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培訓招生 - 浙江大學車輛工程專業導師簡介

浙江大學車輛工程專業導師簡介

馮,男,教授,博士生導師,1965同濟大學工程機械專業本科畢業,1985德意誌聯邦共和國柏林工業大學工學博士。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浙江大學機械設計研究所所長、副院長。在國內率先啟動工程機械CAD研究。從事設計方法論、優化設計、工程機械設計的交叉學科研究,開辟了優化方法論的新方向。首先,提出了廣義優化設計理論、智能方案生成與柔性優化方法、基於多智能體的分布式協同優化技術、基於區間分析的系列化設計方法等。建立了原始理解特征模型和智能概念設計目錄,提出了基於遺傳工程的概念設計策略。開展工程機械機器人化技術研究,打造集工況監測與故障查找、節能控制、遠程無線遙控、局部自主智能控制於壹體的液壓挖掘機器人。在國內外正式發表論文200余篇,並出版了壹本德語專著、多部中文著作及譯著。研究成果獲得國家和省級獎勵或榮譽10。現兼任聯邦德國工程師協會會員、英國《工程設計》編委會委員、中國工程機械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挖掘機械研究會理事長、國際機器與機構學學會中國委員會副理事長、中國現代設計法學研究會CAD學會副理事長、《中德合作工程設計》主編、《中國機械工程》編委會副主任。他還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常務委員會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浙江省CPPCC副主席和中國海外聯誼會理事。

辦公地點: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設計工程與自動化研究所。

於曉麗,女,教授,博士生導師。分別獲得浙江大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1985.08留校任教。1995.07-1996.01日本北海道大學,1996.04-1997.03香港理工大學。主要研究方向:車輛工程中的熱疲勞和機械疲勞可靠性、車輛熱管理、車輛動力和能源多樣化等。作為負責人承擔國家973、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博士點專項基金項目、軍事項目、省部級項目、重大橫向項目等近40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排名第二)、國防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發明專利20余項、論文200余篇。在研項目主要包括國家重大安全項目、軍品配套項目、浙江省重大科技項目和企業委托的技術開發項目(重大橫向項目)。現任浙江大學動力機械與車輛工程研究所所長,浙江省內燃機學會理事長,浙江省汽車工程學會副理事長,浙江省農業機械學會常務理事,能源與動力專業委員會主任,浙江省科學技術協會常委,中國內燃機學會常務理事, 中國內燃機學會測試技術分會副主任,中國軍事工程學會高級會員,發動機專業委員會委員。

辦公地點:浙江大學能源工程學院動力機械與車輛工程研究所。

郝智勇,男,教授,博士生導師。畢業於Xi交通大學,學士、碩士,天津大學博士,南安普頓大學博士後(英國皇家學會獎學金資助),德國漢諾威大學客座教授(國家留學基金資助),天津大學兼職教授。主要從事內燃機現代設計理論與方法、汽車與發動機NVH與CAE的教學與科研工作。1987在國內率先開設內燃機現代設計理論與方法研究生課程,1996在國內率先開設內燃機現代設計理論與方法及熱機噪聲控制研究博士培養方向。培養了70多名研究生,多年來致力於打造中國自主發動機開發品牌(ANVL)。作為項目負責人,先後完成科研項目數十項,其中國家級7項,省部級10余項,有7項研究成果通過省部級鑒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負責人完成的科研項目“內燃機氣缸壓力無孔測量系統”獲天津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998),動力機械裝置振動主動控制理論及應用先後獲天津市發明金獎、國際發明展銀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三等獎(1999)。“動力軸系扭振試驗臺”獲天津市優秀發明獎、全國發明展金獎、天津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001),“內燃機聲振動信號測量及其工作過程識別研究”獲天津市自然科學獎三等獎(2003年),“階梯軸系扭振彈性波主動控制研究”和“大型汽輪發電機組軸系扭振危害及其控制研究”獲教育部二等獎。還在國內率先開展了壹些開創性的科研項目,如“熱機結構動力學系統與熱力系統耦合性能研究”、“等強度輕量化柴油機設計與開發”、“鎂車身前端NVH性能設計與開發”等。獲得國家專利4項,發表學術論文180余篇,被EI和SCI檢索70余篇。作為子項目負責人,完成的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個人曾獲光華科技獎、容閎科技獎、寶鋼優秀教師獎、天津青年科技獎、通用汽車中國大學創新人才獎、全國優秀留學回國人員獎、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基金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壹、二級。研究方向:汽車及發動機振動與噪聲控制、汽車及發動機輕量化設計、發動機現代設計方法、發動機整機設計與開發、汽車及發動機進排氣系統設計、發動機橡膠液壓懸置設計等。

