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械工程學院是以工科為主,科技與人文、技術與管理、軍事指揮與工程技術相結合的成長性幹部學歷教育機構。隸屬於解放軍總裝備部,是國家重點高等院校,設有博士後流動站。
學院設有研究生院、軍械技術研究所、基礎部、炮兵工程系、光電工程系、彈藥工程系、導彈工程系、計算機工程系、裝備指揮與管理系、電氣工程系、外訓系、學生隊、信息與管理學院、地方衛生廳、教練團等單位。設有武器裝備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軍事物流、軍事裝備科學博士後流動站,擁有武器裝備科學與技術、光學工程兩個壹級學科博士點,兩個學科博士點8個,碩士點23個,其中軍事裝備科學、武器系統應用與工程為國家重點學科,本科專業18個,承擔著為全軍培養高中級軍事裝備理論研究和技術保障專業人才、培養外國留學生的任務。經過多年建設,學院已發展成為以工科為主,軍事學、管理學為兩翼,工學、軍事學、管理學、理學、哲學等各學科門類齊全的綜合性學院。
學院位於河北省省會石家莊市中心,校園面積7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3.2萬平方米。優良的辦學條件和先進的教學設施。擁有武器測試中心、電子測試中心等13大型實驗中心和國內外各種先進的教學實驗儀器設備,為教學科研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其中,武器防靜電危害實驗室是全軍重點建設實驗室。圖書館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藏書62萬冊。配備先進的視聽設備和自動化管理系統,具有醫院文獻信息在線檢索系統。學院校園網已與軍訓網、教育科研網等聯網。野戰綜合訓練場、封閉式輕武器靶場和軍事障礙場可供學員進行模擬戰時軍械勤務保障訓練和軍事科目訓練。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科研成果豐碩。目前,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教授、副教授300余人,博士、碩士導師180余人,65%的教師具有博士、碩士學位。多年來,學院狠抓教學科研管理,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壹大批教學科研成果獲得國家和軍隊獎勵。
學院生活設施齊全,文體活動豐富多彩。科技視聽中心擁有先進的視聽制作和播放系統,可通過衛星連接美國、俄羅斯、法國等國內外電視節目。學院成立了軍樂隊和由學生組成的藝術團,每年邀請文藝屆名人來學院演出和講學,活躍了學生的課外文化生活。兩個不同水深的標準遊泳池、1現代化室內體育館、1標準化運動場、2個設施齊全的隊列訓練場、2000座禮堂等大型教學配套和文化活動場所,以及幹凈衛生的學生宿舍、食堂、浴室,都為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大學生素質高,分布範圍廣。畢業生統壹分配到全軍各單位、機關、科研單位和院校從事軍械裝備的技術保障、管理、科研和教學工作,也可報考碩士。壹大批畢業生成為我軍兵器工業的骨幹力量,為軍隊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1947年3月,為適應迅速發展的解放戰爭形勢對技術保障人才的需求,華東野戰軍後勤部在山東諸城成立了軍械工程學院最早的前身——華東軍區後勤部軍械訓練隊。1948年,東北野戰軍在沈陽成立後勤青年幹部學校。1949年6月,軍委後勤部根據周恩來副主席“迅速培養壹批軍械人員”的指示,在北京通縣成立軍械訓練大隊,總後勤部部長楊立三親自擔任大隊長。建國後,這些培訓機構得到進壹步發展和完善,初步形成了由武昌高級軍械技工學校、通縣軍械學校、南京軍械學校和沈陽、武昌技術軍事學校組成的培訓體系,培養不同層次的軍械專業人才。“文革”前,這些院校* * *培養了1000多名軍械幹部,為部隊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1969年9月,和大多數軍隊院校壹樣,這些軍械院校被撤銷或關閉,破壞了壹個剛剛初具規模的軍械專業人才培養體系。
1973年底,中央軍委決定改建總後勤部下屬軍械技術學校(師級單位)。1974年8月,石家莊正式破土動工。經過壹年的緊張建設,9月份開始第壹期招生培訓,1975(重建時間由此算起)。至此,籌備工作告壹段落,學院開始進入邊培養、邊努力、逐步發展的建設期。1978,學校擴大培養任務,增設本科課程,升格為正軍級;1979年2月,批準為國家重點高等學校,更名為高級軍械學校;1983年8月,改為軍械技術學院;1986年8月命名為軍械工程學院。1992年9月,學院轉入總參,為兵團級單位;1995 12被確定為全軍研究生培養單位重點建設院校;1999年5月學院轉入總裝備部,1999年6月成為全軍12綜合學院之壹。
學院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從1975到1978,從培養專科生到培養本科生,人才培養步入正軌,成為高等工科院校;從1978到1986,成為名副其實的國家重點工科院校,從培養本科生到培養研究生;從1986到1994,從培養碩士生到招收博士生,用了兩個八年的時間,躍上了兩個臺階。1996年2月獲準設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進入軍隊院校特別是12綜合類院校先進行列,2000年成為軍隊重點院校,標誌著學院建設和辦學水平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