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學校對實施素質教育進行了系統研究,承擔了國家九五期間重點研究項目“新世紀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目標的課程實驗研究”,率先進行課程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被國內知名專家譽為“為全國小學實施素質教育提供了範例”。近兩年來,學校通過落實教育局“三項規定”,在實施素質教育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學校制定了落實教育局“三項規定”的實施方案,通過落實“三項規定”促進素質教育的深化。學校通過組織文化、藝術、體育、科技、社會實踐、班會等活動,豐富校園生活,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通過嚴格執行課程計劃、嚴格規範教育收費、堅持就近免試入學、堅持依法治校、禁止有償家教等措施,有效減輕了學生課業和家庭負擔。三項規定的實施深化和發展了學校素質教育。
形成以德育為首的素質教育大課堂。
我們對德育的目標、內容、方法、形式乃至評價進行了系統全面的改革,使該校的德育工作進入了充滿活力的素質教育軌道。
1.制定學生德育目標體系,確定德育目標導向。
目標體系包括三個方面:壹是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總體發展目標。涉及愛校愛國、文明規範、集體交往、勞動服務、科學追求、藝術審美、自我教育、心理健康八個具體內容。二是學生思想道德素質階段的發展目標。我們把小學生分為低、中、高三個年齡段,設定壹個由淺入深、由近及遠、由低到高的階段性發展目標。各年齡段學生的發展目標各不相同但又相互聯系,形成了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體系。三是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在學期中的發展目標。學期目標的制定使思想道德素質目標體系更加細化和全面,更有針對性。
2.以三條線同時確定德育內容,形成德育內容序列。
思想道德教育的內容是直接決定學生思想道德素質高低的重要因素。在小學實施思想品德教育的過程中,我們以教育內容的優化調整為主要方向。具體操作主要從兩個方向進行:壹是從德育內容的橫向聯系來看,要改變現有德育知識分散、重復嚴重的缺點,對類型相近的德育知識進行歸納整合。二是從德育內容的縱向銜接入手,突出階段性重點內容,在各年級實施分層教育,構建漸進式內容系列。目前,該校德育內容可分為三個系列:壹是道德行為規範教育系列;二是愛國主義教育系列;三是人格教育系列。
3.把引導、訓練、自糾、鞏固結合起來,提高養成教育的有效性。
根據學生行為習慣的形成規律,學校在培養教育過程中要把引導、訓練、自我糾正和鞏固結合起來。通過知、比、改、做系列教育,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增強養成教育的有效性。“知”:每月召開壹次以養成教育為主題的班會,采用多種形式,如講故事、表演小品、辯論賽等。,要教會學生什麽是好的行為習慣,什麽是壞的行為習慣,什麽是應該改正的,什麽是應該表揚的,從思想上講清楚。“比較”:通過培養教育內容的比較,找出自己的不良習慣,加強訓練。“矯正”:充分發揮學生之間相互監督和幫助的作用,糾正不良行為。“OK”:長期堅持正確的行為習慣,持之以恒。學校全面實行小黃帽查崗制度,重點檢查學生不文明行為,每天通過廣播反饋。大隊部組織學生幹部對全校進行日常檢查和抽查,並將檢查結果作為文明班級的重要評價依據。
4.加入道德實踐,探索德育活動的自主性。
我們充分利用學校、社區、家庭的教育資源,建立學校、社區、家庭三位壹體的德育網絡,通過多種形式的德育活動促進學生的道德實踐,使外在的德育內容真正內化為學生的自身素質,提高學生在德育中的自主能動性。具體的道德實踐活動包括三個方面:壹是促進學生自我管理的活動。比如學生文明監督崗、衛生紀律檢查崗、學生主持的晨會、課間輪流值班、建立少先隊自主管理網絡等。二是豐富德育活動。如發展和完善班級和團隊活動、藝術活動、沙龍活動、素質教育基地活動、課外興趣活動、校內外德育陣地活動、社會服務活動、家務勞動等等。三是營造學校德育環境和氛圍。比如組織學生綠化美化校園,組織班級開展“三清三整潔”衛生評比,加強班級文化建設等。
5.利用家庭教育資源增強德育滲透力。
家庭教育是學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學校積極完善家長委員會,成立家長誌願者協會,將家庭教育資源引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家校活動中,通過幫助家長轉變教育觀念、掌握科學方法,努力營造培養孩子良好心態、健全人格和優秀道德品質的“第壹環境”,借助家長資源開展各種有意義的德育活動。同時,我們連續三年開展了“千名教師走訪千家萬戶”;“萬名家長看校園”開放日活動。2006年,學校在家長委員會的基礎上進壹步成立了家長誌願者團隊,由學校和家委會牽頭。* * * 265名家長積極響應並填寫了誌願者申請表,近180名家長參加了家長誌願者活動。家長已經成為學校寶貴的德育資源之壹。
