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培訓招生 - 妳覺得信息技術教學怎麽樣?

妳覺得信息技術教學怎麽樣?

信息技術的學習過程不能是機械的知識傳遞過程,而是壹個充滿體驗、實踐、探究和創造的過程。以下是我給妳整理的,供妳參考!

第1條

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我學到了壹些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我認為,信息技術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了解計算機文化,掌握壹些基本的計算機知識和技能,進壹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信息意識和創新意識,有效培養學生收集、處理、應用和傳遞信息的能力以及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我認為,應該把計算機作為教學的工具,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他們運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面就我對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談壹點看法:

壹,課堂演示,講解為主

近年來,大多數學校都相繼新建了計算機房,並配備了數十臺多媒體計算機,從而形成了功能強大的多媒體網絡教室。上課時,我們的老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網絡教室的廣播系統,對計算機的基礎知識進行適當的演示和詳細的講解,使學生獲得大量的感性知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比如在教Windows98系統操作的時候,我是這樣做的:讓學生先在電腦上練習* * *當然,學生在上這門課之前已經被安排預習了* * *,因為每個學生的理解能力是不壹樣的,預習之後,他們會在沒有老師指導的情況下進行練習,看看自己的自學能力有多強,從而確認自己的理論理解是否與實踐相符。然後我用“粵龍門”多媒體教學軟件,通過老師的電腦向學生演示了正確的操作流程,同時做了適當的講解,讓學生看到完整的操作過程。這進壹步確認了學生自己預習後在電腦上練習是否都是正確的。讓學生再次在電腦上練習,這樣收到了良好的教與學的效果。同時,為了配合演示教學,我還根據課程內容和學生的接受能力,有針對性地制作課件,使課程內容生動易懂。

第二,加強鍛煉

學生熟練使用計算機,僅靠老師的講課和示範是不夠的。只有通過大量的實踐鍛煉,他們才能掌握操作技能和技巧。實踐方式很多,如課堂問答、電腦操作、課內外作業演示等。在計算機操作實習中,壹般會給學生有針對性的實習內容。比如,在Word軟件中完成文字輸入和排版的知識後,要求學生課後準備壹篇50字左右的短文,下節課使用Word軟件進行輸入和排版,並對排版提出合理的要求;再比如,使用IE瀏覽器後,讓每個學生使用IE瀏覽器瀏覽全市網站和其他教育網站。這樣,每教壹個新內容,都讓學生及時定量練習,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鞏固所學新課的內容,熟練掌握操作要點,提高學習效果。

第三,開展網上教學

自從學校多媒體網絡教室出現以來,上級領導就非常重視培養學生的在線操作能力。所以我們學校也增加了上網的功能。在計算機教學中,網絡為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信息知識環境。學生可以通過上網獲得豐富的信息知識。我們的老師還可以指導學生從網上下載學習軟件,收集各種學習網站和學習資源,既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培養了他們的信息收集、處理和吸收能力。讓學生在節日裏給親戚同學送去問候和祝福;讓學生在網上看新聞,參加各種網站的BBS,收發* * *,等等。采用多種方式設計教學模式,可以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要求。

第四,采用任務驅動教學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指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以完成具體任務為線索,將教學內容潛移默化地隱含在每壹項任務中。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壹個個完成任務,逐步掌握所學的知識和技能。為學生創造壹個建構知識、學用結合的環境,讓他們在這個環境中興趣盎然、愉快地學習,突出“做”中“學”的思想。比如我在網上的教學,可以分為幾大任務:網上瀏覽信息,網上查詢信息,網上下載信息,網上收發信息,網上閱讀新聞,參加BBS,網上實時交流。“網上收發* * *大任務”可以分為:寫信和發信、收信和讀信、回信和轉寄、整理和分類信件、訂閱電子雜誌、加入郵件討論組等子任務;“寫信寄信”的子任務可以分為:寫信、寄信、在信中放壹張照片、發送壹個或多個文件、發送錄音、發送圖像、將同壹個文件發送給多個收件人、批量寄信等子任務。

