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培訓招生 - 心理劇訓練的體會

心理劇訓練的體會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學生正處於重要的發展時期。隨著生理、心理的發展,社會閱歷的拓展,思維方式的改變,特別是面對社會競爭的壓力,他們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升學就業、自我認知等方面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惑或問題。因此,在中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也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2002年以來,我校逐步在中學實施心理健康教育,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中央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經過幾年的發展和完善,完善了相關制度,培養了強烈的責任感和能力。在理論探索和實際工作中都取得了良好的經驗。2003年,我校成功舉辦了建甌市中學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會。65438+2004年2月65438+7月閩北日報第二版報道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

壹是牢固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意識,建立“全員參與、全滲透”的機制

2002年8月5日,教育部發布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提出: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增強學校德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幫助學生樹立心理行為出現問題時的求助意識,促進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維護學生心理健康,減少和避免對其心理健康的各種不良影響;培養身心健康,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壹代新人。"

我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以來,學校領導非常重視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相關文獻和理論的研究。在學習和討論中,我們感到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出,而傳統的學校教育卻沒有有效的方法來幫助學生解決這些問題。隨著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如何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變得更加重要,如何開展以提高和發展學生心理素質為目標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將直接影響學校的發展。為此,我們多次組織政治處、教務處、團委、少先隊、教研組相關人員、高年級班主任研究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經過反復研究和多方征求意見,我們確立了“全員參與、全方位滲透”的工作方針:指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全體教師的重視和參與;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滲透到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我們認為,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是壹個人、壹個部門或壹個地方的工作,也不是壹項獨立的教育活動。而應該是教育者根據學生生理和心理發展的特點,應用教育學、心理學等相關學科的理論和技術,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活動、學科滲透、咨詢輔導等方式,幫助學生解決成長過程中的心理問題和困惑,促進全體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和發展的教育活動。

二、我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徑和方法

1.開設心理健康選修課、活動課或專題講座。根據新課改的要求,我校在初中壹年級開設了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內容包括心理訓練、問題分析、情境設計、角色扮演、遊戲輔導等。此外,還定期舉辦心理學知識講座和校園心理劇表演比賽。目的是普及心理健康科學知識,幫助學生掌握心理保健常識,從而增強學生的自我心理修養,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2.個別咨詢和輔導。學校設立了“悄悄話”郵箱、心理咨詢熱線、心理咨詢室,由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組的老師承擔。每天安排1名教師接待來訪師生,對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問題進行直接指導,解決學生的心理困擾,診斷和矯正相關的心理和行為問題,幫助學生掃除成長中的障礙和煩惱。

3.充分發揮校園環境的教育作用。我們應該努力使環境安靜,綠化和美化,創造壹個優美的校園環境來培養學生的身心,激發他們的美感和求知欲。近年來,我校實行了寄宿生午休制度;投資近5萬元修建了5個草坪和壹個中心花園;在學生食堂和教學樓走廊懸掛中外名人名言。

4.註意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與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結合起來,註重教師的人格魅力和作為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結合新課改,努力構建民主、平等、尊重的新型師生關系。在班級團隊活動和班主任工作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5.積極開辟學校和家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通過家長學校、社團活動、家訪等方式,引導和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家長可以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同時家長可以對孩子進行良好的教育和影響,從而營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圍,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

三、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組織與實施

1,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領導。

學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領導小組和心理健康教育辦公室,負責規劃和組織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定期研究和解決心理健康教育中遇到的問題,定期進行檢查和督導,從人員、經費、時間等方面保證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積極有效開展。

2.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骨幹隊伍。

建立壹支以政治處、教務處、團委有關人員和全體教齡長、班主任為骨幹的參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隊伍。每學期選拔班主任時註意將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和技能較強的教師作為候選人。學校為教師學習和培訓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知識提供必要的條件,定期開展知識講座、理論研討、案例分析和組織出國考察等。,並及時相互總結交流,提高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

近年來,為更好地實施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我校在人才培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①選派骨幹教師參加福建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B證培訓,鼓勵在職教師參加心理學繼續學習(近年來,我校已有3名教師參加B證培訓,1名教師參加了本科學習,1名教師參加了研究生學習);(2)定期組織教師學習心理健康教育知識並要求其積極撰寫心理健康教育論文(每學期組織兩次集體學習。近年來,我校教師撰寫論文26篇,其中省級以上編著3篇,市級12篇);(3)邀請市精神病醫院的心理健康教育專家和心理專家來校為師生講解心理健康知識(近年來常邀請市心理學會秘書長曾健行先生和市精神病醫院鄭博士、葉博士來校講學)。

四、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制定工作目標。

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心理特點,我們對不同年級的學生采取分層教育。

七年級:快速適應初中學習,保持愉快的心情,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學會科學的學習方法,發展創造性思維,正確認識自己,學會與人交往,關心他人和集體,明確今後努力的方向。

