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輔導機構大行其道,文化輔導機構愈演愈烈,教育逐漸變質。國家“雙減”政策壹出,很多校外培訓機構也面臨著裁員、倒閉、轉型的挑戰。我所在的輔導機構早就聞到了這種味道,所以我們的主課也變成了興趣課,文化課輔導不再是主要業務方向。新聞中提到的遊泳培訓機構的火爆,也是教育常態化的開始。現在的學生確實壓力太大,教育的“內卷化”已經成為公認的事實,國家不得不采取措施解決這些問題。壓力大的孩子會有很多問題。近年來,校園暴力也成為壹個熱點問題,這很可能與教育本質上的問題密切相關。
作為老師,我深深感受到孩子們的壓力。教育的“內卷化”與資本家有關。校外培訓機構的本質是賺錢。任何以關愛兒童為口號的組織都是假的。因為輔導班的最終目的是賺錢,所以多招生就成了老師們的業務範圍。這時候很多老師都成了營銷高手。他們深諳學生和家長的心理,不斷通過各種手段向家長和孩子施壓。我認識壹個老師。他是壹個在輔導機構賺很多錢的人。他的朋友圈經常發布各種讓人覺得不學習是罪過,不報輔導班就趕不上別人的文章。成年人看到還會有這種感覺,更何況是沒有經歷過社會考驗的學生。
最後,在我看來,興趣導向的輔導已經是大勢所趨。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社會會因為這次整治而變得越來越好。畢竟,人類生活的最終目的是幸福,教育“內卷化”沒有良性的目的。我們可以想象壹下,如果不做出改變,那麽按照現在的趨勢,未來所有的學生都可以拿到100分。會有1000分的試卷進行評價嗎?
圖片來源網絡(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