第五,實現分組教學,提高學習興趣。

操作電腦時,學生們經常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如果教師壹個壹個地回答操作,不僅教師會感到忙,時間緊迫,而且會限制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分組教學可以避免很多弊端,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根據班級學生人數分組。每組人數不宜過多* * *控制在6-8 * * *。每組有固定座位和兩名組長,課前要進行培訓。當這個小組的學生遇到問題時,小組長充當小老師進行輔導。當壹些問題很難的時候,老師應該鼓勵整個小組壹起研究和解決。如果處理得當,教師要及時表揚,讓學生充分體會到成功帶來的喜悅。這可以極大地激發團隊成員的動手能力。如果小組解決不了,其他小組可以提出方案或者老師指導。

第六,實現課堂教學與其他課程的融合。

利用信息技術學科的工具性特點,加強與其他學科的橫向聯系,不僅能使學生更牢固地掌握課堂內容,還能使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有更完整的理解。比如,我讓初二學生利用自己的信息技術知識和上網技能,在網上查詢文字、圖片、照片等資料,制作壹個以“環保”為主題的PowerPoint幻燈片。同學們興致勃勃地查詢環保資料,精心制作壹套知識性強、趣味性強的幻燈片。這樣,學生既完成了課堂學習的內容,又增加了課外知識,實現了與其他課程的整合,使學生親身體驗了信息收集、加工、處理的全過程,大大提高了信息素質和信息實踐能力。

七、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

信息技術課程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運用信息工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關鍵在於教師的潛移默化的引導。作為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進壹步引導他們運用信息技術解決遇到的問題。比如,每節課要辦手抄報展覽的時候,我會提醒學生,可以利用所學的信息技術知識,使用Word2003軟件,制作出更精美的電子手抄報,然後交給老師打印出來,在校園裏展示,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有同學制作電子手抄報,版面新穎,內容豐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此外,我還讓學生用“繪圖”軟件發布班級墻報。這些實際應用不僅有助於學生靈活掌握所學知識,而且使他們認識到信息技術的優勢,增強信息意識。

八、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評價方式。

記得2004年5月,我去雲浮師範學校參加課改學習。我在學習期間,印象最深的是廣東省信息技術廳長姚誌東同誌說過這樣壹句話:“信息技術教育重在培養學生的信息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壹般不宜用傳統的考試方式來評價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而應在計算機操作中真實地反映出來。”她所說的與我所想所做的不謀而合。在實際教學中,我根據所學內容的不同,采用了不同的評價方法來考察學生的學習情況。比如教完《畫圖》軟件,我就采取了“作品展,公開評價”的方式,其他同學壹起打分,壹起評價。教完“寫字板”和“Word”軟件後,采取“指定內容,單人考試”的方式,先提出具體的考試要求,限時完成。比如要求每個學生用“Word”軟件輸入壹篇文章,指定排版要求,然後提交給老師的電腦,老師會在課堂上給分。

總之,由於信息技術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在教學中必須采用相應的、靈活的評價方法,這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實踐和創新精神。以上是我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使用過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采取靈活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才能使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上壹個新臺階。

第二條

學生最喜歡的課是我教的:信息技術。學生愛上信息技術課程,這種愛好往往表現在玩遊戲、網上聊天或看FLAS。但是,他們不願意認真學習壹些基礎知識和技能。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精心設計導入,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我的教學內容中,不僅註重知識的傳授,更註重讓學生理解計算機的獨特思維;不僅要會用電腦,還要經常思考為什麽要這樣設計,這樣做有什麽好處,這個程序有沒有更好的設計思路。

教師在課堂上的重要任務之壹就是激發學生的積極思維,特別是創造性思維,鼓勵學生大膽提問,巧妙回答。學生智慧的激活會反作用於老師和其他學生,使他們在更高的層面上積極思考,從而在師生積極思考的互動中不斷閃耀智慧的光芒。師生可以通過教學享受創造美的樂趣,獲得教學計劃目標的收獲。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註重知識的結構和學習的認知結構,讓學生遷移所學的知識,獲得能力,這些結構具有適度的靈活性。讓學生成為主角。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進入主體角色,主動發現學習,成為知識的主動探索者。