辦公地點:浙江大學能源工程學院動力機械與車輛工程研究所(來源:浙江大學汽車與發動機振動噪聲實驗室網站)。

周曉軍,男,教授,博士生導師。壹直從事車輛工程、振動與噪聲控制與信號處理、機械設計與制造、無損檢測、自動化與計算機輔助檢測與控制、機電壹體化、機器視覺與可視化等專業的教學、科研和系統開發工作。承擔或完成了多項與此相關的國家級、省部級及應用項目。在此期間,取得了包括基礎理論與方法、新技術和軟硬件應用系統在內的系統性成果。經國際網上查新鑒定,部分成果處於國內外領先水平;開發了壹些先進或空白的應用系統,應用於國防、航空、汽車等工業領域。中國無損檢測學會理事。浙江省機械工程學會理事。浙江省無損檢測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研究方向:制造自動化與光機電壹體化、檢測、信息處理與質量保證、車輛檢測、測試與控制、車輛制造過程自動化、車輛虛擬儀器、虛擬試驗與仿真。

辦公地點: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制造工程及自動化研究所。(來源:浙江大學功能學院網站)

宋曉雯,女,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機械設計與理論專業,車輛工程專業)。1989年7月畢業於復旦大學數學系計算數學專業,獲理學學士學位。1992浙江大學應用數學系計算幾何與圖形專業碩士畢業。1996浙江大學機械工程系畢業,工學博士。65438-0996留在浙江大學任講師、副教授、教授。2001.11 ~ 2003.2美國楊百翰大學計算機系高級訪問學者。授課內容:計算機輔助設計、工程制圖、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技術(雙語)、機械產品數字化建模。作為項目負責人或主要參與者,承擔並完成國家、省部級項目、市級項目、企業橫向合作項目40余項,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20余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40項,發表學術論文近百篇,其中SCI收錄論文8篇,EI收錄論文10余篇,培養碩士研究生20余名,協助培養博士研究生2名。曾獲浙江大學獎學金、工會積極分子等榮譽。,並擔任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評審專家(2010-2012),中國機械工程學會設計分會全國模具設計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浙江省機械工程學會塑料工程與模具分會副秘書長。浙江省重點科技創新團隊核心成員。工作研究領域-設計理論與方法:-產品建模與設計策劃;-創新設計理論;-基於模擬的分析和優化設計技術;-處理和分析圖形和圖像信息。車輛工程:-車身數字化設計和空氣動力學分析優化;-底盤系統的數字化設計和性能分析及優化。模具設計與制造技術:-現代模具設計方法;-模具性能模擬和分析優化。辦公地點: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設計工程與自動化研究所。

胡,男,教授,畢業於浙江大學。壹直從事制造業信息化工程、模具設計制造技術、逆向工程技術、計算機輔助測控技術、基於數值模擬的成型工藝參數智能設計、計算機輔助排樣優化系統、計算機輔助模具報價分析、汽車零部件設計、基於虛擬樣機技術的車輪側滑仿真分析及懸架參數優化、EPS數學模型及控制策略研究、汽車轉向技術。車輛工程專業主要研究方向:現代設計理論與方法、汽車數字化設計與分析、汽車模具設計、分析與制造、汽車現代制造技術。

