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媒體的不同,人們將新聞媒體的發展分為不同的階段——以紙張為媒體的傳統報紙、以無線電波為媒體的廣播和以電視圖像為基礎的電視,分別稱為第壹媒體、第二媒體和第三媒體。
1998年5月,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在聯合國新聞委員會上提出,在加強傳統的文字和視聽傳播手段的同時,應利用最先進的第四媒體——互聯網。自此,“第四媒體”的概念被正式使用。
網絡媒體被稱為“第四媒體”是為了強調它是與報紙、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壹樣,能夠及時、廣泛地傳遞新聞信息的第四大新聞媒體。廣義而言,“第四媒體”通常是指互聯網。然而,互聯網不僅僅是壹種傳播信息的媒體功能,它還具有新聞信息數字化、多媒體化、實時化和互動傳播的獨特優勢。因此,狹義的“第四媒體”是指基於互聯網的傳播平臺傳播新聞信息的網絡。“第四媒體”可以分為兩部分,壹部分是傳統媒體的數字化,比如《人民日報》電子版,另壹部分是由於網絡提供的便利條件而誕生的“新媒體”,比如新浪。
人類的每壹次技術進步都會帶來藝術的巨大變革,比如透視學和幾何學的發展影響了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礦物和石油凈化技術的發展,影響了北歐清晰豐富的油畫風格;機器生產的顏料和光學的研究成果促進了外光寫生和印象主義的發展。20世紀,藝術與科技之間最大的發展是圖像技術對藝術語言的特殊影響。
藝術不僅要為社會創造視覺財富,還要對社會文化進行視覺思考。只有這樣,藝術才能真正實現它的功能。本世紀以來,隨著大眾文化的發展和商業電視節目的普及,藝術家開始思考圖像的視覺接受和生活方式。另壹方面,他們已經開始用包括攝影、影視在內的各種實用影像技術從事這種思考和創作。自未來主義以來,攝影和對現成圖像的拼貼成為藝術創作的重要方式;自沖浪學校的白南準(NamJune Paik)以來,電視作為壹種新的視覺技術被廣泛應用於個性化視覺創作中。
整個20世紀,攝影、電視甚至電影都從流行文化轉變為藝術創作媒體。攝影原本是壹種記錄和紀念的工具,但藝術家們從中抽走了擺拍和拼貼的手法,結合影像本身的客觀性,發展成為壹種獨特的個人敘事方式,由此產生了超現實攝影、辛迪·雪曼的假“電影劇照”和傑夫·沃爾的假“現實”等等。在錄像藝術上,藝術家們結合電視的電子媒介特性,創作出不同於大眾電視節目的藝術電視節目,產生了白南準的“電視電子畫”和道格拉斯的“延伸電影”等。
第二,正如攝影和電影是上世紀之交的主要視覺技術發展壹樣,數字技術是新世紀之交的視覺技術發展。同樣,也必然會影響視覺藝術的發展。
拼貼和傳統的多次曝光、多底合成的暗室工藝,在技術上已經被更方便、更強大的數碼影像所取代。數字處理是圖形的拼接,在技術上比手工時代的暗房工作更加成熟和完善。攝影的力量來自於人們對它的客觀性的信任(雖然事實上它的客觀性是有疑問的)。幻想世界的數字蒙太奇因為看似客觀而獲得了信任,但同時也埋下了無數的機關,引來了長時間反復的註視。客觀形象的危機感帶來了真假之間的強烈張力。數字圖像是拍攝後對圖片的處理。數碼影像讓畫面的體積變得無限,這讓它比傳統攝影走得更遠,於是照片裝置出現了。事實上,芭芭拉·庫格創造的壓倒性的巨大圖形空間壹直是壹種裝置“場”。