這就要求學生在壹節課上充分體驗自由,給他們自主選擇的權利,選擇方式是自由的。建立多向交流環境,學生可以向老師請教,互相討論,查找資料解決。我們可以明確的告訴學生,教室是妳的,電腦是妳的,老師只是妳的學習夥伴。能學到多少知識,取決於妳自己。

這樣,在課堂上,學生總是處於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每節課結束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和自己的選擇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內容,真正成為課堂上的主角。在學期結束時,我還要求學生自己嘗試並給自己的作品打分。學生的誠實和自信也是我教學的體現。

教學確實是壹門藝術,這門藝術要和實際相結合,就是老師不容易趕上進度,想盡辦法把課堂搞得生動活潑。妳可以試著在課前告訴他們在這個班學習可以解決什麽問題,並通過例子把結果呈現給學生來調節他們的胃口,然後上課,這樣他們聽課的時候可能會更有興趣,更有方向感。還有,如果可能的話,課後多和學生交流,妳可能會更了解他們的想法。其實有時候學生不重視信息課,也不完全是課業負擔的問題。

總之我覺得只要付出,總會有回報。看到學生獲獎,也是對我成績的認可。當然,我需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更多的學生渴望老師用知識來灌溉他們。

第三條

信息技術課程是壹門技術課程,其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技能。同時,這種技能不是計算機本身,而是利用計算機處理信息的技術和能力,是適應信息社會的必備技能。高中的信息技術課不是計算機專業課。它以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為目標,強調通過合作解決實際問題,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差異,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協調高中技術課程和學術課程。最終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合格公民,以適應信息時代的發展需要。

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過程中,要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主探索,註重學生綜合信息處理能力的培養,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信息采集、處理和應用的實踐活動,為信息技術教學營造“輕松、積極、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快樂中感動,在活動中學習,在學習中創造。淺談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設計:

第壹,轉變教育觀念,樹立育人的教學觀和學生自主學習的現代教育觀。

舊的教育觀念是教師借助講座、板書、教學媒體,將教學內容傳遞給學生或灌輸給學生。教師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主人,而學生處於被動地位,被教師灌輸。在這樣的結構下,教師是主動的教師,學生是被動的外部接受者,即灌輸對象,媒體是輔助教師向學生灌輸的工具,教材是灌輸內容。要打破以往以學科知識為中心的教學觀,樹立育人的教學觀和學生自主學習的現代教育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與學生互動,共同發展,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註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地、有個性地學習。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關註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營造能夠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壹個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第二,運用發現與探究的教學設計,提高教學效率

在信息技術教學中,鼓勵學生用自己的大腦獲取知識,強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應把學生視為學習的被動接受者。其教學設計為:操作要領簡介→操作嘗試→啟發引導→操作學習→反饋引導→鞏固練習→歸納總結。這種教學方法,壹方面使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另壹方面開發學生的智力。比如學習excel時,學生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輕松完成excel的基本操作,如計算、排序、作圖等。但是通過布置壹個任務* * *統計匯總分析學生的考試成績* * *,學習效果就壹目了然了。至於鞏固練習,總結,原因顯而易見。這充分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其中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操作時間緊密結合。

第三,構建“主體—互動—探究”的教學設計,激發學生的創造興趣。

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先布置任務,學生通過完成任務自主參與教學,可以培養學生必備的社會素質;有利於建立良好的教學人際關系,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的主人;它能使課堂充滿活力,提高教學質量,更好地開發學生的智力。比如布置任務:用FrontPage軟件制作個人網頁,在大部分學生基本完成任務後,從學生制作的網頁中挑選有代表性的作品。由學生自己引入演示,然後讓學生相互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從而實現相互交流學習的目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以實現預定的教學目標為目標,適當引導討論方向。讓學生學會學習,主動學習,在參與中學會學習創新,通過師生互動和情境探究的學習,達到自主建構知識,實現學生主動發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