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篇1000字的關於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論文
淺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闡述大學生心理教育必要性的基礎上,分析了當代大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及其原因,提出了推進大學生心理教育的建議,主張在高校開展心理調查和咨詢活動,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性;有問題;原因;建議
所謂心理健康,壹般是指人的心理,即知、情、意活動的內在關系協調壹致,心理的內容與客觀世界相壹致,能促進人體內外環境的平衡和個體適應環境的狀態,從而不斷發展和完善人格,提高生活質量,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緒。它是壹種狀態,即人對內部環境有穩定感,能以任何形式適應外部環境,即個體有很強的心理調解和平衡能力。
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突出。經濟的發展,社會的變遷,價值取向的多元化等因素,使得大學生的價值觀和價值取向越來越模糊。壹方面是學習知識帶來的心理壓力,另壹方面是成長過程中的心理矛盾無法化解。尤其是在大學,在學習、工作、人際關系的壓力下,在社會發展的大背景下,各種矛盾沖突交織在壹起,使得個人成長過程中存在的壹些心理問題全部顯現出來。許多大學生患有明顯的、復雜的、多樣的心理障礙和疾病,且比例逐年上升。大學生是未來社會的主要領導者和建設者,他們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未來社會的走向和發展。他們的心理健康不僅影響他們的學習和健康發展,而且對整個社會至關重要。
壹,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心理健康教育能促進個性發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加強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獨立人格、競爭能力和適應能力。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學會自我調節,提升自己的人格。
2.心理健康教育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
良好的心理狀態和潛能開發是相互促進和前提的。壹個心理健康、心態良好的人,可以充分發揮自己內在的潛力,通過不斷的學習和提高,增強自己內在的自信,在更高的層次上認識自己,從而實現角色轉換,發展自己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最終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
二,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存在的問題
1,人際關系
大學生進入大學後,有些學生不能很快適應大學生活。有些人本身在中學的成長階段沒有培養出與人交流的能力。進入大學後,問題凸顯。有些人冷漠,有些人膽怯,有些人傲慢。有的同學,因為對自己和他人的了解,覺得很難交到知心朋友,或者缺少知心朋友;還有的因為性格因素帶來交往中的矛盾和沖突。同時,由於個體之間缺乏正常的交流,容易引起猜疑和嫉妒。
2.情緒管理
壹個人能否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是壹件非常關鍵的事情。情緒和情感是人對客觀世界的態度的體驗,是人腦對客觀外界事物與主體需要的關系的反映。它反映了客觀世界與主體需要之間的關系。人的壹生都在學習管理自己的情緒。有些大學生有焦慮恐懼心理,情緒過於壓抑,抑郁焦慮害怕,整天坐立不安。有的人情緒化、喜怒無常,有的人自我否定、自我拒絕,幾乎喪失了從事壹切行動的欲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試失敗或愛情受挫而產生自殺念頭或自毀行為;有些人因為現實的不如意而憤世嫉俗或者絕望。這些表現已經說明這些人心理上已經處於不健康的狀態。如果他們對自己的不良情緒不了解,或者缺乏控制能力,使其強化,形成強烈的負面情緒,就有可能成為壹些極端校園事件的制造者,比如今天的大學生投毒事件,或者戀愛受挫後自殺殺人的惡性事件。壹旦情緒穩定下來,大多數人都會後悔自己的沖動。
3.學習和就業的壓力。