辦公地點: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設計工程與自動化研究所。

徐滄蘇,男,工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浙江大學動力機械與車輛工程研究所副所長。主要研究內容:柴油機噴霧霧化、激光點火機理研究、汽車電子等。辦公地點:浙江大學能源工程學院動力機械與車輛工程研究所212室。研究生有、胡、、劉、鐘安豪。

熊樹生,工學博士,副教授,研究生導師,註冊機動車評估師,國家能源與動力實驗教學中心常務副主任。我畢業於天津大學發動機燃燒國家重點實驗室,獲得內燃機學士學位(1994),獲得天津大學碩士學位(1997)。2000年畢業於浙江大學動力機械與車輛工程學院,獲博士學位,後留校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我的研究方向是車輛和新能源的多元化利用。現任中國內燃機學會、中國沼氣學會會員,國家基金委員會評審專家,浙江省、杭州市政府采購評審專家,杭州汽車仲裁院仲裁員,江西渦旋機械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副理事長。去過阿根廷和墨西哥短期合作研究。完成了壹批國家和省基金項目、國防軍工項目和企業重大研發項目。研究內容主要涉及氫燃料發動機、CNG、LPG、沼氣、燃氣等氣體燃料發動機、汽車和柴油車微粒捕集與再生裝置、混合動力系統、純電動汽車、渦旋機械、新型發動機等。、以及機動車輛檢測和測試系統。在國家壹級期刊或國際學術期刊、會議上發表論文40余篇,其中被SCI、EI收錄10余篇,申請專利近40項,其中發明專利30余項,獲省部級、教育廳科技進步獎1項。先後擔任汽車構造、汽車英語、汽車電子應用、汽車檢測與診斷、汽車性能與評價等課程的講師,指導汽車認知實習和汽車駕駛實習。是勞動部“二手車評估師”、“汽車碰撞評估師”職業資格證書認證培訓講師,現為《內燃機學報》。國際氫能雜誌和軍事工程雜誌評委,浙江同濟科技職業學院特聘教授。曾獲浙江省高校第五屆教學競賽優秀獎,浙江大學機械能源學院第三屆教學技能大賽二等獎,2008年浙江大學青年教師教學技能大賽三等獎,2010年能源部教學競賽二等獎,浙江大學優秀班主任,優秀黨務工作者。曾任臺州市科技局局長助理、麗水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助理。現隸屬浙江省龍泉市,龍泉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市長助理。研究領域:動力機械與車輛工程、新能源汽車(來源:浙江大學個人主頁)

辦公地點: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設計工程與自動化研究所。

朱少鵬,女,副教授,2003年7月畢業於西北工業大學自動化控制系,2006年3月獲得日本千葉大學工學碩士學位,2010獲得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系統工程博士學位。現為浙江大學求是青年學者,入選浙江省青年科學家培養計劃。研究方向:1。新能源汽車的動力系統匹配與控制。2.新能源汽車商業運營模式的創新。3.車輛系統動力學分析與控制。教學:本科課程:模型驅動開發與控制系統設計、系統理論、現代電動汽車技術獲獎情況:1。電動汽車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浙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013。2.浙江大學學年優秀班主任2011-2012,2012。

辦公地點:浙江大學能源工程學院動力機械與車輛工程研究所

李道飛,男,副教授。1999年9月-2003年7月:在吉林工業大學汽車工程學院車輛工程專業學習,獲學士學位;2003年9月-2008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攻讀車輛工程博士學位;2008年6月-2065 438+00:助理研究員,在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博士後流動站做博士後研究;2065438年7月+00-2065 438年6月+05:助理研究員;2016 65438+10月-: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期間:2011 8月-2011 10月:密蘇裏大學訪問學者;;2014 -2016:密歇根大學密歇根安娜堡分校訪問學者;研究方向:1、車輛系統動力學與控制2、智能汽車、自動/半自動駕駛3、新能源汽車及其控制系統——氣動-內燃混合動力汽車。

辦公地點:浙江大學能源工程學院動力機械與車輛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