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從基礎教育入手,完善源頭培訓的相關工作。跳出與市場需求脫節的應試教育整體格局,逐步樹立面向社會的辦學新理念。對於中學和高等院校來說,需要不斷加強實際就業技能和社會實踐教育,以促進畢業生的就業能力。
第二,從農民轉移前,做好崗前培訓。這種培訓是針對農村18 ~ 40歲的中青年農民,以市場實用技能為主要內容,以定向、訂單培訓為關鍵途徑,不斷達到提高轉崗就業率的最終目的。根據社會實際需求靈活設置專業,根據專業實際需求明確學制,根據不同培養對象的不同情況和問題因材施教,選擇最適合的培養內容和方式。
第三,以提高出口就業率為主要目的,著力打造培訓品牌。對於培訓職能部門和培訓單位,要註重品牌意識和質量意識的培養,根據國家職業標準和不同行業、工種、崗位對從業人員基本技能和技術操作規程的要求,制定培訓計劃,合理設置培訓專業,短期培訓與學歷教育相結合,集中培訓與分散培訓相結合,不斷促進勞務輸出的良性發展。
第四,從企業發展需求出發,完善崗位培訓相關工作。客觀引導用人單位認識到提高員工素質對企業發展的積極意義,技術創新與農民工在職培訓並重,自身條件不具備的委托職業培訓部門進行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