進入大學後,學習對於大學生來說更多的是人生目標的確立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學習和提升,而對學習的態度和理解尤為重要。大學是為了進壹步更新和學習知識,攀登高峰,還是拿文憑作為就業的敲門磚?有多少人在做自己喜歡的專業?所以各種心態和思想在大學匯聚。現實與理想的矛盾,環境與地位的錯位,都會給大學生帶來很大的心理負擔。有些同學發現高中時作為尖子生的優勢不復存在,面臨著重新分化組合的局面。有些學生為了不及格的課而學習,對未來感到迷茫。有些學生進入大學後考試失利是因為沒有掌握大學學習的方法,使緊張的心態不能得到及時調整,導致厭學、自卑、自信心下降等壹系列心理問題,有的學生甚至得了考試恐懼癥。
三,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
1,自身心理問題
自身成長過程中已經形成的心理問題和障礙,得不到家人和自己的理解,導致上大學後無法妥善處理問題,進而引發更嚴重的心理問題。
2.學習、生活、人際關系的變化而產生的心理壓力。
大學生要有很強的自學能力,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大壹新生往往不適應新校園生活的變化,不知道如何適應和控制自己的時間。值班組和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區,日常生活都要自理。這對於那些平時習慣依賴父母家庭的同學來說,確實是個問題,也給他們帶來了壹定的精神壓力。另外,我們身邊的同學大多來自不同的地區,同學之間需要重新建立熟悉的關系,這也是壹個心理發展和學習的過程。同時,大學生在自我管理的同時,要學會參與社會活動,承擔壹定的社會責任,培養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對於壹些學生來說,他們不知道如何管理自己,如何適應社會,這使他們感到有壓力,並造成新的心理缺陷。
3.情感依賴和獨立意識是矛盾的。
由於自我認知的原因,大部分大學生盲目自滿,自戀,失望。或者單身生活會導致情感依賴,比如大學生因戀愛問題產生的情感矛盾和焦慮。這方面的惡性事件很多,都是因為不良的學業競爭或者內心的挫敗感,進而導致對社會和人生的錯誤認識,使自己陷入不健康的心理狀態。
第四,開展健康教育,實現幸福生活
1,加強學校心理疏導
高校可以聘請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加強學生的心理咨詢和疏導。心理咨詢可以引導學生減少內心的矛盾和沖突,解決心理上的憂慮,開發身心潛能,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和把握自己,有效適應外部環境。
2.調查大學新生的心理健康狀況。
心理調查是為了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態。對於大壹新生?心理健康問卷?通過調查,可以篩選出有心理癥狀的學生,讓他們通過訪談的方式到心理咨詢中心做進壹步的分析和診斷,從而早期發現心理問題,及時幹預,讓學生在入學之初就得到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指導。目前,壹些高校壹直在開展新生心理健康調查,對學生的心理幫助和心理狀態的優化有很大作用。
3.在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大學開設的所有學科中,教學過程包含了極其豐富的心理教育因素。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要通過自身的教學,深入挖掘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將學生在歷史中形成的知識、經驗和技能內化為學生的思想觀點、人生價值觀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4.開設心理教育課程。
教育對提高心理素質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心理素質的提高離不開心理、衛生、健康方面知識的系統學習,幫助學生了解心理發展規律,掌握心理調節方法,增強自我教育能力。
5.在校園文化中深化心理健康教育。
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離不開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校風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影響學生心理發展的重要條件。良好的校風會潛移默化地優化學生的心理素質,為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心理和社會環境。
健康的心理是壹個人全面發展的必要條件和基礎。隨著人類社會的快速發展,世界格局的動蕩,地球環境的變化,每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會經受更加嚴峻的考驗。因此,要不斷加強對大學生適應性、耐力、控制力、意誌力、思維能力、創造力、自信心等心理素質的教育和培養,讓他們形成健康的心理,更新觀念,接納自我,自由翺翔,走向成熟,迎接生命的成長!
