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陵歷經600多年的滄桑,許多建築的木結構已不復存在,但墓室的布局仍保留著最初的宏偉風格,地下墓室完好如初。陵墓內的主要建築和石刻,方城、明樓、寶城、寶鼎,包括下馬坊、大金門、聖德碑、神道和石祥路上的石刻,均為明代建築遺存,保持了陵墓原有建築的真實性和空間布局的完整性。特別是明陵的“前院後寢”和前後三院的陵制,體現的是禮制,但皇權政治突出。明陵是現存最大的古代帝王陵墓之壹,其陵制既繼承了唐宋及以前“依山為陵”的制度,又將方墳改為圓丘,創造了“前為圓”的基本格局。《明陵建陵條例》500多年來壹直規範著明清20多座陵墓的建築格局,在我國陵墓發展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因此,明陵堪稱明清第壹皇家陵寢。這座有600年歷史的明代皇陵,以其主人顯赫、規模宏大、造型獨特、背靠中山、環境優美而聞名於世。這是中國最大的陵墓之壹。
1961年,明陵被公布為第壹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7月,在第27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十三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擴建項目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世界遺產的壹員。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明清皇家陵寢根據風水理論,精心選址,巧妙地將大量建築置於地下。它是人類改造自然的產物,體現了傳統的建築和裝飾思想,詮釋了延續五百多年的封建中國的世界觀和權力觀。明清皇家陵寢,分布在北京、河北、遼寧、安徽、江蘇等地,是中國明清兩代皇帝的陵寢建築群。它按照嚴格的等級制度建造,地上地下建築體系完整,布局嚴謹,規模宏大,建築華麗,工藝精細,體現了中國封建社會最高的喪葬制度。200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認定其符合世界文化遺產標準,將十三陵、清陵、清陵列為《世界遺產名錄》中的明清帝王陵。
[編輯本段]建築特色
明陵的神道石雕是中國帝王陵墓中唯壹不在壹條直線上,而是與三國時期的孫權墓形成圍繞梅花山的弧形,形似北鬥七星。從魏崗下馬坊到文武坊門的神道長約2400米。孝陵入口下馬坊,是壹座兩柱石牌坊,額上刻有“部官皆下馬”六個大字。陵墓的文武百官不得不下馬步行至此。沿神道有:下馬坊、禁約碑、大金門、聖德碑亭、玉橋、石祥路、獅王柱、武將、陳文、星星門。過了淩杏門,向東北方向拐,就進入了陵園的主體部分。在獨龍府的南北軸線上,依次有:金水橋、武文廣場門、孝陵門、孝陵堂、內紅門、方城明樓、寶鼎等建築。陵墓建築均按中軸線布置,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築風格。
明陵內地面大部分木質建築在1853年清軍與太平軍的戰爭中被毀,現僅存下馬坊、禁碑、內紅門、碑亭中墻、石祥路、方城明樓下部等磚石建築。明陵布局宏大,規定嚴格,陵神道路早有先例,影響明清。墓地深2.62公裏,紅墻周長22.5公裏。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明陵的修建始於洪武十四年(1381)。洪武十六年,完成賞陵等主要工程,動員軍工業65438+萬,永樂三年(1405)完工,歷時25年。它的整體布局分為兩部分:壹是引導建築的神道,二是陵墓的主體建築。
