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農業廳(局、委)、財政廳(局):
根據《農業部辦公廳緊急通知》(農辦〔2008〕23號)和《財政部關於預撥2008年新型農民科技培訓項目補助資金的通知》(財辦〔2008〕27號)要求,妳省提交了2008年新型農民科技培訓項目申請。經審查,原則同意項目實施方案和項目縣、培訓示範村數量安排。請按照《2008年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實施方案》精神,根據我省主導產業發展實際和農民培訓需求,緊緊圍繞糧食高產創建活動,切實做好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作。
附件:2008年新型農民科技培訓項目實施方案
農業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
2008年4月11日
2008年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實施方案
為貫徹黨的十七大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落實中央壹號文件要求,培養和造就壹大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2008年繼續組織實施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
壹、指導思想
按照“聚焦主導產業、培養職業農民、村導班、壹村壹品”的總體思路,采取政府買單到村、通過招投標實施培訓到人到機構、規範流程管理的管理機制,重點培養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職業農民、種養業專家、科技帶頭人等農村實用人才, 農村經紀人和專業合作組織帶頭人,並以村為基本實施單位開展農業生產技能和相關知識培訓,提高。 今年要緊緊圍繞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和創建糧食高產年的要求,為奪取夏季糧油豐收、實現全年糧油生產目標打好基礎,為發展現代農業、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主要目標
根據當地主導產業發展實際和農民培訓需求,圍繞生產周期和農時季節,通過集中培訓、現場指導和技術服務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培訓。原則上累計培訓時間不少於15天,集中授課每天不少於3小時,現場指導不少於15次。項目實施縣、村、基礎生原則上兩年不變。通過實施培訓工程,在培訓示範村培訓從事主導產業的職業農民不少於40人,培訓養殖專家、科技帶頭人、農村經紀人、專業合作組織帶頭人等農村實用人才2-3人,掌握主導產業生產技術要領,收入水平明顯提高;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的比重逐步提高,主導產業的產品質量和檔次進壹步提高;以糧食高產創建活動為重點,以實用技術培訓為重點;“壹村壹品”持續發展,專業化、規模化、產業化水平進壹步提高;盡快恢復受災地區生產能力,切實保障農產品供應。
三、基本原則
(1)關註災區。按照2008年新的農民科技培訓規模和補助標準,要以受災情況嚴重的縣、村為重點,確保受災群眾及時得到生產自救的知識培訓。
(2)服務主導產業。根據主導產業發展要求和農民實際需求,制定培訓計劃,設計培訓課程,加強技術指導和跟蹤服務。原則上,每個項目村圍繞壹個主導產業開展培訓。糧油高產縣項目村要圍繞高產活動開展培訓。
(3)尊重農民意願。堅持以農民為導向的原則,在確定主導產業、選擇基礎培訓對象、設置培訓課程、安排培訓時間、方式方法等方面廣泛聽取農民的意見和建議,充分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避免行政命令、壹廂情願、脫離實際。
(4)規範項目管理。嚴格按照《新型農民科技培訓項目管理辦法》和《中央財政新型農民科技培訓補貼管理暫行辦法》的要求,註重過程管理,落實項目管理環節。重點關註項目實施公示、資金使用和檢查驗收情況。
(5)突出培訓的有效性。堅持培訓、指導、服務三位壹體,采取面對面、手拉手、零距離等有效方式。用農民容易接受的語言,因材施教,切實提高培訓質量。
四。實施範圍和補貼標準
2008年,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4個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農墾系統670個縣(市、區、旗、團)實施,每個培訓示範村補助資金約1.5萬元。
五、明確崗位職責
省級農業主管部門的主要職責是:制定本省年度實施計劃,開展項目縣管理者和教師培訓,審核項目縣年度實施計劃,匯總上報培訓情況,開展項目檢查驗收,組織宣傳。
縣項目實施領導小組的主要職責是審定項目實施方案,確定培訓項目村,落實項目工作經費,制定促進“壹村壹品”發展的政策措施。
縣項目辦的主要職責是:制定年度實施計劃並報縣領導小組審批,組織招標確定培訓機構並簽訂合同,對培訓機構進行考核,開展項目檢查監督,匯總上報相關資料,負責項目監督系統的維護和數據。
輸入等。,在項目村統壹懸掛"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學校"等牌子。