參考
【1】心理咨詢師[M]。中國精神衛生協會,2012。
【2】傑瑞?m?伯格,由陳會昌翻譯。人格心理學[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0。
[3]呂建國主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四川大學出版社,2005。
[4]張春香。教育心理學。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5]馮仲良。教育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1000字大學生心理健康第二部分
大學生心理健康
摘要:從現代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當前大學生的心理狀況令人擔憂。最近的心理健康調查顯示,大學生已經成為心理弱勢群體。因此,構建和完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也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社會問題
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素質直接影響到他們自身的發展,也關系到我們下壹代素質的提高。壹項調查表明,心理素質是當代人素質教育中最缺乏的。因此,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受其心理素質的影響。在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適應是承受挫折、實現自我調節的關鍵。
壹,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現狀
當代大學生,高強度的學習,父母的過度保護,生活經驗的缺乏,使得這些學生心理脆弱,缺乏挫折承受力。生活中的小挫折足以讓他們中的壹些人承受,從而產生心理疾病。從環境因素來看,競爭的加劇,生活節奏的加快,讓人產生了緊迫感和壓力感。社會變革對成長中的大學生的心理影響比以往任何時代都更強烈、更復雜。各種生理因素、心理困惑和社會因素交織在壹起,容易導致大學生心理發展的不平衡狀態,心理負荷過重容易導致各種心理疾病。
二,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成因
1,對新環境的不適應。進入大學後,大學生面臨著新的學習、生活、組織環境、新的人際環境等。這些環境給生活經驗不足、情感脆弱的大學生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面對這些壓力,壹時難以適應新環境,不能及時調整,久而久之就產生了負面情緒和心理障礙。
2.唯壹的孩子被寵壞了。有些父母太喜歡獨生子女了。這是大學生心理問題頻發的主要原因。這些問題往往源於獨生子女從小被家庭慣壞,缺乏集體合作精神。而這些習慣成為精神疾病的誘因,使人產生暴力傾向和行為。
3.對網絡的依賴。許多大學生壹方面因為交流困難而在網絡虛擬世界中尋求心理滿足,另壹方面又被網絡本身的精彩所深深吸引。壹些大學生越來越依賴網絡,有些人甚至沈迷於網絡,不願意與人面對面交流。久而久之,會影響大學生正常的認知、情感和心理取向,還可能導致人格分裂,不利於健康人格和人生觀的塑造。
4.生活學習壓力大。大學生的學習壓力有相當壹部分來自於自己不喜歡的專業。此外,課程的超負荷、學習方法的問題、長期的精神壓力也會帶來壓力。生活壓力主要在於學生不善於獨立生活和與人交往,以及生活貧困帶來的心理壓力。
5、失戀。大學生正值青春,渴望友情,渴望異性愛。戀愛現象逐年增多,但戀愛成功率相對較低。有很多大學生都經歷過戀愛的挫敗感和失戀的心理體驗。因為我們不能正確對待失戀。有些同學失戀後情緒低落、抑郁,失去自信,自卑,有強烈的失敗感和挫敗感。甚至有自殺的念頭。
6.就業壓力。近年來,由於社會競爭的加劇和就業市場的不景氣,大學生找工作或找到理想工作變得越來越難。他們因為焦慮和自卑而失去安全感,很多心理問題也隨之而來。
第三,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教育對策
1,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組織學生學習心理學知識,有助於了解心理發展規律,掌握心理調節方法,增強自我教育能力。心理素質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自我教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取決於學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水平。因此。心理素質教育就是要註重培養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教師不僅應該傳授知識。還要註重健康人格的塑造。比如心理教育信息員在老師和輔導員中選拔,以便及時發現問題,互相溝通。
2.加強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
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離不開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良好的校風會優化學生的心理素質,給學生帶來更多積極的情緒,有助於維持人與人之間和諧的人際關系,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因此,學校應致力於校園文化建設,開展各種文體活動和學術活動,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圍和寬松的理解環境,這將有助於學生加深自我意識,充分發展個性。提高適應性。
3.保持強烈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學習是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有了學習的興趣,就能自覺地跳入浩瀚的知識海洋中邀其暢遊,拼命吸收新知識,發展各方面的能力,從而提高自身素質,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4.保持樂觀的心情和良好的心情。
大學生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情,開朗的心情,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遇到傷心難過的事,要學會自我調節,適當表達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做到勝不驕,敗不餒,欣喜若狂,煩惱不已。
心理健康的大學生應具有良好的情緒狀態、正確的自我概念、恰當的自我評價、完整的人格結構、和諧的人際關系和良好的求職心理,並應符合社會的要求,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對環境的適應能力。這樣,我們壹定會在學業和事業上有所成就。
1000字大學生心理健康第三部分
