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師專業發展的校本途徑和策略有哪些?
小學語文教師專業發展的校本途徑與策略促進小學語文教師專業發展最便捷有效的途徑就是實施有效的培訓策略,開展校本培訓。校本培訓以問題為出發點,以教師的迫切需求為培訓內容,以教師的自覺參與和積極發展為動力,最終目的是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促進自身發展。為了提高語文教師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有必要在校本培訓中采取有效的策略。1.模塊化培訓策略根據教師的專業發展領域,將校本培訓的內容劃分為不同的模塊,以模塊化的方式對教師進行培訓。按照這種形式,培訓內容分為師德培訓、學科知識培訓、教育教學理論培訓和教育教學技能培訓。2.整體培訓策略(1)是積極組織教師參加縣級以上主管部門組織的全科培訓和學科培訓。(2)通過觀看視頻講座,邀請較高層次的教研員進行課程改革理念、學習方式、評價策略等方面的講座。(3)組織教師學習、研究、討論、領會《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新課程標準的理論精髓,樹立新的教師觀、學生觀、教學觀,是學校的分管領導。3.行動研究策略行動研究是校本培訓的主要策略之壹。簡單地說,行動研究是教師在自然、真實的教育場景中對自身實踐的系統反映。它不是壹種獨立的研究方法,多種方法的綜合運用是教師反思的有效形式。行動研究的目的是解決教育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問題,倡導教師在實踐中反思。對於教師來說,參與行動研究的收獲之壹是實踐智慧的提升。(1)分層目標策略:即根據不同的教學經驗和專業水平,確定不同層次的培養目標,使教師通過壹定的努力,既達到自身的發展目標,又達到自身的發展目標。(2)領導與教師互動的策略,即培訓者、學校領導與教師的互動。壹是培訓者與教師共同探討交流,分析教學形勢,把握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結合點,支持校本培訓資源,確立互動培訓的核心,進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內部人員充分發表意見和建議,形成民主、和諧、融洽的氛圍。(3)任務驅動策略,即教師帶著任務參加校本培訓,通過“任務驅動”,提高教師學習和研究的積極性,如學期內辦壹次校級以上公開課,每月寫壹篇教學反思,每周開壹次問題研究研討會,搞壹次課堂教學設計,每月寫壹篇案例研究,每學年讀壹本書,寫壹篇教學心得等。,讓教師在任務驅動下自主學習。(4)科研管理策略,結合本課題的實驗,開展了以課題研究為載體的“校本培訓”,對提高教師素質、轉變教師教育教學觀念、改進教師教育教學方法、促進小學語文教師專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比如,針對學校的實驗課題,以課題研究為導向,以課堂教學改革為重點,以系列化研究為主要形式,將科研貫穿於課程改革的全過程,要求教師每學年設立壹個專題,每學期開展壹次樣本研究交流會,以科研促進教研,在教學與科研的互動中培養教師。(5)制定研究與培訓的互動策略。面對新課改中語文教育的諸多問題,校本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學校教研成為將學校建設成學習型組織、提高教師專業水平、促進教師和學校發展的必然要求。為了使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訓有計劃、有成效、有質量地進行,應實現教研與培訓的互動:①實施集中培訓與自學相結合,引導教師融入新課程。為加強課程改革實驗訓練,加強課程標準、教材、教學和評價的研究,我們采用了學習-研究-訓練-評價的互動行動研究方法,開展了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訓活動。(2)學校每周四下午集中研究日,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困惑,開展領導與教師的互動研究,壹起* * *提問,壹起解決問題。找準課程改革的研究方向,探索學科有效的教學方法、學習方法和評價方法,保證課程改革和培訓的有效運行。(6)課堂訓練策略。新課程理念的鞏固需要生動的教學來實踐課程理念向行為的轉化和壹定的示範,有些理念的落實需要在嘗試中實現。為此,對教師的培訓也應在課堂教學中進行,使培訓走進課堂。為了促進教師在教學崗位上更好地實踐新的課堂理念,更好地運用新課程呈現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應從校本實踐出發,挖掘校本資源,充分發揮學校教學專家和骨幹教師的作用,開展課堂“校本培訓”,既能培養教學專家和骨幹教師,又能倒逼他們積極學習理論。大膽的科學實踐可以促進他們的可持續發展,也可以使廣大教師得到鍛煉。每次課堂教學結束後,授課教師和觀摩教師進行廣泛交流和充分討論,讓參與教師在觀摩他人課堂教學和評價的過程中感受和理解新課程理念。得到壹些如何把新課程理念轉化為教學行為的啟示。在此基礎上,專家對全體教師進行課堂培訓,專家與教師面對面交流,指出教學行為與理念結合不好,提出如何改進的建議。我們主要采用研討會、示範班、試講班等方式進行此類培訓。這種培訓形式直接讓老師和觀摩者受益,效果非常明顯。這種培訓形式是壹種可持續的、可行的“校本培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