明陵在清代多次遭受重創,尤其是在清朝鹹豐年間,明陵內的地表建築幾乎被毀,康熙題寫的禦碑甚至掉落在地。直到同治三年(1864)九月,曾國藩才上書陵寢,恢復明陵。當時曾國藩派人員勘察估算,明陵實際需要二十萬兩白銀維修,但清朝缺錢。結果只花了740兩銀子進行小修小補,還把“治宋”的禦制牌匾揭了粘,牌匾上還能看到壹條修補過的裂縫。原本人們可以繞過石碑的左右兩邊,但1980年代後,整個石碑被水泥壹路固定到屋頂;所以現在妳要從皇碑堂出來,才能看到烏龜的背影。
出殯的時候,同壹時間,同壹個棺材從南京所有的城門出去,迷惑盜墓賊。方城後面是朱元璋和皇後馬史合葬的地宮,俗稱“寶城”,是壹個直徑約400米的大圓丘。寶成厚實,隨山勢起伏。下面鋪石頭,上面鋪磚,厚度約1米。在南面的石壁上,有七個大字“明太祖墓在此山中”。明朝時期,整個陵園種植了10萬棵松樹,放養了1000只獲得銀牌的神仙鹿。到了明末清初,虧損全沒了。至今,小玲從未被偷過。
據史料記載,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朱元璋下令修建陵墓。次年八月,馬皇後病逝,九月葬於此陵,取名“孝陵”。孝陵之名,取其義於“孝”字,有“以孝治天下”之意。它是以馬皇後的“孝”命名的。明孝陵永樂三年(1405)建成,歷時25年。明皇室先後動員了654.38+萬的軍工業,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明陵規模宏大,建築宏偉,形制參照唐宋墓葬有所改進。建成時,寺廟雄偉,亭臺樓閣宏偉。南朝70座寺院中,有壹半是圍在禁園裏的。陵墓裏有10萬棵松樹和1000只鹿。由於屢遭火燒,除陵墓和地宮外,明墓僅存神道、下馬牌樓、大金門和四方城。
墓區建築大致分為兩組:第壹組神道部分,從下馬坊到孝陵正門;第二組是主體部分,從正門到寶城、明樓、崇秋。現存建築有烈士山紀念碑、禁約碑、下馬坊、大金門、四方城、聖德碑、孝陵殿、大石橋等。
洪武三十壹年(公元1398年),31的皇帝朱元璋駕崩,葬於孝陵。朱元璋和皇後合葬的地宮,俗稱“寶城”,是壹個直徑約400米的大圓丘。周圍有石墻,南石墻上鐫刻著“此山明太祖墓”七個大字。寶成厚實。它是中國最大的墓葬之壹,高1米,下面是巨石,上面是磚。經過600多年的風雨,近年來,寶城城墻部分坍塌,墻體剝落。有些地方由於地基沈降反向撕裂,形成了巨大的裂縫。南京市文物部門先後投入300多萬元,采用東南大學古建築專家保護方案。按照修舊如舊的要求,對墻體進行了修補,如“縫起”裂縫、找平“墻體”、修補變形的墻體和“操作”防水、防漏等。為了方便遊客壹睹“龍脈”的真容,還修建了壹條青石步道,讓遊客登上寶坻之巔,壹覽明陵全貌。
[編輯本段]主要建築物和構築物
從洪武十四年(1381)到永樂三年(1405),歷時25年。動員了65438+萬的軍工,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規模巨大。當時陵墓西面和北面從朝陽門(今中山門)到孝陵衛所築的禦墻為45李龍,有5000多名士兵守衛陵墓。當時墓園內亭臺相連;廟中賞煙,林中松柏,千裏養鹿。鹿鳴在此期間,氣勢非凡。由於屢遭火燒,牌位只剩下烈士山紀念碑、下馬牌樓、大金門、四方城和德行碑、神道石獸獅、復仇者、駝象、麒麟、車馬象、神道石柱、文臣武將等六種。
