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山戲的雛形。據《來安縣誌》記載,清代同治年間,紅山戲發展迅速,縣內有紅山戲社數十個,其中以縣內朱月華社、興隆社、胡金仙社、陸社最為著名。紅山戲藝人有著光榮的傳統。他們不僅表演壹些傳統戲劇。此外,他們還自編自演了壹些反帝反封建的劇目,如《普寶記》、《棒骨金戰》、《血淚三代仇》等。所以被清政府殺了抓了。戲劇瀕臨滅絕。幸運的是,壹些藝術家逃到其他地方,與揚州古畫劇團壹起演出。為了生存。解放後,為了弘揚和傳承紅山戲,來安縣文教局文藝局長王永泉於1957發起組建了紅山戲隊。65438年至0958年,來安縣成立了專業的紅山戲班。當時,中國戲劇學院首任院長任桂林、被逼上梁山的京劇編劇蘇、中宣部文藝局局長、中宣部部長戴等幫助挖掘來安縣紅山戲遺產,培養青年演員,指導排練,編創了《趕山下海》、《金鐲玉環的故事》、《六大評論》、《陳英賣水》等傳統劇目。音樂方面,加絲弦。在表演方面,他吸取了其他戲劇藝術的精華,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曾赴蚌埠、合肥參加省市文藝匯演並獲獎。
1965來安紅山戲班從成立到文革前夕,發揚紅山戲班藝人的光榮傳統,響應黨的號召,貫徹毛澤東同誌“面向農村”的重要指示,堅持“兩個面向壹”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的方針,深入全縣山區和農村圩區演出,劇團每次下鄉,總是背著背包走,自己挑皮箱,自己用板車拖道具,自己挑土墊演出,晚上用汽油燈照明演出。紅山戲演員的拼搏精神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的好評。為此,江淮日報以“文藝輕騎兵”的大標題報道和介紹了來安紅山劇團令人印象深刻的演出。
1965年秋,紅山戲班與楊戲班合並。不久,文革開始,紅山戲班的編制被取消。紅山戲源於民間,發展於淮南抗日根據地,繁榮於建國後的20世紀50年代。文革前蕭條沈沒,但多年來,農村的業余、半專業劇團仍經常演唱紅山戲,已深入人心。在過去,農民舉行帶有強烈宗教迷信的香火聚會,如牛棚會、耕田會、青苗會、豐收會等。,定期或不定期地感謝紅山和吳越的神靈。香火會由神靈(即儺人,又稱優人、香女)主持,向神靈歌唱、誦經、祈福。唱法分內壇和外壇兩種。內壇大多唱聖書。書目壹開始主要是喬媛擺渡、唐僧取經、魏徵殺老龍、九郎代父、劉權入瓜、王堂訪(當時稱“唐六書”),後來又增加了袁天罡賣瓜、唐瑜。壇外傳唱著許多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如王莽篡位、張姐東京大鬧、張祥嫁妝、離婚、玉環姬等。早期是壹個人坐著唱歌,或者幾個人上課坐著唱歌,形式比較平淡。後來逐漸由坐變站,由靜變動,並加入了“二小”(蕭聲、肖丹)的戲份。
隨著時間的推移,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唐慧”藝術家。有知識的藝人為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開始註重在藝術上提升自己,他們大膽吸收漢族的民歌,試圖在情感上更加貼近群眾,同時從“教會會議”走上“草臺”“搭臺”。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不同流派的民間劇團,各有壹個團長。清末民初,藝人的活動範圍擴大到城市集鎮,其中比較有才華的藝人因為開闊了眼界,藝術水平提高很快,同時也積累了很多表演實踐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