在影像記錄藝術中,數字技術使得視頻片段可以輕松分享電影美學的諸多成果――各種經典的電影時間處理方式都適用於影像記錄。諸如“閃回”作為壹種閃回技術來倒轉時間並激活存儲器庫存;慢鏡拖延時間突出細微細節的戲劇性;切換時間拼接改變敘事流程,取消因果關系甚至提示同時性;快速鏡像對時間縮減事件過程進行了緊湊壓縮,以加強其象征意義。而視頻的時間處理在數字模式下有了更大的靈活性:畫中畫、多層繪畫等各種數字特技創造的各種時間維度的重疊、交叉、平行關系極大地豐富了傳統電影語言,三維動畫建模的介入使任何奇思妙想都有可能成為視覺現實。
隨著視頻和視頻設備的出現,交互性成為視頻藝術相對於其他傳統藝術媒體的優勢。數字技術的發展造就了光盤和網絡,同時也讓幾個電視屏幕或者昂貴的投影設備所做出的互動更容易實現。
今天,人們談論的多媒體藝術比電影敘事的線性演變要強大得多。視頻、聲音和文本結合的超文本不僅可以鏈接到無窮無盡的其他文本,而且可以從各種路徑進入,這已經使超文本成為壹個迷宮,它提供的交互性幾乎是無窮無盡的。從目前人們構想的數字多媒體概念來看,今天的多媒體藝術還只是壹個粗糙的胚胎,我們有更多的可能性去探索。
多媒體對於藝術來說意味著某種全面的復興,我們知道現代主義時期是各種藝術門類自我凈化的平臺,繪畫要排除文學性甚至物體成為畫布上的某種顏色,最終來到抽象畫。音樂應該成為沖浪派的純音,攝影出現了純影派。在古代藝術中,如大教堂、壁畫、雕塑、管風琴與建築空間共同作用,似乎“場”渲染心理氛圍的工作模式可能在多媒體中再現。就像教堂裏的祭壇畫搬到博物館的聚光燈下就不再神秘壹樣,多媒體將把各種藝術重新綁定在壹起,創造出壹種無法還原為組合元素的綜合體驗。
就多媒體創作能力而言,傳統的不同學科的專業美術訓練是遠遠不夠的。這使得創作成為壹種多學科人才的協作。此外,我們已經意識到數字作品在傳播中被多次再加工,多媒體也加劇了個體作者的匿名性,就像荷馬史詩不是荷馬個人寫作壹樣。我們在片尾長長的字幕中看到了集體創作的力量。另壹方面,也可能為達芬奇式全才的出現提供了空間。多媒體藝術是壹種新興的數字藝術品種,它吸收了以往許多藝術形式的優點,集圖片、文字、圖像、聲音和交互性於壹體,可以單線描述、直線布局、直線深化,具有極其豐富的可能性。我們今天接觸到的只是正在形成的冰山壹角,它的潛力還需要通過更有想象力的實踐來開發。壹旦交互式的數字多媒體作品被放到互聯網上,成為網絡藝術,將大大提高觀眾的參與感,極大地改變我們傳統的藝術觀念。今天互聯網上出現的絕大多數藝術作品,背後還是互聯網本身。當妳打開互聯網上與藝術相關的網站和主頁時,妳看到的仍然是油畫、國畫和雕塑。但這些東西並不是真正與網絡相匹配的藝術。網絡藝術當然要多媒體,當然要互動,要和無窮無盡的東西掛鉤。
美國著名文化理論家丹尼爾·貝爾曾說,自20世紀下半葉以來,人們已經從以閱讀和寫作為主要方式,轉變為以觀看和聆聽為主要方式接受知識。盡管作為新保守主義代表的丹尼爾·貝爾對傾聽和傾聽文化持懷疑和批判的態度,但他明顯從文本閱讀轉向圖像閱讀卻是不爭的事實。集聲、像、文於壹體的電視、電影、互聯網、電子書的出現,無疑將對人類的知識結構、認知方式、行為方式產生巨大影響。隨著全球化趨勢的不可避免,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整個社會的文化傳播方式也加速向視覺化發展。
