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跟美國人說話80%是為了告訴對方什麽是書。我們國內從小學到大學的課本,詞匯越來越難,但思維的邏輯結構只停留在壹個層面。中國人經常說書在哪裏?很少有人說什麽是書?美國的小學生開始問:書是什麽?但是我覺得連大學生都很難回答什麽是書?因為中國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沒有教會學生表達思想的技能。
第二,如果妳已經學會了定義,但是妳的理解還是有偏差,那就要訓練如何用不同的方式去解釋事物。
如果對方不理解壹個表情,美國人會尋找另壹個表情,最後讓對方理解。比如水是世界上唯壹的東西,但是有很多符號來表達。如果壹個人懂八種語言,他被世界上其他人理解的機會就會大得多。如果用中文說“水”,別人聽不懂,用德語說“水”,別人可能聽得懂。這需要更多的替換練習。傳統的教學方法也做代換練習,但這種代換是不真實的,只是在語言層面,而不是思維層面。比如我愛妳,按照中國的替換法,妳被她、我媽、他們等替換。這種替換和小學生塗紅色的做法沒什麽區別。這種替代並沒有對智力構成挑戰,也沒有開始思考。最後不知道愛是誰,現實生活中也不能這麽隨便的愛。這個替代句的基本結構沒有變化。我不明白我愛妳,我當然也不明白我愛她。如果我想吻妳。我想擁抱妳。我迷戀上妳了。我會向妳展示我的心,等等。,或者給對方講電影《泰坦尼克號》,告訴他們islove,那麽對方可能就懂了。這才是真正的替代。比如愛因斯坦講相對論。他用科學術語說,除了科學家沒人能看懂,於是愛因斯坦用壹個通俗的例子來講相對論。我想沒有人能聽懂他這樣講相對論。
第三,找會說英語的朋友。
如果妳真的想成為壹個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妳需要認識壹些能用英語交流的人。這不僅僅是針對英語國家的人。把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人比英語國家的人多得多,所以了解不同的口音非常重要。
第四,我們必須學習美國人如何描述事物。
描述性地說,由於中美之間的文化差異,會有很大的差異。但是美國人總是從外面描述太空,從裏到外。中國人恰恰相反。美國人說“我要去雪山”,中國人會說“我要去雪山”。在時間方面,中國的人是按照自然時間順序來描述的。當我們描述壹個突然停止的時候,最後壹個地方往往是最重要的。我們聽評書的時候,經常會說,欲知下回如何,請聽下回分解。中國人非常認同這種劇終和抖包袱的方式,而美國人聽到這個可能會把收音機砸了:我聽了發生了什麽,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下次再讓我聽吧。該死的!因為美國人在描述時間的時候先說最重要的事情,然後再說出發的事情。只有當悲劇事件發生時,美國人才能鋪平道路。這就是中美在時間描述上的巨大差異。
第五,傾聽自己的聲音
雖然妳可能不喜歡聽到自己的聲音,但這是壹種非常有用的方法,可以找出妳英語口語中的問題。錄下妳的聲音,然後聽錄音,或者向說英語的人尋求建議。
第六,要學會使用重要的美式成語,因為在任何語言中,除了規範的東西,難學的、容易引起混淆的東西都是“成語”。比如北京人說“帽子是蓋著的”,外國人永遠不會懂。這是壹個成語。所以妳和美國人交流的時候,可以適當的使用美國成語,他會立刻覺得很親切,很愛和妳交流。那麽,什麽是成語呢?我認為妳知道每個單詞,但當妳把它們放在壹起時,妳不知道它是什麽意思。
第七,每天用英語思考。
這是提高英語口語的好方法,而且不受任何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在家裏,妳可以在做日常事務時自言自語,就像妳在做飯壹樣。如果妳在坐火車或坐公交車,描述壹下妳周圍的人(在妳的腦海裏,不要大聲!),還有睡覺前用英語復習壹下今天發生的事情。
第八,學習兩種語言的翻譯能力。
這是衡量英語口語最重要的標準之壹。因為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我們生來就有自己的母語。許多人認為為了學好壹門外語而失去母語是錯誤的。
第九,要有猜測的能力。
為什麽美國人和美國人,中國人和中國人的差異那麽少?這是因為他們可以“猜測”對方。我們的教學不提倡“猜”。但是我認為猜測對於學好美國口語是非常重要的。在交流中,如果有壹個詞妳不理解,妳不能馬上查字典。這時候妳就需要猜測來彌合差距,否則溝通就會中斷。中國人學習英語口語註重背誦,背誦句型和語調。因此,許多人在說英語口語時開始出現,事實上,他們正在尋找他們已經記住的東西。如果他能猜到,我想這種現象就不會發生了。
第十,上額外的課。
如果妳認為妳需要額外的練習,並且想和其他英語學習者交流,為什麽不去上語言課呢?妳身邊肯定有很多語言學校,甚至網絡課程。不知道可以從網上學習嗎?E2say是專業英語老師指導下的課堂。只要妳有耳機和麥克風,妳就可以和全世界通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