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當前我國建築企業的信息化進程,不難發現仍然存在以下問題。
2.1理解問題
建築企業信息化水平低,企業領導和員工對信息化建設的意義認識不深。很多企業領導,尤其是“壹把手”,認為“采購壹些硬件設備,接入互聯網,開發壹個應用系統,給予壹些維護,就是企業信息化的實現”,這是對信息化理解片面的表現。
因此,有必要加強對企業領導信息化認識的培訓,使他們改變習慣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式。企業要克服“信息化就是買壹些軟硬件,開發壹些軟件”的誤區。我們應該讓他們意識到信息是創造附加值和財富的源泉。企業信息化雖然是應用現代信息技術並貫穿始終,但信息化的目的是使企業充分開發和有效利用信息資源,抓住市場機遇,做出正確決策,提高運營效率,最終提高企業競爭力。企業信息化的目的決定了企業信息化是為管理服務的,所以企業信息化不僅僅是壹個技術問題,還與企業發展規劃、業務流程、組織結構、管理制度等密切相關。它是不斷應用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不斷改善其業務流程和改變管理方法。另外,不僅僅是“壹把手”的問題,各個業務部門的領導和業務骨幹才是真正的信息化主力軍。
2.2管理問題
主要表現為:信息管理機構及其職責不明確,沒有統壹的信息資源規劃和信息戰略規劃。信息化有序推進的環境和信息資源共享交換的機制沒有形成,普遍存在“信息孤島”。有壹種現象是,島嶼部分自給自足,但無法與外界交換信息。管理模式沒有統壹標準,流程不透明,導致內部數據不完整,各種信息管理系統無法整合。
對此,企業應首先確立企業信息化的總體戰略,堅持統籌規劃、業務為核心、效益優先、協調發展、重點實施的原則。按照“互動”和“交易”的順序,從內部運作到外部協調。同時,要建立相應的組織機構,賦予其必要的職權,統壹管理企業的信息化工作。此外,原有落後的手工管理流程不能直接復制成電子化流程,必須從全局角度進行適度優化,按照先固化後優化的原則逐步完善。壹步到位的做法往往不現實,會導致“泥潭”。
2.3政策和標準
信息化是跨部門、跨行業的應用,但目前相關法律制度和信息化技術標準規範的制定滯後於信息化發展的需要。各自為政,缺乏溝通,造成了大量的資源浪費。壹個簡單的事實是,雖然設計單位在設計過程中完全采用CAD,但仍然要以圖紙的形式提交設計成果。施工單位不能直接使用,需要將所需數據重新輸入到有圖紙的電子板文檔中,或者需要經過復雜的信息轉換過程,這無疑會增加工程的成本。
因此,國家應該通過強制性的法律法規來保證行業之間的互聯互通,同時加快公共信息通用標準代碼的建設。建築業主管部門或行業協會應組織相關企業、標準化管理部門並充分利用外部市場化資源,重點編制材料編碼、WBS編碼、成本編碼、文件結構、文件控制流程等壹系列對大型集成應用有關鍵影響的基礎編碼。企業應首先盡量采用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同時根據自身特殊性編制相關專業標準。
2.4應用問題
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他們大多專註於開發單機應用軟件,只利用計算機運算速度快的優勢,沒有形成網絡,實現信息的* * *共享和自動傳輸。
2.應用不廣。目前,只有壹些重視計算機技術和管理方法的實力較強的建築企業,實際上在使用計算機進行建築施工的輔助管理,或者說只有這些單位的壹些部門在使用計算機。相關的計算機輔助管理軟件在建築企業的應用遠不如建築設計院的輔助設計軟件普及。
3.應用深度不夠,大部分企業停留在日常工作的數字化層面。
4.應用的技術含量不高,沒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提供的集成優勢進行信息交換,忽視了信息技術交互帶來的管理效果。
5.我國在壹些特殊的施工工藝中已經采用了計算機控制技術,而在日本則采用了自動化施工系統,不僅將施工現場視為壹個車間,而且實現了由計算機控制的機械化流水線施工。
6.壹些有影響力的國內軟件開發商大多專註於項目管理。然而,如何將項目層面與企業層面有機結合起來,加強企業管理,提高企業核心價值,積極應對w to的挑戰,是擺在廣大建築企業和軟件開發商面前的重大課題。
7.資金投入不足已成為信息技術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由於資金不足和信息化發展不平衡,壹些地方行政管理部門設備條件差,信息采集、加工和處理能力低,甚至有些地方還處於人工操作階段。
受各種客觀條件的限制,建築行業的信息化建設是壹個逐步投入、因地制宜、分步發展的過程。因此,企業必須根據自身的能力和特點,決定采用哪種開發策略,優先選擇哪種應用系統。如果需求明確,必須保證核心業務的秘密,且公司有較強的開發和維護實力,可以采用自主開發;如果需求明確,自主開發實力較弱,可以進行壹般維護,可以采用合作開發;如果需求明確,但自己沒有開發維護實力,可以采用外包。另外,要處理好引進、消化、吸收和創新的關系。引進先進技術產品是手段,消化吸收是關鍵,自主創新是目的。信息化建設本身就是壹個創新的過程,在技術創新的同時,註重制度創新和管理創新。註重實效,不要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還要充分享受政府和社會的政策資源和公共資源,積極利用現有的基礎和技術成果。應該采取試點引領,面上推廣的策略。選擇壹批類型相近、具有典型意義的企業開展企業信息化示範,以其成功的信息化經驗和模式啟發和引導其他企業探索適合自身的信息化發展道路。
2.5人員素質
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信息技術專業人才特別是既懂IT技術、又懂業務流程、又懂企業管理的復合型骨幹人才嚴重不足,人員結構不合理,極大地制約了信息化建設的質量和速度。分布式網絡和協同應用軟件的出現,使人們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聯系在壹起,有助於推動真正信息經濟的到來。網絡為人們創造了新的體驗,使他們發現了處理事務的新方法。因此,企業面臨的壹個重要問題是如何吸引和留住最聰明、最有能力的人,這已經成為推動企業改革的重要力量。
因此,必須加強職工教育,重視計算機人才的發現、培養和引進以及關鍵技術的應用研究,特別是要加強復合型人才的培養。隨時儲備企業在應用信息技術和日常經營活動中的經驗,並將其轉化為企業知識。豐富相關專家的知識庫,為企業特色專家系統的建立奠定基礎。建立CIO責任制,由企業領導擔任CIO,直接決策,推動宣傳,組織實施,對企業信息化建設至關重要。此外,還應該設計相應的機制,為企業的IT人員提供壹個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