文化藝術的社會功能要求我們回應這種圖像閱讀的趨勢。難怪有兩種回應方式,壹種是探索技術和視覺風格,另壹種是用藝術的方式和視覺藝術的理論思考圖像閱讀的時代特征,用符合這個時代視覺接受的方式傳達這種思考。因此,將數字影像藝術引入當代藝術具有特殊的意義,藝術家對數字媒體的參與往往依賴於豐富的藝術資源,這些都可以為數字技術在純藝術和應用藝術中的應用提供新的可能性,他們的時代必然與商業數字技術公司具有積極的互補意義。相對於受市場制約的商業數碼科技公司,在藝人時代具有前瞻性、探索性和學術性。藝術史中已有的藝術資源可以使數字技術創造出更豐富、更奇特的視覺成果,滿足日益增長的社會精神需求,豐富我們的社會生活。另壹方面,數字技術作為壹種藝術表達方式,運用於視覺藝術和實用藝術之間,因此,將數字影響帶入藝術時間,無疑是兩者之間的壹個交流渠道。能夠有效地將純粹的個人視覺創作轉化為社會視覺產品,同時能夠系統有效地將社會上已經出現的視覺現象轉化為個人視覺創作資源。
我們今天說的高新技術,其實是壹個相對的概念,即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高新技術。新石器是高科技到舊石器;青銅器對石器來說是高科技;煤和鐵在過去是高科技;工業化對它以前的時代來說是高科技;信息技術,對於以前的任何壹個歷史時代來說,都是壹種高科技。所以,所謂高科技,就是人類在發展過程中不斷發現和發明的技術,比以前更優越,更實用。
●歐美的新媒體藝術成熟了嗎?
20世紀60年代,信息革命使個人電腦成為電腦的主要形式。掌握了便攜式攝影和視頻設備的藝術家開始使用這種媒體進行藝術表達,新媒體藝術開始了。20世紀70年代初,歐美許多大眾電視臺紛紛開設實驗性電視節目,試圖在大眾電視網絡中接受實驗性的藝術作品,為新技術與藝術思想的結合提供實驗場所。這些實驗電視中心為藝術家提供了最新的設備和與技術人員合作的機會,這直接促進了許多令人耳目壹新的電子視覺,創造了第壹代視頻藝術大師,也刺激了新技術的創造性應用。比如1973,視頻藝術家NamJune Paik與工程師Abby合作開發了同步混音器,這已經成為當今電視編輯的基本功能之壹。20世紀70年代末,美國的福特基金會和洛克菲勒基金會減少了對大眾電視實驗項目的資助,直接補貼藝術家。國家藝術基金會也開始贊助非營利媒體藝術中心。這些媒體中心提供了比電視臺更民主的方式,也更容易接觸到新的數字技術。這些中心創作的視頻作品較少在電視網絡上播放,而是在博物館和畫廊展出。於是,藝術家們開始考慮將電子媒介與傳統視覺藝術的空間相結合,這促成了錄像設備的成熟。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視頻藝術在各種國際藝術展覽中引起了轟動。憑借新技術的強大力量,傳統媒體無法與之抗衡的敏感性、綜合性、互動性和強烈的存在感,頻頻亮相國際藝術展,成為與架上藝術和裝置藝術並駕齊驅的主要藝術媒體,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各大美術館不僅舉辦專題影像展,還設立影像部門或做影像策劃。世界各地的藝術機構定期舉辦視頻節,促進新媒體藝術的傳播和交流,近年來,由於個人電腦的成熟,許多作品以互動多媒體光盤的形式出現。1998波恩影像節專門設立了多媒體作品的獎項,互聯網作品也在蓬勃發展。
今天,新媒體藝術已經發展成為單頻視頻作品、視頻裝置作品、多媒體光盤、網絡藝術的大家庭,各種培訓、服務、研究機構也應運而生。歐洲EDA等培訓中心,法國Pierre Schaefer國際影視創作中心、英國LUX CENTER、德國ZKM等研究機構此外,還有許多半盈利的制作中心,以低於商業價格的水平向藝術家開放。對於新媒體藝術,大量的文化資金來自高科技公司,如蘋果電腦贊助的柏林影像節,西門子贊助的漢堡影像節,IBM、索尼贊助的卡塞爾文學展的技術部分。對新媒體藝術的支持提升了公司的文化形象,展示了新媒體的藝術魅力和技術潛力,形成了新媒體藝術與新技術的良性循環關系。
