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保證學員有學習的動力和能力。為了使學習行為發生,組織必須首先保證受訓者有強烈的學習欲望。受訓者只有能夠理解並認同培訓目標,才有強烈的接受培訓的動力。此外,組織還必須確保受訓者有學習能力。
(2)必須為受訓者提供高質量的培訓材料和多樣化的培訓方法。為了有效地交付培訓內容,組織應註意向受訓者提供適當和高質量的學習材料,這些材料可包括培訓材料、案例分析、練習、小組討論問題、閱讀材料等。,並確保這些培訓材料的內容能夠應用到工作實踐中。此外,還要考慮多樣化的訓練方式,避免訓練方式的單壹。
(3)培訓期間必須給受訓者實踐的機會。社會學習理論認為,人們通過觀察和模仿壹些他們認為值得信任的榜樣的行為來學習。所以,如果先明確理想的行為或技巧,然後讓受訓者觀察示範者的技巧或行為,最後給受訓者模仿示範者示範的那些技巧或行為的機會,那麽受訓者掌握技巧或行為的速度會更快。
(4)受訓者必須在學習中得到反饋和強化的機會。強化理論認為,人們之所以會實施或避免某些行為,壹個重要原因是這些行為在過去帶來了積極的後果。同時,社會學習理論也認為,那些被強化或獎勵的行為會再次發生,人們會繼續學習那些被獎勵的模範行為或技能。這就要求在培訓的過程中,受訓者必須提供及時的反饋,並且應該針對具體的行為,在受訓者產生某種行為後立即提供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