陵墓神道從四方城開始。四方城是壹座碑亭,位於魏橋和中山陵之間。它是明朝開國皇帝朱迪為其父朱元璋所建的“大明墓聖功德碑”。它的頂部已被破壞,只剩下方墻,龜座上立著壹塊石碑,高8.78米。朱迪親筆題字2746字,詳細記述了明太祖的功過。基座和碑額雕刻精美。神道向西經外金水橋(現虹橋),繞過梅花山後轉向北,長約1800米。其中,該路段為石象路,12對石獸相向排列,即獅、獅、駝象、麒麟、馬、象六種石獸,各兩對,姿勢為壹對伏、壹對反。身後是壹對高大的中國手表,雕有雲龍,氣勢非凡。神道上列有四對身著鎧甲或繡袍的文官武將,折向北方。不幸的是,有些已經損壞了。石人獸造型巨大,明孝陵神道是明代石雕藝術的瑰寶。明陵朱門坐北朝南,面向梅花山,額上寫有“明陵”二字。大門東側立著壹塊石碑告示,是清朝康熙皇帝用六種文字,由兩江洋務總局道臺和江寧知府題寫的。碑亭後面原來建有兩個皇家亭,西邊的壹個叫祭祀亭,東邊的壹個叫服務廳。現在,它們都被破壞了,只剩下幾根石柱和石井田。在賞殿的原址上還能看到64根石柱的地基,由此可以想象,賞殿的規模是很大的。現在的香殿是清同治十二年(1873)重建的,比原來的小很多,裏面有朱元璋的畫像。欣賞完寺廟後是壹片開闊地,深度超過100米,寬度幾十米。這裏過去是露天祭祀場所,中間有壹條隧道,兩邊樹木茂盛。隧道盡頭有壹座石橋,叫大石橋,也叫聖賢橋,意思是過了這座橋就是“神仙世界”。橋北為城堡式建築,寬75米,高16米,深31米,稱方城。方城由大石塊砌成,中間有拱形斜隧,有臺階可進,共54級臺階。從隧道到城市的頂部有石階。城頂上曾有壹座宮殿式建築,建築頂部和木結構已被破壞。現在只剩下四面磚墻,南面三個拱門,另外三面壹個拱門。從方城之巔望去,東有中山陵,南有梅花山,西有中山植物園,北有保定,四周樹木蔥郁,松濤陣陣,並不妨礙遊人追憶往昔。保定是壹個直徑約400米的大圓丘,即朱元璋和馬皇後合葬的地宮。周圍有石墻,南石墻上鐫刻著“此山明太祖墓”七個大字。梅花山是三國時期東吳國君孫權夫婦葬於此的。它在古代被稱為孫淩鋼,位於明陵以南300米處。
明陵環境優美。周圍山巒起伏,山水環繞,人文自然景觀渾然天成。墓地規模宏大,格局嚴謹。小令樓從下馬坊到寶城深2.62公裏。陵墓主體建築為當年的紅墻環繞,周長2.25公裏。現有的網站可以分為兩部分。
第壹部分:蜿蜒的陵墓神道。從下馬坊到孝陵正門(武文坊門),包括下馬坊、神烈山碑、大金門、沈工聖德碑及碑亭(俗稱四方城)、神道石刻、雨荷橋。
下馬坊及神烈山碑:下馬坊為兩柱石牌坊,寬4.94米,高7.85米。廣場額頭上刻著“各部門官員下馬”六個大字,宣布進入明陵的官員必須下馬步行,以示對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尊敬。神烈山碑,位於下馬坊東36米處,立於明嘉靖十年(1531)。正面刻有“神烈山”二字,雙鉤。原來的碑亭已不存在,只剩下四角石柱基礎。神烈山碑是明朝嘉靖十年中山改神烈山時豎立的。再往東,17米處有壹片臥碑,是“禁碑”。建於明朝崇禎十四年(1641),碑文禁止損壞孝陵和葉淩的九禁碑。
大金門、聖德碑、碑亭:下馬坊西北750多米的大金門,是孝陵的第壹座南門。金門原為黃色琉璃瓦重檐建築,現存磚石墻,下部為石砌住友,寬26.66米,深8.09米。墻上有三個門洞,中間門高5.05米,左右門高4.25米。聖德碑亭,位於大金門以北70米處,是明朝開國皇帝朱迪於永樂十壹年(1413)為朱元璋所寫。該亭建於明朝永樂十壹年(1413),因其建築平面呈方形,內置明太祖朱迪為其父朱元璋所建的“大明墓聖德碑”,屋頂已毀,故稱“四方城”。原碑亭為磚石結構,平面為方形。亭頂已不見,現僅存四壁,各有寬5米的拱形門洞,形似城堡,故俗稱“四方城”。