在媒體行業和相關政府機構的支持下,許多媒體藝術烏托邦相繼建立,其中最著名的有德國卡爾斯圖赫的ZKM(藝術與媒體中心)、奧地利林茨的AEC(電子藝團中心)、日本東京的ICC(互通中心)等。,以促進當代藝術與科學的對話。ZKM成立於1990,6月正式開始運營。它是世界上第壹個也是唯壹壹個以“互動藝術”為主題的博物館。其目的是創造壹個藝術與技術相結合的大型實驗室和媒體城,以及壹個將掀起新的視覺運動的“新包豪斯”。ZKM是典型的德國式企業管理模式。在西門子發起人、創始人克羅澤等大型企業的理念下,我們希望延續包豪斯時期的理念,繼續成為與工業相結合的藝術殿堂,以印證所謂的“第二次現代性”概念。建立ZKM的想法源於壹位當地的德國政治家洛薩·斯佩思的想法。他希望成立壹個藝術和媒體技術,特別是視覺圖像和音樂新聞的研發機構,並選擇了法蘭克福國家建築博物館的前創始人克羅澤作為項目主持人和策展人。該博物館的主要目的是發展德國科學和文化的媒體創作、收藏、展示和推廣。65438-0992舉辦“多媒體”多媒體藝術雙年展,展示其媒體藝術收藏以及國際知名媒體藝術家和中央藝術家的作品。
從歐美新媒體藝術的發展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這種藝術形式的出現從壹開始就與商業利益緊密相連。所以更多的是展示新的科技產品,而不是藝術,參觀這個新媒體藝術展給人的感覺是參觀壹個商品展銷會。
我們準備好了嗎?
喜新厭舊是人之常情。人類社會創造和使用新技術是不可避免的。在中國IT產業和歐美新媒體藝術的雙重沖擊下,中國的新媒體藝術開始以壹種近乎朦朧的狀態起步。
新媒體藝術在中國不僅不為大眾所熟悉,也沒有被中國的藝術家充分理解和認可。然而,新媒體藝術就像世界上壹切事物的發生和發展壹樣,只有在妳完全理解和接受它之後,它才會進入妳的世界。不管妳喜不喜歡,它總是按照自己的規律破門而入。中國新媒體藝術的發展始於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開始出現壹批優秀的作品和成熟的藝術家。9月,1996,中國首屆影像藝術展在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行。本次展覽包括十幾件影像設備和幾件影像作品,集中展示了中國第壹代影像藝術的先驅。該展覽在國內外獲得了巨大的反響,當地媒體以很大的篇幅進行了報道。而且《文藝報》把這個事件評為當年中國美術十大新聞。這個展覽被許多評論家認為是中國當代藝術的壹個重要裏程碑。
從65438到0997,北京出現了幾個完全由影像藝術構成的個展,如王的個展、的影像藝術展、的《羅輯:五個影像裝置》。這標誌著中國新媒體藝術家不僅作為壹個創作群體成為焦點,而且開始以個人的方式與當代中國藝術市場發生碰撞。更多受此影響的藝術家開始投身於影像藝術創作,他們的成就在“97中國影像藝術展”上有所體現。至此,影像藝術成為中國藝術界的熱點。20世紀90年代的《中國藝術年鑒》有壹個專門的章節來描述影像藝術的興起..與此同時,中國活躍的影像藝術引起了國際藝術界的關註,中國新媒體藝術家的作品開始頻繁出現在世界各地的重要媒體藝術節上。隨著IT行業的發展,個人電腦上的編輯設備廉價而普及,不僅視頻藝術進壹步繁榮,而且更多的藝術家正在探索交互式多媒體藝術和網絡藝術..
