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培訓招生 - 稅源專業化實施辦法的內容

稅源專業化實施辦法的內容

* *市地方稅務局稅源管理專業化試點實施方案

為適應經濟稅源日益集約化、復雜化、多樣化的特點,順應稅收征管日益現代化的發展趨勢,努力提高稅源管理的質量和效率,有效防範和化解稅收風險,深入貫徹“依法治稅、嚴格班子、科學管理、構建和諧”的工作指導思想,充分體現稅收管理科學化、專業化、精細化的要求。根據總局和省局關於專業化稅源管理試點工作的部署,結合我市、

壹、稅源專業化管理試點的必要性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成熟和發展,納稅人數量和稅源規模都呈現出高速增長的趨勢,稅源形式也日益集約化、復雜化和多樣化。同時,納稅人追求自身利益的驅動力越來越強,偷逃稅款的手段越來越隱蔽,客觀上增加了稅收管理的負擔和稅收風險。為應對這種情況,我市對原有稅源管控模式進行了優化重組,建立了以信息化為基礎,以數據采集、專業案頭分析評估為核心,以派遣工人核查和稅務檢查為手段,以評估考核為保障的新型稅源管控模式,提高了稅收征管質量和效率,有效統壹了稅源日常管理和專業管理,有力促進了稅源管控質量和效率的提高。雖然我市實施的稅源管理模式更符合國家總局提出的“基於風險管理和信息管理的稅源專業化管理新模式”的要求,但在工作思路和方法上仍存在壹些差距和不足。因此,如何推動現有稅源管理模式向新的稅源專業化管理模式轉變,已成為擺在全市各級地稅部門面前的重要課題,必須在思想上、行動上予以高度重視。

(壹)稅源專業化管理是科學管理的具體體現。

科學管理就是把先進的科學理念和方法運用到稅收管理活動中,使稅收管理更加符合客觀經濟和稅收內部運行規律,從而達到依法治稅、提質增效的目的。稅源專業化管理是實現科學管理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實行專業化管理,才能在準確把握各類稅源特點和基本規律的基礎上,配置專業化管理隊伍,采用科學的管理方法,不斷提高稅收管理的質量和效率。

(二)稅源專業化管理是優化資源配置和轉變稅收增長方式的需要。

在全能管理模式下,稅收收入增長主要靠增加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來驅動,導致稅收任務越來越重,稅收征管力量越來越不足,造成大稅源管不好,小稅源管不了的局面。實施稅源專業化管理模式,就是要合理劃分和分配現有人力資源,充分發揮智力和能力因素在稅源管理中的作用,使管理主體與管理對象相適應,人盡其才,最大限度地減少重復勞動和無效勞動,將有限的資源投入到能夠產生最大效率的領域,促進稅收收入由“人力物力”向“智力能力”轉變。

(三)稅源專業化管理是防範和化解稅收風險的有力保障。

在“從戶到人,事事有人管”的模式下,由於信息不對稱和稅權過度集中的影響,必然帶來稅收流失和稅收執法的風險。實施稅源專業化管理,就是由專業團隊對稅收流失風險高的重點行業和大型企業進行專業化管理,突出稅源分析預測、納稅評估和稅務稽查的專業管理能力和執法能力,不斷提高納稅人的納稅遵從度,增強稅收管理的執行力,最大限度避免稅收流失。同時可以分解過於集中的管理權力,實現有效的監督制約,防範執法風險。

(四)稅源專業化管理是實施信息化稅收管理的重要舉措。

稅源的專業化管理離不開稅源信息的支撐。推進稅源專業化管理,有助於稅源信息的集中采集和加工,篩選整理有效信息,便於稅源信息的分析比較,充分發揮稅收信息在稅源管理中的引領和控制作用。

二、實施稅源專業化管理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做好稅源專業化管理試點工作,總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落實國家局和省局關於推進稅源專業化管理的決策部署,以提高稅源管理質量和效率為目標,以風險管理為導向,以信息化稅收管理為基礎,科學劃分稅源,進壹步調整機構,整合管理資源, 優化簡化業務流程,規範崗位責任制,不斷改進和完善各項管理制度,盡快建立科學有效的稅源專業化。

做好稅源專業化管理試點工作,需要把握以下原則:

