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有3000多萬外國人在學習漢語。中國教育部計劃在全球開設100所孔子學院,旨在到2010年,使學習漢語的外國人數量達到10億。迄今為止,中國已在23個國家建立了32所孔子學院。
在國外培訓中,漢語教學並不是唯壹的。軟實力強調的是無形的吸引力,各種涉外培訓如雨後春筍,吸引了無數外國人。
舉辦這些培訓的單位包括政府部門、大學、企業甚至寺廟。培訓領域包括傳媒、經濟管理和軍事。
“中國根本不是我所期待的。北京的路很寬,高檔車很多。許多中國人擁有電腦和手機等高科技產品。”清華大學韓文班的學生悠妮來到中國,發現中國菜很好吃,中國人也特別熱情。壹年後,她介紹妹妹來中國留學。悠妮希望將來成為壹名中朝翻譯。
悠妮代表了無數外國人,他們通過培訓改變了對中國的認識。他們在中國接受的教育,體驗了中國文化和中國的和平發展,從而形成了對中國的正確認識。
今年年初,肯尼亞媒體報道中國春運熱潮說,中國成千上萬的人上不了火車,讓人覺得中國是壹個不發達的國家,沒有現代化。肯尼亞《星期日民族報》常務副主編阿甘達3月份來中國培訓後深有感觸地說:“只有當我親自來到這裏時,我才發現這裏完全不同。”
正是因為教育能夠產生對價值觀的認同,曾三次擔任非洲記者研討會講師的李希光特別重視教育和培訓的作用。他認為,外國人短期培訓班的參與者大多是來自外國社會的精英,如報紙編輯、電視節目主持人和政府發言人。通過這樣的短期培養,會直接影響到壹個國家的核心圈和精英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