在中國,新媒體藝術只有十幾年的歷史,但它已經以驚人的速度發展壯大,就像新媒體壹樣,包括聲、光、電、IT行業,這是它存在的基礎。MOMA影像部主任芭芭拉·蘭登(Barbara Langdon)說:“影像藝術在中國的活動是西方新媒體藝術圈子關閉後繪制的新圈子的起點。”雖然我們還不知道如何更準確地定義新媒體藝術,也不管現在有什麽不同的看法,但我們不用擔心歷史會如何回顧中國新媒體藝術的發展,為了畫壹個剛剛起步的圓,中國的新媒體藝術在努力,在進步。
●應該如何定義新媒體藝術?
新媒體藝術的先驅羅伊·阿斯科特(ROY ASCOTT)說:新媒體藝術最鮮明的特點是連接性和互動性。理解新媒體的藝術創作需要經歷五個階段:聯系、融合、互動、轉化、湧現。首先,我們必須連接並沈浸其中(而不是僅僅從遠處觀看),與系統和他人互動,從而導致作品和意識的轉變,最終出現壹個全新的形象、關系、思維和體驗。我們壹般所說的新媒體藝術主要是指電路傳輸和計算機創作。然而,這種基於矽晶體和電子的介質目前正與生物系統和來自分子科學和遺傳學的概念相結合。最新穎的新媒體藝術將是“幹”矽晶體計算機科學和“濕”生物學的結合。這種新興的新媒體藝術被羅伊·阿斯科特稱為“濕媒體”。
新媒體藝術的形式有很多種,但其中只有壹個共同點,即用戶通過與作品的直接互動,參與改變作品的形象、形態甚至意義。他們以不同的方式觸發作品的轉變——觸摸、空間移動、發出聲音等。無論與作品的接口是鍵盤、鼠標、光或聲傳感器,還是其他更復雜精密甚至看不見的“觸發器”,觀者與作品的關系主要是互動。互聯互通是跨越時空的屏障,把全世界的人聯系在壹起。在這些網絡空間中,用戶可以隨時扮演不同的身份,搜索遙遠的數據庫和信息文件,了解外國文化,創建新的社區。
英國當代藝術研究中心新媒體部主任BENJAMIN WEIL策劃了1998上海數字藝術新媒體展。他認為,藝術作品首先需要提出藝術家的概念,然後由技術提出最巧妙、最巧妙的解決方案來完成。藝術作品和每個人的思維方式有關。由觀念驅動的創作是藝術創作,但僅靠技術實現的創作不能稱為藝術創作。這恰恰說明了新媒體藝術中藝術創作與技術應用的關系,ETIME雜誌在1996中討論了網絡藝術與網絡藝術的概念區別,首先是依靠技術還是藝術家的概念來有效地決定和影響藝術創作。前者是技術性的,後者強調的是創作的人文理念,就像影像藝術出現初期發生過類似的爭論,是以概念來使用技術,還是以技術作為藝術分類的純粹標準。
網絡藝術可以給觀眾帶來很多不同的感受。比如有的作品采用文字和表演相結合的方式來闡釋對方的作品,為觀眾提供共同制作和完成作品的機會。與傳統藝術不同的是,網絡藝術讓作品直接與更多的受眾交流。在壹些國際在線藝術展覽中,提供了壹種叫做WEB ARCHITECTURE的作品展示方式。觀眾在藝術家的引導和指引下觀看作品,藝術家介紹作品的創作意圖,藝術評論家也可以同時進行評論。在整個網絡建築的參觀過程中,觀眾的網上行為和實際情況的差異不會太大,就像我們平時參觀其他藝術展壹樣。
就藝術本身而言,新媒體藝術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的觀念藝術,表現為早期的未來主義宣言、達達式行為和70年代代表藝術等。交流與合作成為藝術家在新媒體藝術創作中關註的焦點。他們不斷探索新的行為模式和新的媒體材料,試圖探索創造新的思維、新的人類體驗甚至新的世界的可能性。許多藝術家對讓觀眾參與他們的作品深感興趣,對藝術作品本身的定義不再取決於它的物理形式,而更多的是取決於它的形成過程。總之,整個20世紀對新科學的隱喻和模式的迷戀,尤其是世紀初的量子物理學和世紀末的神經科學和生物學,極大地激發了藝術家的想象力。
●是藝術融入技術,還是兩者都融入商業化?