壹是統籌、協調、統壹的原則。推進稅源專業化管理涉及諸多方面,是壹項整體性、全方位的系統工程。我們不應該孤軍奮戰。要堅持統籌兼顧、協調統壹的原則,全面支持、上下聯動、整體推進,註重各方面的作用,努力形成共同推進試點工作的良好局面。

二是堅持重點突破,整體推進。實施稅源專業化管理必須立足實際,準確把握稅源管理發展趨勢,堅持繼承與創新相結合,在稅源分析、預測評估、風險控制等方面取得突破。,以長遠的眼光統籌規劃稅源專業化管理模式的系統建設,逐步完成新的組織架構和業務流程轉型,促進稅基管理和稅源管理的協調發展。

三是勇於創新、註重實效的原則。立足實際,註重實效,進壹步解放思想,大膽探索,勇於創新。凡是有利於提高稅源管理質量和效率、減少稅收流失的措施,都要大膽改革創新,把行之有效的做法和成功經驗及時改進完善到制度層面,做到化繁為簡、簡單易行。

三、稅源專業化管理的基本內容

(壹)總體框架

以縣(市、區、直屬)地方稅務機關及以下稅收征管機構為基本單元,科學劃分稅源,突破屬地管理,調整機構職責,完善稅收管理員制度,建立以專業稅源管理機構為中心,重點稅源集中管理和壹般稅源分類崗位管理為基礎,綜合部門協作為保障的稅源管理機制。

(2)分類稅源

在縣(市區)範圍內,按照規模、行業、產業結構將納稅人分為重點稅源和壹般稅源(包括中小稅源和個體工商戶)兩類。重點稅源壹般為年稅收收入占地方稅收總收入比重較大(80%左右)、年納稅額在壹定規模以上(由各單位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確定)的納稅人;重點稅源以外的納稅人為壹般稅源。

(3)機構調整

1,設立市縣兩級稅源管理科。主要職責是:

(1)負責重點稅源的深入分析、預測和監控;

(二)負責定點聯系大企業稅務風險的識別、提示和告知,開展有針對性的服務和風險排查;

(3)建立和完善風險預警指標體系和評估模型,加強稅務風險管理;

(四)負責組織實施本地區重點行業、重點稅種和重大涉稅事項的風險管理和納稅評估,向稽查部門傳達相關案源;

(五)負責重點稅源信息的加工利用和第三方信息數據的采集、加工利用;

(六)負責對基層重點稅源管理的指導、監督、考核和評議,加強各部門稅源管理的聯系和協調,建立重點稅源管理的互動聯動機制;

(7)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事項。

市縣兩級稅源管理部門可根據稅源具體規模和管控復雜程度進行相應分工:市局稅源管理部門主要對市局管控的相應規模的重點稅源和縣局難以管控的跨區域集團或關聯企業進行綜合分析,必要時直接進行約談和核查;縣級稅源管理科對市局下發的涉稅嫌疑和縣級相應規模的重點稅源進行案頭分析、處理和反饋,必要時直接進行約談和核查,並對基層分局(分局、所)稅源管理崗的約談和核查工作進行指導和監督。

稅源管理部門在力量配置上要集中專業人才,優化人員配置。各縣市局和市局管理分局要有分管稅源管理的專職副局長,選派業務素質高、工作能力強的人員充實稅源管理機構。同時,他們可以采取外聘的形式,聘請壹些高水平、有經驗的專業人士如會計師、稅務師等從事相應的工作,充實和壯大自己的力量。

2、縣局機構調整

縣城管局根據重點稅源和壹般稅源分類調整管理機構職責,分別設置重點(或專門)稅源管理機構和壹般稅源管理機構(附件1)。

——重點(或專業化)稅源管理機構重點稅源管理機構應當按照專業化、精細化的要求,在內部設置日常管理部門(組)和稅源管理部門(組)。日常管理部門(組)以戶為單位進行日常管理,負責戶籍管理、發票管理、日常檢查、核查驗證管理、催辦。稅源管理科(組)負責稅源分析預測、納稅評估和分配核定、縣局稅源管理科未評估的重點戶納稅評估,了解行業特點和生產經營情況;掌握企業資金流動、對外投資、資產轉讓、關聯交易、項目建設、企業改制等重大涉稅事項;定期收集企業相關涉稅信息,並反饋給稅源管理部門。