培訓機構的主要職責是:實施項目村的培訓計劃,選擇和考核培訓教師,簽訂和履行合同,組織培訓教材的選擇和編寫,出具“技術理解書”,開展後續服務,建立培訓臺帳,填寫各種報表,提交驗收申請。培訓機構應當聘請熱心為農民服務、業務知識紮實、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承擔進村培訓任務,並保持相對穩定。對大多數農民不滿,不負責培訓的培訓老師,應該辭退。
培訓教師的主要職責是:進村開展集中培訓和技術指導,選編培訓教材和“技術理解紙”,填寫培訓卡,與農民保持經常聯系,開展跟蹤服務,指導農民發展生產。
項目村的主要職責是:申請項目,宣傳動員基礎學員,提供培訓場地,組織學員參加培訓,收集農民培訓意見並及時反饋給培訓老師和培訓機構,組織基礎學員填寫培訓卡並簽到,協助填寫培訓臺賬。
省級農業部門與項目縣領導小組、項目縣領導小組與培訓機構、培訓機構與培訓教師要層層簽訂目標責任狀或合同,明確雙方權利義務,壹級負責。
第六,加強項目監管
要加強新型農民科技培訓項目的項目監管,建立健全相應的工作制度。
(壹)建立班主任制度。由項目村村委會主任擔任班主任,加強培訓組織和信息反饋。
(2)嚴格執行臺賬制度。培訓機構要規範培訓臺賬內容,組織基礎學員認真填寫培訓卡。
(3)嚴格執行季度報告制度。培訓機構每季度必須向縣項目辦上報班級數、進村指導教師數、累計培訓學時數和輻射培訓人員數,匯總後逐級上報縣項目辦。
(4)完善項目公示制度。縣項目辦應公示項目村、培訓機構、培訓任務、財政補貼及使用情況;培訓機構應當公示教師選拔和培訓計劃;項目村要宣傳基礎生。
(五)建立考試和認證制度。項目實施後,在本人自願和實踐能力考核的基礎上,對基礎生頒發農業部統壹印制的“綠色證書”。
(6)加強項目檢查驗收。省、市農業和財政主管部門要加強對項目實施的定期檢查。項目完成後,應組織有關人員對項目縣進行驗收。檢查組要對項目縣的工作總結、管理文件、培訓臺賬、財務管理、教材教案等進行驗收,並隨機選擇5個村進行實地檢查和走訪農戶。未經驗收的項目縣不能申請新壹輪培訓項目。各項目縣應采取定期檢查和自查,項目完成後及時向省級主管部門提交驗收申請報告。農業部和財政部將通過監管系統選擇相應的村莊進行實地檢查。
八。相關要求
(1)加強組織領導。各省要建立責任明確、分級負責的農民科技培訓項目管理新機制,壹級負責,逐級落實責任。項目縣要成立由分管領導任組長,農業、財政、畜牧、水產等單位負責人參加的工作協調小組,加強對培訓工作的領導和協調。工作協調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農業局,配備專職人員負責日常工作。
(2)加大資金投入。地方各級財政部門要根據當地新型農民科技培訓的需求和任務安排培訓經費,擴大實施範圍,讓更多農民受益。
(3)合理安排培訓內容。培訓內容應根據項目實施年份逐級推進。第壹年,重點抓好龍頭產業產前、產中、產後關鍵技術和標準化操作流程,以及農民創業理念、農產品質量安全、無公害農產品培訓;第二年重點開展農村相關政策法規、農產品營銷、加工轉化、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等方面的培訓。,從而提高基礎生的生產和管理能力。
(4)突出訓練重點。糧油主產區項目縣要圍繞糧食高產創建活動,重點開展水稻“壹增四推”、玉米“壹增四變”、小麥精量播種和半精量播種、馬鈴薯脫毒、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綜合防治、旱作農業技術和免耕栽培等方面的培訓。根據全國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的需要,各項目實施縣要切實做好村級防疫員的培訓工作。
(五)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創業培訓試點。今年有10個省份實施了農村實用人才創業培訓試點工作。農業部將制定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專項工作計劃。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可以通過創業成功的心理學知識學習和應用案例教學,激發學生的創業激情,開闊視野,轉變觀念,提高創業意識。通過創業技能、企業管理、創業設計等方面的培訓,提高創業能力。
(6)創新培養模式。各地要在認真落實現有培訓形式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培訓券、培訓卡、指導回執券等形式,大膽探索農民培訓新模式,確保培訓效果。培訓中要註意與科技入戶等其他農業技術服務的銜接和融合,不斷提高培訓效果。
(七)加大宣傳力度。要及時發現和總結先進典型的成功經驗,充分發揮典型的示範和引領作用。原則上每個項目縣要建立壹批示範、樣板村,每個省要在不同區域、不同主導產業建立相應的樣板村、樣板縣,充分發揮樣板示範作用。大力推進現代新型農民科技培訓發展
農業和推進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成果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註,為新型農民科技培訓的深入開展營造了良好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