八年級:學會自我管理和監督,註重意誌力的訓練,培養學習熱情,開發學習潛能,在克服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中獲得情感體驗,正確認識自己的人際關系,冷靜自信地與異性交流,努力成為學生喜歡的人。

九年級:培養和培養自信心,訓練承受挫折和應對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誌品質,克服不良情緒和焦慮,應對升學壓力,在了解自身能力、特長和興趣的基礎上確立自己的理想和誌向,正確處理合作與競爭的關系,建立對他人積極的情感反應和體驗。

五、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活動和研究。

為了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性和針對性,學校將要求教師從我校學生的實際出發,以我校學生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和需求為主題。今年,初中生心理咨詢與輔導課題被列為南平市教育學會課題。積極開展教育研究和項目研究,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學校要求老師每年寫壹篇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然後及時總結、改進、交流。每位班主任每年至少召開兩次以心理健康教育為內容的主題班會,學校每年召開壹次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會,制作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匯編。

六、實現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壹個載體,壹個抓手。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幫助學生成長發展的自我教育活動,而這種自我教育是建立在學生認識自我的基礎上,從而達到接納自我、肯定自我、發展自我、挖掘潛能的目的。

1,心理測評,了解學生心理狀況。在動態跟蹤的過程中,獲得了學生的心理發展數據:新生入學時要做壹次初期心理調查,入學後每學期做壹次跟蹤測試,收集整理盡可能多的個體心理輔導資料。在對學生的智力、情感、學習適應和人格特征進行全面測試的基礎上,對學生素質進行總體評價,並據此建立學生心理檔案。學生心理測試的調查有助於我們選擇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也可以讓我們更早地發現學生中的心理問題,從而對不同類型的學生給予不同的心理輔導,也有助於我們開展各種學生心理問題的調查和各種心理課題的研究。

比如我們對高壹高二的所有學生進行了心理健康測評(***60題)。根據測試結果,我們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比較,並總結出以下問題:

壹個是找* * *性問題。發現初壹、初二學生普遍存在九種心理問題,主要包括自信心不足、意誌品質差、合作溝通能力差、情緒起伏大。

二是年級對比研究。例如,在自信心方面,高壹學生的平均分高於高二學生;初壹學生剛進中學時對學習生活充滿希望,到了初二卻對學習缺乏自信。又如:在“遇到困難時是否願意向他人求助,如何求助”的調查中,壹年級學生明確表現出對他人求助的渴望和簡單明了的求助方法;高二學生對他人的求助欲望不如高壹學生明顯,反映了他們內心的復雜性。從問卷得分來看,高二學生的心理問題比高壹學生更多更復雜,尤其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成年感強;2.註意力不集中;3.抵抗力強;4.時刻關註身邊的人;5.不安分。其中1和2主要表現在心理混亂和矛盾;3和4主要是缺乏自我評價標準。原因可能有兩個,可能來自學業負擔造成的學生心理壓力過大,也可能是青少年自我意識進壹步發展的必然現象,需要進壹步研究。另外,初二學生在以下幾個方面比初壹學生強:1。記憶力下降;2.站起來頭暈;3.我不想見任何人;4.我對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其中1和2可以歸結為體能的提高;3和4歸因於多壹年的學習提高了學生的人際交往和興趣。除了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還有部分學生存在以下問題:1。悲觀主義;2.缺乏熱情和積極性;3.身體疲勞;4.缺乏決策能力。這些問題說明這些個體在生活態度、基本情緒、自主性等方面明顯落後於其他同學。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更有針對性和個性化。

此外,我們還對各科成績優異的學生進行了心理測試,分析了他們的心理特點,不同教師(同壹科)教學風格的差異與學生個性發展、學習成績的關系,以及同壹教師所教不同班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對教學的影響。並對學習策略、傾向與思維訓練、輔助方法等進行了分析。並以此為基礎,對部分學科的學生進行有效的輔導。

2、開展主題教育輔導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受益。近年來,我校積極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內容,結合學校實際實施:2002年“正確認識自己”,2003年“妳會與人合作嗎?!”“五種愛”等心理教育項目2004年。學校每年都會根據不同的主題,設置很多新的內容,比如:學生心理測試、角色模擬、“校園心理劇”等。,尤其是“校園心理劇”,內容新穎,方式獨特,互動性強,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校園心理劇”是指教師有意識地設計壹些具有針對性矯正功能的情節,把學生所具有的、預設的壹些心理困惑和問題寫成劇本,讓學生表演。學生按照預設的劇情內容與同學、親人壹起表演自己的心理困擾,讓學生通過表演體驗不同角色的心理問題,演員學生和觀眾學生通過表演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從而提高對心理問題的認識,消除內心的矛盾和困惑。由此,壹部分學生擺脫了“心理陰影”,廣大學生更加認識自己,規範自己,肯定自己,同時萌發了更強烈的對外交流熱情。這壹系列主題鮮明的心理教育活動的開展,使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具體化,使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和成長。