——壹般稅源管理機構按照全功能分支機構(辦事處)和非全功能分支機構(辦事處)設置不同崗位,實行崗位管理,負責壹般稅源戶籍管理、發票管理、日常檢查、核查管理、催辦、稅源分析預測、納稅評估核定等工作。

全功能分支機構(所)設置征收服務、日常管理、稅源管理、綜合管理四類業務崗位;

非全職能分支機構(所)設置日常管理、稅源管理、綜合管理三類業務崗位;

辦稅服務廳有征收服務和綜合管理兩類業務崗。

3.市局直屬單位機構調整

——四直屬分局根據本局實際情況對稅源進行分類,對重點稅源進行集中管理,按重點稅源和壹般稅源分別設置重點稅源管理科(所)和壹般稅源管理科(所)(附件1)。

重點稅源管理科(所)負責重點稅源的分戶管理,如戶籍管理、發票管理、日常檢查、核查管理、催辦、稅源分析預測、稅源管理科下達的考核任務核查等。(與縣級局重點稅源管理機構職責相同)

總稅源管理處(所)實行崗位管理,負責戶籍管理、發票管理、日常檢查、核定管理、催繳、稅源分析預測、納稅評估核定等工作。(與縣級局非職能分局職責相同)

——或者四個直屬分局保持四個直屬管理分局征管範圍和機構職能不變,以其設立的稅源管理科為中心,履行縣級局稅源管理科的職責。分局管理部(所)實行崗位管理,設置日常管理、稅源管理、綜合管理三類業務崗位。

(4)崗位設置

將稅收管理員的職責和崗位按稅源管理事項調整為征收服務、日常管理、稅源管理、綜合管理四類,並按四類設置明細崗位(附件二)。征收服務包括稅務登記受理崗、申報征收崗、涉稅受理崗、發票發售崗、發票生成崗、財務報表錄入崗等;日常管理事項包括戶籍管理崗、發票管理崗、日常檢查崗、驗證管理崗、提醒崗等。稅源管理事項包括稅源調查分析崗、納稅評估核實崗等。綜合管理事項包括工作考核崗、檔案管理崗、基礎會計崗、發票倉庫管理崗、票證管理崗、任務分配崗、專項業務查詢崗、綜合查詢崗等業務;另外,設置審批部門主任壹職。

基層單位可根據自身實際工作情況和人員數量設置崗位和人員,采取壹人多崗或壹崗多人的方式,但日常管理業務和稅源管理業務不能混用。規模小、人員少的單位可適當整合或合署辦公,便於分組和崗位設置;還可以分別確定各項業務的主要負責人,有下家任務的時候互相配合。

(五)業務部門稅源管理職責

稅源管理部是稅源管理的中心部門,負責將稅源管理風險分解到各級市、縣、所(科、支)和稅務員,以及稅源管理的綜合協調和服務支持;稅收征管部門負責擬定稅源管理和稅收征管監測分析的規劃、制度和方案,定期開展稅收征管監測分析;計劃部門負責稅收經濟分析;稅務管理部門負責與本部門職責相關的風險預警指標設置和稅務分析;國際稅收管理部門負責反避稅、國際稅收征管合作和非居民稅源管理與服務;檢查部門負責通過調查促進管理;納稅服務部門負責納稅服務的協調和統籌;人事部門負責稅源管理組織機構、崗位職能調整、人員配備、能級、績效管理、稅源管理專業人員培訓;信息中心負責稅源監測分析和稅收征管所需數據的提取和提供,以及相關信息系統的數據維護和完善等技術支持;綜合治稅部門負責收集第三方信息,制定信息交換管理制度和聯席會議制度,明確各部門之間涉稅信息交換的內容和時間。

四。稅源專業化管理的保障措施

為保證稅源專業化管理試點工作的順利進行,需要配套相應的保障措施,確保各項工作責任的順利銜接。

壹是完善稅源專業化管理考核機制。結合管理模式的變化和單獨設崗的特點,市局將進壹步健全完善稅收執法、征管質量、工作績效等各項考核機制;在建立崗位責任制的基礎上,細化工作標準,按照定量與定性考核相結合的要求,科學設定工作質量、數量、完成時限等考核指標,並實施考核。同時,明確工作分工,細化工作責任,將責任落實到崗位和人員,實現人員、能級和崗位職責的有機結合。

