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培訓招生 - 烤煙發展歷史

烤煙發展歷史

據記載,早在明末,雲南就種植和吸食煙草,滇南蒙自地區也有不少人晾曬和吸食“蘭花煙”。但雲南人普遍接受香煙是在20世紀初。當英美機制煙進入雲南,以全新的風味、精致的制作和包裝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短時間內,洋煙完全占領了省城市場。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振興地方產業,省內壹些有識之士開始興辦自己的煙草產業。清宣彤二年(公元1910),李昆明松茂等五人成立合資公司,嘗試用機器生產香煙。幾年後,墨江人余集資654.38+0.5萬元,從上海購買設備,從外省聘請技術人員,招聘工人100多人,創辦了雲南煙草行業第壹家企業——亞洲煙草公司(昆明卷煙廠的前身)。他們以本省曬幹的煙葉為原料生產機制煙,包括著名的“崇九”牌在內,日產量達30萬支。由於當地曬青煙葉質量差,生產的卷煙質量低,該公司的產品很難與外國卷煙競爭。公司辛辛苦苦,勉強維持了幾年,最終因質量不高、資金缺乏等問題,於1928停產,後改組為政府經營的華南煙草公司。

從挫折中,雲南人認識到要發展煙草工業,必須提高煙葉質量,於是開始嘗試引進國外優質烤煙。在此之前,英美煙草公司為了降低成本,擴大傾銷,於1914向雲南提供了美國和土耳其的煙草品種和栽培技術,並在通海、玉溪等地進行了試驗栽培。這壹舉措雖然沒有取得成效,但卻是雲南首次引進美國煙草。1931年,省政府主席龍雲指示在通海等34個縣推廣種植美國煙草。但由於英美煙草公司對種子的控制和壟斷,也未能成功。

抗日戰爭的爆發給雲南煙草的發展帶來了機遇。七七事變後,山東、河南等壹些煙草主產區相繼淪陷,迫使許多卷煙企業到後方尋求原料。1939年冬,南洋兄弟煙草公司通過財政部長介入,由時任雲南大學蠶桑系主任、時任農業部技術總監的常攜帶美國烤煙種子,在昆明東郊試種成功。雲南地方當局也看到了烤煙的潛在價值,並決定將其作為壹種新的農業資源來開發。雲南省煙草改良研究所1941由省政府組建,從河南、山東、法國引進美國烤煙種子進行試種馴化。經過對比試驗,金源最終在部分進口美國品種中被選為推廣品種。次年,省政府在昆明、江川、玉溪等7個縣設立種植區,種植烤煙2727畝。為了使推廣工作順利進行,省政府在每個推廣縣成立了煙草改良分會(後改為工作站),負責這項工作。省政府還專門舉辦了烤煙技術人員培訓班對他們進行培訓,然後以這些人為骨幹對農民進行宣傳引導。政府免費提供煙草種子,根據種植面積和烤房數量獲得無息貸款。到1943,全省直接培訓煙農1000多人,實現了“凡是從事種植美國煙葉的,都有栽培和吸食技術”。在此期間,省政府先後成立了雲南造紙煙廠和雲南煙草復熱廠。與原煙草改良所壹起,合並省煙草生產綜合管理辦公室,統壹烤煙生產和銷售,形成農工商壹體化。由於措施得當,全省烤煙種植發展迅速。到抗戰末期,雲南從美國非營利的莫爾斯種子公司引進烤煙原種,由雲南煙草改良所負責品種更新。從1946開始,用“大金元”、“特字400號”、“特字401號”等優良品種替代原有的金圓品種,更新烤煙品種,逐步定型。特別是大金元(又名“紅花大金元”)已成為雲南烤煙的主要品種。至此,雲南烤煙的優勢開始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