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CBA籃球聯賽為例,為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公司資金的影響,CBA公司中高層管理人員采取了降薪措施,其中CEO降薪35%,董事降薪15% ~ 30%。通過降薪措施,緩解了俱樂部的經營壓力。即便如此,疫情造成的經濟影響也無法完全緩解。
沒有觀眾的封閉式比賽,讓很多球迷和體育愛好者無法真正感受到體育比賽的精彩氛圍,大大降低了CBA籃球賽事的影響力,也導致無法帶動媒體、體育彩票以及賽事相關周邊產品的消費,其中球隊贊助商、參賽球員、文化創意衍生品、餐飲、住宿、娛樂等項目短時間內受到嚴重影響。取消或改變比賽場地,將直接導致觀賞性體育零消費。
受疫情影響,CBA聯賽還面臨外援無法回國參賽,需要解約的窘境,阻礙了CBA聯賽的經濟發展和比賽的順利進行。此外,我國大部分體育賽事延期舉行,短期內會導致賽事擁擠,導致體育賽事過多。
大量的體育賽事在壹段時間內爆發式地進行,不僅會給賽事組織者造成額外的負擔,使賽事的正常運營和安全保障變得稀缺,也會對體育競賽表演業的未來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體育用品的制造和銷售在我國體育產業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對體育產業的經濟發展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新冠肺炎疫情不僅影響了體育賽事的正常開展,也讓體育用品生產企業和銷售企業陷入了“休克”狀態。為避免疫情嚴重擴散,政府明令禁止人群大規模聚集,大部分體育用品制造銷售企業面臨倒閉、工廠不能按時開工、企業不能按時更新新產品投放市場的困境。
尤其是體育用品的線下銷售遭遇重挫。由於疫情防控期間各種條件的限制,線下人工銷售停滯,快遞公司停工,導致企業產品庫存過多。與此同時,企業還要承擔極高的人力成本和運營成本,國內很多中小型體育用品公司都遭遇了業績負增長。
根據中國體育用品行業聯合會的研究報告提供的數據,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我國近四分之三的體育用品企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約五分之壹的企業遭受了嚴重的經濟損失。雖然疫情正常化後,體育用品生產銷售企業恢復正常經營,但多數企業不同程度地采取了防禦性收縮策略,實施裁員減產措施,清倉甩貨,確保生存。
目前,我國體育健身服務業在我國體育產業中的占比相對較低。據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9-2025年中國體育經濟產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顯示,目前中國體育產業存在失衡現象,體育競賽和健身服務市場份額過低,僅占中國體育GDP的21%。美國作為體育產業大國,同期水平為57%。通過這壹數據的對比可以明顯看出,我國目前的體育消費主要集中在運動服裝、運動器材等實物消費上,而體育賽事、健身服務等核心行業的消費較低。
而且,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體育場、體育館、體育相關培訓機構、體育旅遊項目等人群密集的體育場館面臨倒閉危機,意味著現金流無法有效回收,盈利渠道受阻,企業將承擔昂貴的租金和人力成本。疫情的全面爆發,讓很多企業面臨倒閉破產的危機。
體育服務企業大多采用裁員或降低員工工資來減輕壓力,這會導致專業人才的流失。疫情得到正常控制後,專業陪練人員的流失也會導致客戶滿意度下降,客戶會員的留存也面臨很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