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這就是張老師的講課風格。
什麽是心理危機?心理危機可指心理狀態的嚴重紊亂,難以解決的激烈心理矛盾和沖突,精神崩潰或心理障礙的發生。
壹般來說,危機有兩層含義。壹是指突發事件,如地震、洪水、空難、疾病爆發、恐怖襲擊、戰爭等。第二個是指人們生活的緊急狀態。當個體遇到讓自己感到難以解決和把握的重大問題或變化時,平衡就會被打破,正常的生活就會被打亂,內心的緊張情緒就會積累,進而出現思維和行為的混亂甚至紊亂,進入不平衡狀態。這是壹個危機狀態。危機意味著平衡和穩定的破壞,造成混亂和焦慮。危機發生是因為個人意識到壹個事件或情況超出了他們的應對能力,而不是事件本身。
心理學研究發現,人們對危機的心理反應通常會經歷四個不同的階段。首先是休克期,發生在其後不久或當時,人們感到震驚、恐慌和不知所措。如果突然聽說北京爆發了非典,妳的親人會不會得?非典的消息傳出後,醫護人員感染非典,非典患者突然增多,大多數人都會表現出恐懼和焦慮。第二個是防禦期,說明我們想恢復心理平衡,控制焦慮和情緒障礙,恢復受損的認知功能。但是不知道怎麽做,就會有否定和合理化。再次是解決期,積極采取各種方法接受現實,尋求各種資源試圖解決問題。焦慮感降低,自信心增強,社會功能恢復。最後是成長期,經歷了危機之後,變得更加成熟,獲得了應對危機的技能。但也有人消極應對,有各種不健康的心理行為。
2008年,四川汶川發生特大地震,造成巨大的人員和財產損失。張老師今天給我們講課,主要案例幾乎都是基於此。
作為心理咨詢師,她多次參與災後救援工作,培訓醫護人員。
今天,她給我們做了培訓,她提出了五個需要註意的事項或原則,分享如下:
1.除非當事人想表達自己的想法,否則不要鼓勵旁白。
很多人都犯了原則性的錯誤。當他們去災區時,請那些失去親人的人談談地震發生時的情景,鼓勵他們在失去親人後哭泣,這似乎是合理的。其實很殘忍,很不專業。
壹個女孩在震中失去了壹條腿,手也腫了。有心理救援人員堅持讓女生寫下來?我熱愛生活?四個字,她也記下了這四個字,問小姑娘,誰的字寫得比較好?
請問,這些傷我都有,妳卻沒有受傷。妳認為誰的書法更好?這些我都有。妳如何能讓我熱愛生活?
當壹個家庭因為某種原因失去了唯壹的孩子,妳還是對傷心的母親說:妳要幸福!請問,妳能幸福嗎
第二,我們相信人有康復的能力。
三、引導被害人恢復事實的完整性。
我們應該珍惜我們所擁有的,我們應該以什麽樣的態度對待我們所失去的?
第四,要不要用?解決問題的取向而不是?問題?方向
五、治療師不代替當事人。
我慎重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