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培訓招生 - 如何建設校風,提升學校文化力?

如何建設校風,提升學校文化力?

和諧的校園應該有多元而有意義的校園文化。和諧的校園文化是壹種巨大的無聲力量,是壹種優秀的隱性教育過程。師生正是在和諧學校文化的熏陶下,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形成自己內在的良好品質,形成自己的科學精神、人文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把學校的文化碎片整合成文化整體,積澱成文化細節,鍛造成獨特的校風,是學校走特色辦學之路,打造品牌形象的關鍵。

我們應以教風建設為突破口。教師是學校發展的基礎。教師文化是學校文化的重要方面,是學校文化發展的動力。教師不發展,學生不發展,學校也發展不起來。有名師,才能有名校。正如開創清華大學“黃金時代”的梅貽琦校長所說,教師是壹所學校最寶貴的財富,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諧的師生關系、和諧的人文環境、平和的生活氛圍、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健康豐富的素養,都是促進學生蓬勃成長、健康發展的必要土壤。“學而優則仕。”學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風,所謂嚴師出高徒。好的教風滋生勤奮、踏實、進步、求實的良好學風,壞的教風助長得過且過、不求上進、浮躁放縱的不良風氣。教師只有把微笑帶進課堂,把激情融入教育,學生才能始終保持旺盛的學習熱情,努力掌握主動權,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氛圍。

我們應該積極發揮學生在學校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學生是學校教育的主體,任何壹種學校精神文化產品的教學、轉化或創造都離不開主體所發揮的作用。“皮不存在,毛就附著。”沒有學生的活動,學校的精神文化產品不僅會失去創造力和傳承性,原有的精神文化傳統也將不再具有生命和活力。學校文化建設是否有效,不僅取決於它對學生的影響,還取決於學生參與建設的程度。

因此,學校文化建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和創造潛力,變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應用、發現和創造知識,從而保證學校文化建設落到實處,成為學校每個學生的自覺行動,實現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教授所說的“文化自覺”。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潛力是建設健康向上的學校文化的希望。因此,教育活動要堅持動機、過程和效果的統壹,不能僅僅把結果的愉悅作為教育的最高追求,還要高度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心理體驗,讓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保持樂觀的心態,從而形成學生可持續發展的心理動力,最終通過過程的積累形成良好的基本素質。

我們應該充分發揮學校管理者的關鍵作用。大量事實證明,領導力是培養良好校風和校魂的關鍵。學校管理者肩負著推進學校和諧文化建設的重任。因此,學校管理者應該掌握建設校風的方法。管理者要講道理,樹立正確的觀念,設計清晰的願景,理清清晰的思路,保持自己的顯性觀念和隱性觀念的壹致;管理者要感性,對事業要有熱情,對師生要有深情,對父母要有真情;管理者還需要得到規律,實現原則的堅定性與方法的靈活性的統壹,事業發展與人的發展的統壹,突出重點與整體優化的統壹,才能追求和諧教育圖景的實現——環境宜人,教學滋潤,氛圍培育;管理者要更加平易近人,努力營造寬松、寬容、充滿活力的教育氛圍和校園文化氛圍,使教育與管理融為壹體,實現師生和諧互動、幹群和諧互敬、教師和諧互學、學生和諧互助。

要建立學校、家庭、社會的立體教育網絡。在校風的形成和發展中,學校教育是主體,社會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延伸,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基礎和支撐。三者有機結合,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溝通,相互協調,才能發揮出最佳的整體效益。就社會教育的文化環境而言,要整頓和清理文化市場,提供豐富健康的精神營養,建設健康有益的青少年活動場所,使社會主流文化與學校文化相吻合,促進社會文化對校風的影響。同時,可以在學校舉辦各級各類的家長學校和委員會,加強學校與家庭的溝通,形成教育合力。學校還可以組織邀請宣傳、司法、公安、文化、勞動、人事、科技、隊伍、婦聯以及相關學術團體和專家,組成學校、社會、家庭的協調機構,發揮團體優勢,建設骨幹隊伍,為良好校風的形成和發展做出貢獻。

毋庸置疑,校風是學校文化的“結晶”,是學校文化力的“核材”。但校風不是自發形成的,需要精心培育,長期積累,與時俱進。這是壹個艱難的醞釀過程,需要壹代人、幾代人甚至更多代人的共同努力和奮鬥。這種校風和文化力量壹旦成熟,將是不可小覷的財富。會形成學校的性格,代表學校的氣質,提升學校的競爭力和國家競爭力。同時也會深深地印在每壹個走出校門的學生的成長軌跡和心中,無論走到哪裏,都會體現在他們不經意的壹言壹行中。師生可以離開校園,但永遠離不開的是校風;永遠不會忘記的是學校文化;永遠起作用的是學校的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