3.化抽象為具體,化無形為有形。我校在開展心理教育活動的過程中,註重營造良好的氛圍來引導學生,讓學生展示自己,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和交流。比如在開展“小制作——泥塑、布貼、紙浮雕、手工”活動時,學校只確定活動主題,具體創作要求和時間不限,給學生留下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去思考和制作。此外,學校要求每位老師與壹名學生結對完成壹件作品;活動結束後,學校會舉辦大型作品展,讓每個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學生自己做現場解說或分發學生自己準備的解說。學生在和老師同學壹起思考、壹起做、壹起合作的過程中獲得經驗,同時學生自己的作品不斷被別人認可的同時,也獲得了平時無法體會到的快樂。我們學校曾經有壹個男生,不僅學習成績差,成績也很差。他經常被批評違反紀律,所以他的父母非常生氣和失望,他們甚至沒有來學校不管孩子的事情。父子之間的關系很僵。在壹次小制作活動中,老師發現這位學生對泥塑非常認真和熟練,於是邀請這位學生壹起完成壹件作品(作品主題為“童年記憶”)。在老師和學生的努力下,完成了名為《臥牛》的作品。壹個偶然的機會,這位家長來到學校,看到了自己孩子的泥塑。這位家長笑著對老師說,沒想到我兒子還有這壹手。我真的低估了他。從那以後,父親改變了對孩子們的看法,他們的父子關系也逐漸改善。壹個小作品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4.註重個案的咨詢和輔導。要求心理咨詢教師通過學習不斷提高專業能力,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意識。對於學生的每壹封信,學生的每壹個電話,學生的每壹個咨詢,導師都要認真回復,並按要求做好記錄。對於壹些特殊情況,他們要及時聯系工作組,制定相關的輔導方案。近年來,* * *收到學生來信近300封,電話300余次,學生咨詢600余次。通過師生間的情感交流,耐心的幫助和引導,許多學生能夠有效地排除心理障礙,消除隱患,並針對他們的心理狀況和思想變化實施後續教育和服務,不斷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他們健康積極的心理品質。2004年3月,我校初三年級女學生陳某因患不治之癥不得不離開學校,這給原本有望進入重點高中的陳某帶來了巨大的痛苦。由於對學習的渴望和無助,陳某內心充滿了沮喪和悲觀。每當陳某想到她以前的朋友要去上高中,陳某就更加難過。這時,我們的心理導師走近陳某。面對真誠的導師,陳某含淚講了近三個小時。從那以後,陳某和我們的導師成了朋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組專門為陳某制定了輔導方案。壹方面,它耐心地幫助陳某分析當前形勢,並鼓勵陳某嘗試在家學習。學校壹方面安排老師和學生利用周末時間幫助她學習。現在她不再自責,對明天充滿期待。在家療養期間,她還自學完成了初三的下壹門課程。通過個案輔導,我們深刻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同時也認識到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的缺乏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了很多困難,今後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

5、結合班級文化建設開展團體心理咨詢活動。班級是學校教育活動的基本單位,是學生個體和群體自我管理、自我發展的重要場所,也是學生養成行為習慣、道德品質和文化知識的主要陣地。團體心理咨詢是在團體情境下的心理咨詢形式,通過團體內部的人際交往,促使個體通過觀察、學習、體驗、自知、自議、自我接納和調整來改善與他人的關系。在實踐中,我們發現開展團體心理咨詢活動對班級文化建設非常有益。比如采取“班幹部競選崗”和“班幹部輪崗制”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管理課時。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性格和能力參加值日班長、衛生負責人、文明禮儀監督員、信息報告員、學習支持小組老師等崗位的選舉,經過壹段時間的適應後進行調整,每周在班裏進行總結和評價,做到班裏“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學生之間互相交流、互相配合、互相管理。當班主任(或心理咨詢老師)指導這項工作時,學生可以體驗到角色的轉變;引導學生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反思自己;組織小組內的學生互相交流評價,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當然,我們老師需要在這裏創造壹個良好的環境。教師要盡量少說教,少說教,少批評,少指責,盡量減輕小組成員的心理壓力。

6.幫助學生構建“小世界”,讓心靈自由飛翔。在學校團委的指導下,學生們自己創造了壹個“小世界”,如:刊物——《青春快報》;文學社——流星雨;電臺——“青年之聲”電臺;專欄——《快樂天堂》。在這些“小世界”裏,學生們可以相互交流,也可以盡情地表達自己的情感。也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等等。同時,這些“小世界”對學生的生活、學習、思想都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