神道石刻:四方城向西北行進約100米,跨過雨荷河,進入神道。明孝陵神道最大的特點在於建築與地形的完美結合。它不同於歷代陵墓的直線神道,而是完全根據地形和山勢,以蜿蜒的布局建造。而且在每段的節點處放置石像來控制空間,形成壹種莊嚴的氛圍。石像是用壹整塊六朝磚砌的,六百年不沈。神道自東向西北延伸,石獸有獅子、荊棘、駱駝、大象、獨角獸、馬六種,各兩對,24件***12對,各跪立,候於夾道。這些石獸體現了皇家陵寢的禮儀要求,各有深意:獅子是百獸之王,顯示了皇帝的威嚴,既是皇權的象征,又起到了鎮邪的作用;復仇者是壹種神獸,有獨角獸,獅子的身體,綠毛。它忠誠直爽,能明辨是非。它可以用它的角來抵抗有罪的人。駱駝是沙漠和熱帶的象征,寓意大明疆域遼闊,皇帝四周城鎮環繞;大象是動物中的龐然大物。它的四條腿強壯如磐石,表明國家的穩定。麒麟是傳說中的“四靈”之首,即林、王八、龍鳳。是仁者獸,有鱗,無草,無食。男的叫齊,女的叫林,象征“仁義之王”,吉祥光明。在古代,馬是帝王南征北戰、統壹全國的重要坐騎。在明孝陵神道的六種石獸中,大象最大,重達80噸。當時為了把這些石獸運到明陵,冬天在路上灑水結冰,用粗大的竹木做滾筒,壹路上人推著完成運輸任務。這段神道現在俗稱石像路,全長615米。在石獸的盡頭,神道轉向正北,到了250米長的淩杏門。神道的這壹部分有石柱和石像。兩根柱子呈六角形,高6.6米,上面雕刻著龍。通常瞭望塔放在神道的前面,而明陵的瞭望塔放在神道的中間,這也是朱元璋的獨特之處。翁仲有兩對武將和兩對文官,有8尊* * *,每尊高3.18m。
淩杏門和雨荷橋:在神道路18米以北的盡頭,淩杏門已經不存在了,只剩下六根石柱。從遺跡來看,淩杏門應該是壹座三開間的建築。過了靈興門後向東北方向轉275米,就是雨荷橋,也叫金水橋。雨荷橋是壹座石橋,最初有5個孔,但現在有3個孔。橋基和河兩岸護岸的石質構件,都是明代的原始物件。穿過雨荷橋向北,沿著緩坡,它是陵墓的主要建築。
第二部分:明墓寢宮主體建築。從正門到崇丘,包括文武坊門(即正門),紀念碑堂,享受堂,大石橋,方城,明樓,保定,都有城墻。
武文廣場大門:武文廣場大門是孝陵的正門。原來它有五個開口,三大兩小,中間三個拱形開口,兩邊兩個長方形開口。宮殿的頂部覆蓋著黃色琉璃瓦。清同治年間改建為門洞,上刻石門額,楷書“明墓”二字。1999修復,恢復了明代大門的原貌。現在有五個門,分別是黃瓦、朱門和紅墻。正門上方懸掛著壹扇長方形的門,豎立著“武文方門”四個鍍金大字。正門東側立有“特告”碑,建於清宣彤元年(1909),警示保護孝陵的註意事項。
紀念堂:紀念堂原為孝陵堂前的中門,即孝陵門。原來是五個門道,後來被破壞了。現存的紀念堂是清代重建的。這是壹座有三個開間、壹面紅墻和小瓷磚的建築。南北正中各有壹門,亭中有五題。據《中山陵史》等書記載,明陵有中門,但毀於戰亂。清代在中門的基礎上重建了碑堂,豎立了五座高大的石碑。中間有壹塊大石碑,石碑下有壹只烏龜馱著石碑。它的石龜與眾不同,脖子出奇的短。清朝康熙皇帝壹生六次南巡,五次瞻仰明陵。石碑上寫著四個鍍金大字,分別是“治唐宋”。石碑高3.85米,寬1.42米,厚0.38米。“治唐宋”就是歌頌明太祖的治國方略,超過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趙匡胤。這是清朝康熙皇帝在1699年第三次巡視江南陵墓時的禦用稱號。這是因為清朝剛剛統治中國,康熙統治初期,漢人拒絕接受滿人統治。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康熙知道僅僅依靠高壓政策是不夠的,還要依靠漢人。因此,康熙六次南巡,共五次拜謁明陵。這座碑是曹雪芹的祖父、時任“江寧織造”大夫曹寅所刻。在“治唐宋”碑的周圍,還有壹個清朝乾隆皇帝的詩碑,包括兩個臥碑,東邊壹個刻有康熙皇帝第壹次駕臨陵墓的年譜,西邊壹個刻有康熙皇帝第三次駕臨陵墓的年譜。
