在夜間,視頻信息保存時間應不少於90天。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做好學生信息登記、體溫測量、亮衛生碼、戴口罩、洗手、消毒等工作常態化。實行安全檢查、隱患排查和信息報告制度,建立檢查日誌和隱患排查整改臺賬。
(七)實行校外培訓監管清單,把好培訓監管關。
25.加強培訓費監管。將義務教育校外培訓收費納入政府指導價管理。市發改委會同相關行業主管部門,科學合理確定定價方式,明確收費標準、收費項目和退款方式。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財務和資產管理的規定,加強培訓預付款業務模式的規範管理,協調收費期限與教學安排。培訓費壹般應在培訓班開始前收取,不得提前收取。支持龍泉驛區、金堂縣試點培訓預付費全額資金監管。預收學費要開具國家規定的票據,全部打入培訓費專用賬戶,並與銀行簽訂監管協議。培訓費專用賬戶的相關信息要依法公開,形成預警、事中預防、事後預防的機制。支持和鼓勵校外培訓機構探索“先消費、後付費”、“壹課壹淘汰”的培訓費模式,有效防止“退費難”、“卷款跑路”等問題。行業主管部門要立足職能職責,加強協調,強化資金、賬戶、稅收監管,有效管理機構、賬戶、計劃和風險。
26.加強教育綜合執法。堅持多措並舉、疏堵結合,加大對無證辦學、超時培訓、超班培訓、超前培訓、虛假宣傳、違規收費等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實行“雙隨機壹公開”常態化監管。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加強校外培訓廣告管理,確保居民區主流媒體、新媒體、公共場所、廣告牌、網絡平臺不發布、不播放校外培訓廣告。不得在中小學、幼兒園開展商業廣告活動,不得利用中小學、幼兒園的教科書、教輔材料、練習本、文具、教具、校服、校車發布或者變相發布廣告。依法依規嚴肅查處各類誇大培訓效果、誤導公眾教育理念、制造家長焦慮的校外培訓違法違規廣告行為。將教育執法納入區(市)縣綜合執法。
動詞 (verb的縮寫)組織保障
27.加強領導。加強黨對“雙減”工作的領導,市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將統籌全市中小學“雙減”工作。各區(市)縣黨委、政府要把“雙減”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結合本地實際細化完善“雙減”工作措施,制定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工作方案,明確工作機制,明確責任主體,防範化解風險,確保“雙減”工作取得實效。相關行業主管部門要采取黨建、選派黨建指導員等方式。,完善校外培訓機構黨組織的政治和組織功能,加強對本領域校外培訓機構的日常監督管理。學校黨組織要認真做好教師的思想工作,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深入推進校外培訓機構黨組織和工作覆蓋,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市本級成立“雙減”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教育局,市、區(市)縣三級成立專班,協調推進試點地區建設。
28.明確責任。市級相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將“雙減”工作納入年度工作範疇。教育部門要做好統籌協調,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校外培訓機構的日常監管,指導學校做好“雙減”;宣傳、網信部門要加強輿論宣傳引導,網信部門要配合教育、工業和信息化部門做好網上校外培訓監管工作;組織部門要支持教育部門強化校外培訓機構監管職能,優化機構設置;發展改革部門會同財政、教育等部門制定課後服務或收費標準,會同教育部門制定校外培訓機構收費指導政策;財政部門要加強課後服務的經費保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做好教師績效工資的核定工作;民政部門要做好學科培訓機構的登記工作;市場監管部門要做好非懲戒性培訓機構的登記和校外培訓機構的收費、廣告、反壟斷監管工作,加大執法檢查力度,會同教育部門依法依規嚴肅查處非法培訓行為;體育、文化旅遊、科技部門要分別制定體育、文化藝術、科技培訓機構標準,負責行業監管;政法、公安等部門要做好維護和諧穩定工作,依法處理違法犯罪行為,做好相關涉穩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人民銀行、金融監管部門負責指導銀行等機構做好校外培訓機構收費前風險控制,清理整頓培訓機構融資上市;其他有關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各負其責,抓好落實。
29.營造良好的氛圍。堅持人民利益至上,充分發揮學校、社區等力量做好學生和家長工作,引導家長合理表達訴求、依法維權。依法妥善解決培訓機構裁員、員工工資等矛盾和問題,組織培訓機構教師再就業培訓和再就業援助。新聞媒體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宣傳“雙減”工作的政策內涵、積極意義、發展願景和工作措施,凝聚社會知識,為治理行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30.監督檢查。將“雙減”工作的落實情況及其實際成效作為督導督導、無視群眾利益的專項整治、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的監督評價的重要內容。各區(市)縣要在每月15前和30日前將“雙減”工作實施進展情況上報市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由市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匯總分析各區(市)縣“雙減”工作實施情況,並定期通報。各區(市)縣要設立舉報電話和信箱,暢通投訴舉報渠道,發揮群眾監督和媒體監督作用。及時總結宣傳推廣“雙減”的典型經驗和做法。對責任落實不到位、措施不到位的屬地、部門、學校和相關責任人,要按照黨紀政紀有關規定,依紀依法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