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教育水平的提高,大學生的數量越來越多,大學生之間的人才競爭也越來越激烈。隨著我國計劃生育的發展,家庭中獨生子女的數量越來越多,父母對女兒的要求越來越高,學生的壓力也逐漸增大。在校考試競爭,畢業找工作競爭,工作單位實習競爭等等。巨大的壓力引發了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心理問題。強迫癥、抑郁癥、躁狂癥等心理問題已成為大學生的主要心理健康問題,嚴重威脅著他們的健康成長和職業規劃。
壹,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勢在必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在於:讓每壹個大學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知識,學會利用心理健康知識給自己減壓,從而達到舒緩身心的作用,讓大學生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為將來順利融入社會做好準備。
首先,首要目標是治療精神疾病。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標是治療心理疾病。如今,大學生承擔著家庭、學校和社會的期望。他們正處於人生的關鍵時期,心理壓力遠大於身體壓力。所以大學生往往會有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從整天消極怠惰,無所事事,到傷害他人,傷害自己。有效的心理健康咨詢和治療可以大大減少這些問題的發生,保證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從而正常學習和成長[1]。
第二,提高大學生的心理調節能力。現在各大高校都有自己的心理咨詢研究中心,大學生選修課中也有心理咨詢課程,大部分學生或多或少都有了解。大學生正處於人生的重要階段,面臨著學習、考試、戀愛、實習、找工作等人生的各種重要選擇。所以難免會有壓力和尷尬。如果有的同學抗壓能力低,就會出現心理問題,比如焦慮、恐慌、不安。通過心理調節,學生的交際能力和抗壓能力得到全面提高,自身人格得到提升,不良習慣得到改善,能夠欣賞和熱愛生活,能夠全身心投入到學習和工作中去。
再次,促進大學生心理發展決定其成功與否,性格決定其命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最終要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促進心理健康的發展。學生將來步入社會,會面臨很大的生活和工作壓力。因此,培養高水平的心理健康對他們未來的發展大有裨益。學生應抓住機遇,充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充分體驗生活和學習帶來的快樂,熱愛社會和自然,充分調動內在潛力,迎接各種挑戰。
二、心理健康教育體系構建的因素
第壹,全面性原則。現階段,構建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已成為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由之路。構建心理健康教育體系應首先考慮全面性原則,這壹原則來自三個方面。第壹個方面是在大學生的大學教育課程中全面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包括理論課,還包括實踐課,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致力於心理健康教育的綜合研究;
第二個方面是教育目標的全面性。我們可能只是意識到,只有那些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才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其實不然。我們需要全面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平均水平[2];第三個方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性。心理健康教育涉及學生的學習、生活、戀愛、人際交往等方面,要對學生進行全面的教育。
二、分類原則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對教育對象進行分類,因為每個對象的心理健康狀況都是不同的。如果對每個學生都進行同樣的教育,效果不會很好,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也達不到。在大學設立心理健康中心時,要做好招聘不同專業方向的心理咨詢老師的準備。大致分為學習、生活、戀愛、人際交往、工作等等,徹底全面的解決每壹位前來咨詢的同學。對沒有接受心理教育的學生進行專業的心理輔導,對沒有收到良好效果的學生進行壹般和專業的心理教育課程,對收到良好效果的學生進行壹般的心理訓練,從而大大提高心理輔導的效率。
在聘請心理咨詢老師時,要對學生負責,嚴格控制考核制度,必須接受專業負責的心理老師,這樣會大大減少心理健康教育的障礙。
第三,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原則。在心理訓練的過程中,不要只給單壹的老師指導,這樣學生的接受效果低。在教育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與學生互動,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心理咨詢帶來的輕松和舒適。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心理咨詢的各種測試和遊戲,讓學生積極表達內心的感受和想法。心理咨詢最重要的是讓學生提高心理調節能力,在遇到困難時能夠輕松面對和克服,真正達到構建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目的。
壹旦學生確立了主動性,就會在學生之間進行口碑宣傳,這樣心理咨詢就會在學生中非常順利地進行,從而極大地推動我國心理健康教育的進步。結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勢在必行,構建良好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大學生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主力軍,正處於人生發展的關鍵階段。我們應該樹立他們正確的人格,培養他們健康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我國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
參考資料:
[1]馬建青,10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研究得失分析[J]。中國心理衛生雜誌,1998(1):4-9。
[2]範福民,陳其芳,何經緯。香港大學生心理咨詢[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2):7-11。
猜妳喜歡:
1.大學生心理健康成長論文1500字
2.800字大學生心理健康參考論文
3.大學生心理健康畢業論文2000字
4.大學生心理健康3000字論文
5.大學生心理健康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