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大約有八九千年的歷史,但起源更早。原始人類自從發明了生火和烘烤食物,就壹直在研究容器的發明。最初估計容器是用樹枝做的,然後在上面塗上粘土,經過燒制形成不透水的容器。開始發掘最初的陶罐,即原始陶器。
現在還不清楚中國最早的陶器是什麽樣子。但根據近年來發現的老窯遺址發掘,有專家根據性質不同分為裴李崗文化和磁山文化(有專家認為屬於同壹文化的兩種類型)。
這些文化是中國新時代制陶的壹個案例,比仰韶文化更早。這壹時期的陶器以紅陶為主,呈泥狀,混有沙子。
砂鍋的燒制溫度始終是900-960°c,它的制作壹般要經過淘洗,根據需求做成不同的類型。做工比較精致,有壹些制作方法不用淘洗。
推測夾砂陶的出現是在先民使用泥質陶的過程中出現的。泥質陶器質地細膩,孔隙小,密度比夾砂陶器高。泥質陶的壹些因素決定了它經不起火燒。這時,先民們在泥質陶器中加入壹些砂粒或其他材料。
這裏的砂粒和我們說的砂粒是不壹樣的,因為我是搞砂器和陶瓷的,對壹些原材料有比較清晰的認識。前面提到的沙粒已經被使用過了。我們稱之為砂矸,主要含有鐵、矽、鋁。不耐磨不耐燒。沙陶主要用作炊具,至今仍在使用,如砂鍋。
後來青銅出現後,用青銅制成的鍋叫“鼎”,現在也有人把砂鍋叫“鼎鍋”。鼎只是上流社會使用的樂器,人們還在使用砂鍋。
春秋戰國以後,鐵逐漸成為制壺的主要材料,壹直延續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