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逐漸形成的,語言由於地理和政治的原因而分裂或統壹,然後發展不平衡。
現代漢語有各種各樣的方言,分布很廣。現代漢語方言之間的差異表現在語音、詞匯和語法上,尤其是語音上。但這些方言和* * *同音異義詞並不是獨立的語言,因為它們在發音上有壹定的對應規則,在詞匯和語法上有很多相似之處。根據方言的特點、形成發展的歷史以及目前的方言調查結果,可以對現代漢語的方言進行劃分。目前,漢語語言學家對現代漢語方言的劃分意見並不完全壹致。大多數人認為現代漢語有七種方言:北方方言、吳語、客家話、閩語、粵語、湖南話、贛語等等。下面依次描述:
1,北方方言北方方言是現代漢族的基本方言,以北京話為代表,內部壹致性很強。是漢語中分布最廣的方言,使用者約占漢族總人口的73%。
北方方言又可分為四個次方言:(1)華北方言和東北方言,分布在京津、河北、河南、山東、遼寧、吉林、黑龍江和內蒙古部分地區。(2)西北方言,分布於陜西、甘肅等省及青海、寧夏、內蒙古部分地區。新疆漢族使用的語言也屬於西北方言。(3)西南方言,分布於四川、雲南、貴州等省及湖北大部(除東南角鹹寧)、廣西北部、湖南西北部等地。(4)江淮方言,分布於安徽省、江蘇省、長江以北(徐州、蚌埠屬於華北、東北方言者除外),以及沿長江南岸至鎮江以西、九江以東壹帶。
使用這種方言的人占中國人口的70%左右。
北方方言的明顯特征包括:中古輔音的元音大部分已經失傳。“-p,-t,-k,-m,-n,-ng”中古漢語現在只有“-n,-ng”。同時,與其他方言相比,北方方言的聲調較少。這是因為北方方言只有平聲來區分陰陽。因此,北方方言包含了大量的同音字和相應的合成詞。這在其他方言中很少見。
2、吳語
在江蘇南部、浙江大部、上海和安徽南部部分地區使用,使用人數約占總人口的8.4%。吳語分為太湖話(北部吳語,包括蘇南、上海和浙江湖州、嘉興、杭州、紹興、寧波,以上海話、蘇州話或紹興話為代表)、臺州話(浙江臺州地區)、梧州話(浙江金華地區)、楚衢話(浙江衢州、麗水地區)、甌江話(浙江溫州地區)。其中皖西南和浙西受贛語影響,浙南保留了古百越方言的許多特征,以至於不能把太湖吳語作為典型的吳語來談。其主要特點是:
聲母有古全清、蘇清和全濁三種,其中全濁聲母壹般讀成濁,如/t/、/th/和/d/在大部分地方。
大部分地方三個鼻元音合並成壹個(壹般是-ng)三個入聲元音也合並成壹個(-?)。
在雙元音中,很多元音是單音節的,很多鼻韻變成了鼻音化元音,甚至沒有鼻音化。
聲調分兩組,壹般七到八個,上海只有五個。
3、客家話
被中國南方客家人廣泛使用,主要包括粵東、粵北、閩西、江西南部、廣西東南部、臺灣省和四川,以梅縣話為代表。雖然是南方方言,但客家話是在北方移民南下的影響下形成的,所以客家話保留了中古中原話的壹些特點。客家話不僅漢族客家人使用,畬族也廣泛使用。使用客家話的人口約占總人口的4%。
4、閩語
在福建、臺灣省、海南、菲律賓和東南亞壹些國家使用。由於內部差異很大,閩語通常分為閩北話、閩東話(以福州話為代表)、莆仙話、閩中話、閩南話(以廈門話或臺灣話為代表)。閩語是所有方言中唯壹不完全與中古漢語韻書直接對應的方言。福建影響最大的語系是閩南語,* *有“-p,-t,-k,-?、-n、-m、-ng”七個輔音結尾;保留了中古漢語聲調分陰陽的特點。使用閩南語的人口約占總人口的4.5%。
5、粵語
以粵語為代表,主要在粵港澳及海外華人中使用。粵語聲調很復雜,廣州話有九個聲調。同時也是保留了中古漢語特點的方言之壹,包括P、T、K、M、N、ng六個輔音結尾。粵語內部差別不大。使用粵語的人口約占漢族總人口的5%。
6、湖南方言
用在湖南。通常分為新舊兩類。新湘語更接近北方方言。湖南方言以長沙話(新)、婁邵話(舊)為代表,使用者約占總人口的5%。新湘語以長沙話為中心向四周擴散,特點是方言舌音,後鼻音消失,無ch/q、h/f、sh/x、ong/eng之分。包括長沙話、嶽陽話、益陽話、株洲話、湘潭話。老湘語包括衡陽話、湘鄉話、邵陽話等。比如湘鄉話,分布在湘鄉、雙峰、婁底、漣源,整體發音基本壹致。
7.贛語
以南昌話為代表,主要在江西大部分地區和湖南靠近江西的部分地區使用,如瀏陽平江茶陵。用戶數量約為2.4%。主要有北部的南昌話,東部的鷹潭話,中部的福州話,西部的宜春話,西南的吉安話。江西其他壹些地區是客家話,不屬於贛語。
8.其他方言
以下幾種方言是否構成獨立的大方言區,目前仍有爭議。
晉語:在山西大部分地區,以及陜西北部、河北西部、河南西北部、內蒙古河套地區使用,以太原方言為代表。它通常被認為是壹種北方方言。
平話:在廣西部分地區使用。據說是宋代駐桂平南軍所說的山東方言。它是北方方言的壹個分支。
徽語:又稱徽州方言,或認為屬於吳語。
/view/160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