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羅源的文化事業逐步得到普及和提高。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縣文化館(站)、廣播電臺、電影隊、閩劇團相繼建立,文化活動深入到廣大農村。“文化大革命”期間,文化事業遭受挫折。十壹屆三中全會後,全縣文藝創作活動空前繁榮。詩社、文學社、畫社、謎社、攝影協會、書法協會等社團相繼成立,新建劇院30個,縣鄉電視差轉臺5個,縣衛星地面接收站1個,鳳山、七步、劍江、松山等鄉鎮有線電視、錄像廳、歌舞廳、舞廳、蓮花山公園、珍珠山莊娛樂中心等。人民的文化生活豐富多彩。到1990,建成30個劇場,建立電視差分轉臺和衛星地面接收站,開展電視轉播服務。
羅源鳳山、鐘芳出土新石器時代文物20余件,發現商周文化遺址19處。出土文物包括陶罐、19件陶片、1件石器。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南宋陳太尉宮、羅漢十八像等。2008年,羅源縣申報的“畬族服飾”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民俗項目類,序號為1017。2008年,羅源縣申報的“畬族醫藥(六神、經絡、骨骼、藥物的制作工藝)”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傳統醫藥範疇,入選名稱為“畬族醫藥”,序號為1017。
清末以前群眾體育活動以傳統民間武術為主,畬族的“八荊拳”壹度流傳於福建東部和浙江南部。龍燈、龍舟賽、爬山和遊泳代代相傳。民國初年,現代體育的體操、球類、田徑運動開始在學校興起,但發展緩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體育事業逐步普及,群眾體育活動日益活躍。90年代建成占地65畝的縣體育中心,全縣6萬多人經常參加體育鍛煉。體育人才不斷湧現,其中最著名的是國際級運動員、亞洲及全國十佳運動員劉華金。多次在全國和國際比賽中打破全國和亞洲紀錄,獲得女子65,438+000米跨欄冠軍。民國時期,羅源縣有連江縣關頭、寧德縣飛鸞兩條縣際郵路,縣內有七步鄉1條鄉村郵路,羅源縣有1條城市郵路。電信設備非常簡單,只有15部手搖電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郵電通信業繼續發展。1965年,郵路達到單向公裏525條,長途電話9部,交換機240部,城鄉電話276部。從1973開始,加快發展長途和城鄉載波電話,在1977使用BD055電傳設備收發報紙。20世紀80年代,實現了長途和城市電話自動化。1990內有3條電報電路和35條長途電話線路,可直達全國各地和189個國家和地區。全縣郵路1041單向公裏,鄉、鎮、村通郵率達到100%。1992滬穗光纜工程羅源段22km管道鋪設完成,提供長距離光纖數字電路960路。在1994中,電話被編程。全縣有本地電話用戶4088戶,農村電話用戶294戶,無線尋呼用戶1928戶,移動電話94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