6.改進評價方法,體現德育評價的科學性。如何科學地評價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發展過程和水平,是改變應試教育模式下道德評價的弊端,有效實施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實驗的壹個重要方面。因此,從1995開始,學校從壹年級開始建立實驗班,進行德育評價改革,並在各年級推廣。其主要內容包括兩個方面:壹是評價標準的制定更加全面和科學。在我校實施的《學生素質發展報告》中,對各年級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要求進行了詳細的劃分,使評價標準更加具體、全面、科學。第二,在評價方法上,註重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比如班主任根據期末考試、學生平時表現以及其他師生的反應,綜合評價學生的德育成績;同時,評價結果以優秀、合格、不合格三個等級表示,形成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表達方式。
形成“壹體兩翼”的素質教育課堂教學體系。
學校以發展性課堂教學模式為主體,以雙語教學和網絡教學為兩翼,形成了“壹體兩翼”的素質教育課堂教學體系。
1.構建“發展性課堂教學模式”促進學生自主主動發展。
課堂是學校教育教學的主陣地。該校省級十五項目“發展性課堂教學模式實驗研究”的子課題研究已全面展開,並取得階段性成果。本課題將促進學生自主、主動發展的核心理念付諸實踐。例如,語文教學模式在小學生寫作思維“流利-精致-獨創”三位壹體教學模式、“讀導學”、“讀寫同步”、“自能”三種閱讀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進壹步研究了每種模式的變體,建立了豐富系統的“以學生為中心”的語文教學課堂體系。在原有的“開放式解題法”課堂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建立了與網絡多媒體相融合,充分激發學生自主探索和解決現實生活中數學問題的數學教學模式。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建立了情景交際生活英語教學模式。經過反復研究,其他學科也不斷優化完善,相關的課堂教學操作模式也相繼建立。在模型研究中,真正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的角度設計課堂教學,體現了素質教育強調促進每個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滿足每個學生終身發展需要的內在理念,使之在課堂教學中得以實現。
2.開展“雙語教學”實驗,為學生將來成長為國際化人才奠定基礎。
英語是我們與世界交流的重要工具。21世紀是知識經濟和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對於每個學生來說,掌握英語作為與世界交流的重要工具無疑是重要的。近年來,學校在雙語教學領域進行了壹系列探索和改革嘗試,形成了“雙語”教學格局。我們繼續深化英語課堂教學改革。通過激發興趣,樹立自信,建立課內外溝通的“生活英語”教學模式,促進學生主動開口,讓學生在語言運用中學習語言,真正把英語作為學生學習和掌握的重要工具。在提高現有課堂教學效率的基礎上,不斷優化重組教育資源,營造有利於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發展的外部環境,使語言環境成為學生英語學習的隱性課堂。同時,加強家校溝通,讓家長在學生英語學習中起到促進者的作用。“雙語”教學模式的構建,在學校形成了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和使用英語的氛圍,為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和深化素質教育拓展了空間。
3.構建學校數字化教學系統,拓展課堂教學空間。
掌握計算機網絡技能是現代學生的必備素質。在網絡課程方面,學校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學用緊密結合,使網絡課程教學更加適合學生的發展需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學校開發了在線教育平臺,將課程資源從校內延伸到校外。學校通過網絡開設了壹系列互動欄目,暢通了學校教學與外界的溝通渠道,為網絡教學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學校在網站上設立了學生班級主頁、興趣活動室、教學指導室、BBS留言板,讓學生參與到網上學習的互動課堂中。學校網站逐漸成為學生的第二課堂,在他們的學習和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同時,學校在充分開發學校網絡資源為學生服務的同時,通過正確的引導,培養他們健康良好的“觸網”興趣。
優化課程資源組合,創新素質教育的課程載體。
1.優化課程資源組合,形成學科課程、活動課程、環境課程三位壹體的課程體系。