但是,也有壹些問題讓人感到困惑和迷茫。羅伊·阿斯科特(Roy ascot)和本傑明·韋爾(BENJAMIN WEIL)很少談藝術家的藝術創作,更多談的是新媒體的技術應用和掌握,以及新媒體藝術的市場問題,給人壹種錯覺,新媒體藝術最重要的不是藝術創作,而是如何引導藝術應用新技術占領市場。當然,這可能與新媒體藝術壹誕生就與商業化結下不解之緣有關。羅伊·阿斯科特認為,對於21世紀的藝術家來說,建構的問題比呈現的問題更重要。他說:“對互聯網、生物電子學、無線網絡、智能軟件、虛擬現實、神經網絡、基因工程、分子電子技術、機器人學等等的興趣,不僅關系到我們作品的創作和流通,關系到藝術的新定義,關系到外觀的審美,以及互動、連接和轉化。外觀美學取代了舊的只關心物體外觀和壹些具體絕對值的外觀美學。然而,新生的新美學試圖通過技術和文化的轉變和演變,與世界上看不見的力量互動。”
他補充道:“真正有創造力的數字藝術家並不是他能使用新技術,就像從菜譜中選擇烹飪方法壹樣,而是新技術會拓展市場,測試技術的極限,然後推動其轉變。因此,我們在尋找具有高響應性的智能機器和系統,它們甚至可以預測我們的需求,並表現出壹定程度的自我意識(但不是人工意識)。所以,接觸後生物文化的藝術家是如何操作的?我們必須擴大並尋求新的資金來源和支持者。以畫商和畫廊為主導的舊市場,是無法對待這樣壹個不斷流動,不斷重新定義自己,不斷改造自己的藝術的,哪怕它不全是曇花壹現。相對於藝術的傳統及其封閉的模式,我們似乎更容易接受新的科學發現和嘗試。同時,在互動交流系統中,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系和全球互聯網中央智慧之間的互聯意味著壹種新的精神性形式的出現。我們需要與科學家、高科技人員和企業建立有意義的聯盟——他們不僅挑戰和考驗我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還為我們提供編織甚至實現幻想的可能性。如果這些企業不存在,那麽我們必須發明它們。畢竟,就投資純粹的想法和創新行為而言,矽谷的初創企業的首次公開發行和文化以及概念藝術非常相似!當我們數字和後生物藝術家在智力和財務上投資於我們的工作時,我們將創造新的行為模式,新的社會組織,思想和技術之間的關系,以及身體和仿生學和電信系統之間的關系。”
從上面羅伊·阿斯科特的談話中,我們似乎得到了這樣的印象:新媒體藝術將逐漸融入媒體技術;新媒體藝術家將轉型為媒體技術專家或被媒體技術專家取代;新媒體藝術將更加商業化;新媒體藝術將因媒體技術的存在和發展而存在。這就是人們困惑和迷茫的原因。但是,不管新媒體藝術的未來趨勢如何,它必然會隨著IT行業和互聯網的發展而存在和發展。我們不必急於對新媒體藝術下任何結論。
新技術會繼續快速發展,對藝術設計的影響和參與會越來越深。藝術和科學會在我們的生活中共同作用,或者說藝術和科學的界限會越來越模糊,這可能是無法回避的現實。但不能把藝術等同於科學,認為新技術會把藝術變成科學,或者把科學變成藝術,技術追求統壹、規範、定型,因為只有這樣才符合工業化大生產;藝術追求個性、原創、異性,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滿足人類的審美趣味。我們可以用壹種新技術作為創造藝術的手段,但不能用壹種新的藝術作為技術發明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