二是加大專業培訓。為配合稅源專業化管理試點,市局將根據集中系統修訂後的工作流程,加大對專業化人員的培訓力度,確保熟練應用,切實提高人員素質,滿足專業化管理的需要。嘗試建立崗位資格考試制度,稅務管理員上崗前必須通過崗位資格考試,考試不合格者待學。

三是調整稅收計劃管理模式。將過去層層分解、稅務管理員執行任務的方式改為綜合稅源預測、稅收征管質量評價、納稅評估和稅務稽查最終確定的方式,不再將稅務任務分配到人。試點單位要通過各部門全方位發揮作用,形成稅收計劃科學預測機制和稅收任務執行機制,確保稅收任務完成。

第四,充分發揮信息化的支撐作用。發揮現有軟件的作用,重點是已投入運行的稅收預警、納稅評估、戶籍登記、稅比對等數據處理軟件的應用。省局完成“集中”系統設置的配套調整後,要加大軟件系統操作和應用的培訓力度,盡快適應軟件系統的配套調整,熟練掌握新上線軟件系統的應用,確保正常有效運行。

第五,加強納稅輔導,優化納稅服務。根據專業化管理帶來的業務變化和職責調整,建立健全納稅輔導體系,合理安排事前、事中、事後的納稅輔導業務。按照全面覆蓋、緊密銜接的原則,調整納稅輔導職責,明確前後臺分工,區分不同輔導內容,充分發揮辦稅服務廳、“12366”、地稅服務網站和中介機構的作用,多渠道、全方位提供咨詢服務。

六是改進個稅管理方式方法,深入研究個稅簡並征期、簡易申報等管理措施,制定個稅行業管理辦法,進壹步降低稅收征管成本,節約人力物力,提高管理效率。

五、稅源專業化管理的實施步驟

稅源專業化管理試點工作分為三個階段:

(1)初步實施階段(2009年6月至2010年第壹季度)

市局對試點工作進行全面統壹部署,制定並發布試點方案和工作職責、運行機制等工作制度。試點單位根據市局試點意見,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報市局批準),完成人員調整、定崗定責工作,確定各自試點單位,並分期組織實施。

(二)全面推廣階段(2010第二季度)

針對前期試點的運行情況,試點單位及時總結解決實施中的問題,督促落實,全面推行稅源專業化管理。

(3)總結驗收階段(從2010下半年開始)

市物價局結合試點情況,對專業化稅源管理的實施和應用情況進行檢查驗收,總結經驗,發現問題,不斷調整配套措施,逐步完善。

六、稅源專業化管理試點的壹些要求

(壹)統壹思想,加強領導。各單位要加強組織領導,做好宣傳動員,統壹思想,提高對稅源專業化管理重要性和緊迫性的思想認識。市局成立了以楊鳳壹為組長、徐擁軍為副組長,各相關職能部門參加的協調領導小組,統籌推進稅源專業化管理。各單位要高度重視,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負責工作的組織實施,加強指導。

(二)因地制宜,穩步試點。為確保稅源專業化管理全面順利實施,市局將選擇萊州、招遠局對當地石材、黃金等重點行業進行稅源分類和機構調整試點,其他單位可自行確定行業進行試點。試點中要做好動員工作,提高認識;密切關註幹部職工的思想動態,消除不良情緒和模糊認識,及時解決工作中的問題。

(3)承擔責任,加強合作。稅源專業化管理是壹項全局性的工作,需要所有相關部門,如征管、稅政、規劃統壹、稅源管理、信息中心等。,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按照分工各司其職,及時溝通相關信息,密切配合,確保稅源專業化管理落到實處。

(四)加強協調,廣泛宣傳。各單位要加強與地方政府的溝通,及時向各級政府領導匯報,說明這項工作的意義和作用,爭取政府領導和有關部門的理解和支持。要廣泛深入地向納稅人宣傳管理方式轉變的目的和意義,了解納稅人的反應,聽取納稅人的意見,改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召開座談會等方式贏得納稅人的支持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