在課程設置上,學校形成了學科課程、活動課程、環境課程相結合的課程體系。它不僅按照新課程標準開設學科課程,還將活動和環境課程作為課程開發的重點:有豐富的學生綜合實踐活動、學生“沙龍”活動和興趣活動,還有學生“七會”活動,每個學生畢業時都能“說日常英語;會操作電腦;能簡單的用壹種樂器演奏;能說壹口流利的普通話;能寫壹手好字;會遊泳;能做簡單的家務。”環境課程是指學生生活、學習和活動的環境,是壹種潛移默化的教育課程,對學生的成長也有重要影響。學校的德育環境、英語環境、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的建設,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熏陶,有所收獲。
為了充分發揮活動課程和環境課程的優勢,學校大力挖掘校內外課程資源,優化組合,使這兩種生動活潑的課程形式受到學生的喜愛。例如,在活動課程方面,學校建立了昕薇藝術中心、校內英語廣場、校外德育陣地等。,並與校外相關單位及專家合作,參與多項學生活動課程。在環境課程方面,少先隊組織的學校創辦了學生晨星,設計了學校吉祥物“小龍寶貝”,建設了紅領巾電視臺和廣播站,制作了雙語標牌和電子公告板。
2.建設素質教育基地創新課程載體。
在改革和發展的實踐中,學校已經認識到,要進壹步深化和完善我國現有的課程改革,仍然受到許多現實條件的束縛。由於缺乏相應的外部條件,學生的教育受到學校空間的制約。教育的空間亟待拓寬。為此,學校建立了蘇州市中小學生素質教育基地,為深化和提高學生素質教育創造了條件,提供了載體。
素質教育基地位於吳縣鎮湖鎮,占地200畝,毗鄰美麗的太湖。基地由種植園、養殖園、科技園等部分組成。學生在基地體驗自然,了解農村,參加勞動,學習知識。他們合作,團結互助,自主管理,自主學習。基地的建成,打破了學校圍墻在空間上的限制,讓學生從喧鬧的城市走向寧靜的鄉村,從單調的課堂走向多彩的大自然,從枯燥的課本走向生動的課外實踐。它為學校實施和深化素質教育創造了實踐背景,提供了操作空間。
該基地為開展學生綜合實踐活動提供了廣闊的操作空間。基地內可以開展各種綜合性的主題活動,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體驗和實踐,深刻理解知識的內涵。通過欣賞優美的自然風光和淳樸的鄉村風情,參加基地的勞動實踐活動,學生獲得了生動的感性認識,豐富了內心的情感體驗,從而進壹步培養了熱愛學校、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真實情感,培養了學生活潑開朗、勇敢堅強、不怕困難、善於自我管理的人格品質。自2001起,學校每學期組織三年級至六年級學生參加素質教育基地活動。從已經開展的50多項綜合實踐活動來看,效果良好,受到了學生的歡迎和喜愛。
建立素質教育的學生評價體系。
學生的評價方式和內容對教師的教學行為具有指導性,因此在實施素質教育和課程改革的實踐中,改變傳統的學生評價體系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1995以來,學校對小學生素質發展評價進行了系統深入的研究,從學生思想品德、文化科學、身體素質、藝術審美、勞動技能、人格心理、特長七個緯度建立了系統的小學生素質發展評價體系,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隨著新課程標準的頒布實施,學校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對原有的小學生素質發展評價體系進行了修訂。修訂後,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進壹步得到重視,對學生綜合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發展的要求成為重要評價內容。對學生探索精神和能力、創新精神和創造力、溝通和合作能力的評價得到進壹步重視。評價的主體和方法是多樣化的。
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使學生素質全面和諧發展。近兩年出版了大量學生作品,在全國小學生創新作文大賽中頻頻獲獎。學生在作曲、數學、科技、書法、美術、音樂等領域獲得國家、省、市級獎項500余項,發表作品200余部,200余人獲得樂器、書法、繪畫相關等級。此外,根據對家長和初中老師的問卷調查,反饋的信息也顯示,該校學生的良好素質得到了普遍認可。學生家長普遍認為,學校不僅在向學生傳授知識方面獨樹壹幟,在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發展學生的全面素質方面也獨樹壹幟,得到學生家長的普遍充分肯定。初中教師認為,該校學生素質全面發展,學習主動性強,積極性高,有探究精神、方法,後勁足,對班級和學校活動有熱情,有壹定的組織能力。學生畢業率100%,優秀生比例很高。
分組和國際發展
2003年,在市委、市政府和教育局領導的支持下,以蘇州實驗小學為首的實小教育集團正式成立。四年來,已發展成為以蘇州市實驗小學為首,以素質教育基地、三所小學、三所幼兒園為分支機構的優質小學教育集團。小學建設教育集團是蘇州第壹家。集團依托蘇州實驗小學的名校品牌優勢,通過輸出蘇州實驗小學的辦學理念、成功的管理模式、優質的師資,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擴張,滿足更多家長對優質教育資源日益增長的需求。四年來,蘇州相城實驗小學和蘇州虎丘區實驗小學的辦學質量有了質的飛躍。教育資源的整合,管理模式的融合,優質師資的良性互動,讓教育集團這壹新生事物充滿活力。
進入新世紀,蘇州實驗小學的發展進入了壹個新的階段。學校與國際接軌步伐不斷加快,實現了學校、教師、學生與國際接軌,率先開展國際合作辦學。
近年來,學校先後接待了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歐洲、日本、韓國、新加坡、臺灣省、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教育代表團,如波特蘭學區教育代表團、韓國師範學院代表團、日本數學友好交流代表團、臺灣省臺北高雄教師代表團、英國教育代表團、香港三生壹小學師生代表團等。,還分別接待了“中美中學教師交流項目”美方負責人來訪,接受了美國“教師交流項目”。這所學校嚴謹的教學風格和創新的教學理念給每壹位參觀者留下了深刻的影響。
2002年,在學校領導的積極努力下,學校參加了“中美中學教師交流項目”,派出了唯壹壹名小學的蔡洪宇老師參加這個項目,隨後是王壹和趙靜。這三位老師在美國波特蘭的對口小學伍德斯托克,以認真的工作態度和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贏得了美國學生、家長和老師的壹致好評。他們都被學校評為年度優秀教師,為學校贏得了良好的國際形象。學校加入“中美中學教師交流項目”後,2002年夏天,伍德斯托克小學校長和漢語項目主任壹起到學校考察,對學校40多名骨幹教師進行了浸入式英語培訓。項目的第三年,經過多方努力和溝通,2004年,徐天校長赴美,與伍德斯托克小學簽署協議,建立正式的姐妹學校關系。2005年夏天,學校再次邀請伍德斯托克小學校長和漢語項目主任來校,配合教育局的英語入門培訓活動,為青年教師提供英語和課堂教學管理培訓。學校從外教的引進和管理到生活上的幫助和協調都盡了最大努力,保證了培訓活動的順利開展。通過兩次這樣的培訓,老師們受益匪淺,無論是語言交流還是課堂教學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尤其是兩位美國老師在教學中的默契配合給老師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5年,學校派教師赴新加坡進行中新文化交流,開創了中新文化教育交流的新局面。2005年6月5438+10月,學校受新加坡南洋小學邀請,教師壹行四人訪問新加坡。期間,他們在南洋、義安、菩提、德樂四所小學示範語文教學,探討教學方法。他們壹方面借鑒對方的漢語教學,同時也把我們老師在識字教學、閱讀教學、作文教學方面的壹些成功經驗和方法分享給新加坡老師。也就是說,這次訪問的成功,讓雙方有了* * *的了解,並在新加坡設立了學校,積極推廣學校的漢語教學經驗——新蘇國際實驗學校。新蘇國際實驗學校全面引進中國名校蘇州實驗小學全新的漢語教學理念、漢語教學方法和優秀教師,旨在促進漢語與新漢語教學的交流,推動新加坡學校漢語教學的發展。學校引進了蘇州實驗小學優秀的漢語教學方法,在新加坡培訓漢語教師,同時提高了新加坡學生學習漢語的興趣和學習效率,促進了他們對中國文化的了解。目前,這個項目已經開展了兩年,學校率先實現了國際合作辦學。優秀的漢語教學方法得到了新加坡同行的好評。2007年,新加坡許多小學將識字教學法列為引進項目。
近年來,學校先後派出壹批教師到美國、新加坡、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地交流學習,多名骨幹教師到國外任教。同時,學校連續多年在暑假開展浸入式英語培訓,提高了教師的英語水平,為學校教育和國際接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從2003年開始,學校聘請了25名外教走進學生課堂,開展“雅博外教英語課外班”項目。學校對每學期引進的外教英語教學設定了分段教學目標。外教每月參加壹次教研活動,聽取實習老師意見,及時溝通。所以外教上課很努力,學生和家長對他們的教學方法、教學態度、教學效果都很滿意。
學生之間的友好交流和溝通也越來越多。學校與日本鹿兒島青少年暑期友好交流團有八年多的聯系。每年夏天,該校部分師生都會與日本鹿兒島青少年暑期友好交流團開展活動,互相了解,增進友誼。此外,香港和新加坡的小學老師和學生也多次來學校上課。每次都會安排他們和我們各年級各班的孩子壹起聽課、玩遊戲、吃飯,讓他們充分感受到文化的融合,彼此建立友誼。這項活動受到了香港和新加坡師生的好評。暑假期間,我們還組織學生出國留學。雖然時間不長,但是受到了學生的歡迎。2004年,我們嘗試讓學生去馬來西亞參加國際童聲合唱比賽,這是該校學生走出國門參加國際比賽的第壹步。最後合唱獲得了兩個級別的銀獎和銅獎。2006年在秦皇島舉行的21世紀國際華樂節中,學校古箏隊又獲得壹枚銀牌和壹枚銅牌。
新世紀伊始,我們要進壹步弘揚“求索、鑄造、超越”的校風,踐行“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給學生最美好的童年和最堅定的人生起點,以現代化、國際化、人本化為辦學目標,深入開展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創造小而更輝煌的明天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