賞堂:碑堂後面是孝陵的主體建築,即賞堂。原孝陵寺已毀,現仍有三層高3.03米的住友基座,基座上有56根大柱基。橋臺四角有石質斷頭頭,正殿前後有三個踏面,還留有六塊雲龍景觀的大型石雕浮雕。正殿基座長57.30米,寬26.6米,可見當時建築的宏偉。最初的寺廟是獻給朱元璋和馬皇後的。現存建築為清同治年間兩次重修的三室賞殿。現在的大廳是“明陵史料陳列室”。寺廟後面100多米就是大石橋,又名聖賢橋。過了大石橋,就到了孝陵地樓的最後壹部分,方城,明樓,保定。
方城、明樓、保定:方城是孝陵保定前的壹座巨大建築。它的外部是由大石頭制成的。東西長75.26米,南北寬30.94米,前高16.25米,後高8.13米,底為住友。方城中間有壹個拱門,通向壹個圓拱隧道。從隧道出來54級臺階,保定南墻就在眼前,由13層石頭砌成。中間橫刻“此山明太祖墓”,顯然是後人所為。可以沿著方城左右兩側的步道爬上明樓。方城之上,明樓原是重檐黃瓦的建築。屋頂早已毀壞,只剩下四面磚墻,東西長39.45米,南北寬18.47米。南面有三個拱門,其他三面有65,438+0個拱門。防城明樓北面是崇丘,直通約400米。它也被稱為保定,這是朱元璋和馬皇後的生活區所在地。保定大致呈圓形,原名獨龍府打珠穆朗瑪峰,四周有磚墻。1998至1999期間,南京市文物局等相關部門采用先進的精密磁測,確認朱元璋墓地宮埋藏較深,保存完好,從未被盜。
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史學會副會長、東南大學建築學教授劉說:“明陵代表了明初皇家建築的藝術成就,是中國陵墓建築和陵墓文化的縮影。”明陵從起點下馬坊到地宮所在地保定,深度超過2600米。沿途有30多處不同風格和用途的建築和石雕。整體布局宏大有序,單體建築厚重雄偉,細部裝飾技術精湛,體現了當時政治家、藝術家和建築師的才華。
明陵的先鋒地位還體現在其蜿蜒的陵墓神道上。陵墓神道從四方城開始。四方城是壹座碑亭,位於魏橋和中山陵之間。是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為其父朱元璋所建的“大明墓聖功德碑”。其頂已毀,只剩方壁,龜座上立有石碑,為8。78米高。朱迪親筆題字2746字,詳細記述了明太祖的功過。基座和碑額雕刻精美。神道向西經外金水橋(現虹橋),繞過梅花山後轉向北,長約1800米。其中,該路段為石祥路,12對石獸相向排列,包括獅子、駱駝、大象、馬六種,每種兩對,姿勢為壹對伏壹對反。身後是壹對高大的中國手表,雕有雲龍,氣勢非凡。神道上列有四對身著鎧甲或繡袍的文臣武將,折向北方,其中壹部分受損。石雕人物和動物體型巨大,是明代石雕藝術的瑰寶。原南京博物院院長梁柏權研究員說:“明陵開創了始皇帝陵神道作為後世墓葬使用神道的制度。石像12對,石像4對,分布在神道兩側。石雕風格多樣,造型厚重古樸,將整體的宏偉與局部的精致融為壹體,也代表了明初中國石雕藝術的最高水平。”
明十三陵改變了唐宋時期帝王陵墓的方、臺、方墻、上下宮殿、橫軸的布局,首次根據帝王宮殿布局建立了“前朝後寢”的三進院落體系,開創了“前後圈”的陵墓建築基本布局,並在500多年間壹直規範著明清時期20余座帝王陵墓的建造規範。
明陵朱門坐北朝南,面向梅花山,額上寫有“明陵”二字。大門東側有壹塊石刻,是清代宣彤統治時期兩江洋務總局道臺、江寧知府用六種文字刻成的。
“治唐宋”四個金字,是清朝康熙皇帝第三次南巡時題寫的。碑亭後面原來建有兩個皇家亭,西邊的壹個叫祭祀亭,東邊的壹個叫服務廳。現在,它們都被破壞了,只剩下幾根石柱和石井田。在賞殿的原址上還能看到64根石柱的地基,由此可以想象,賞殿的規模是很大的。現在的香殿是清同治十二年(1873)重建的,比原來的小很多,裏面有朱元璋的畫像。欣賞完寺廟後是壹片開闊地,深度超過100米,寬度幾十米。這裏過去是露天祭祀場所,中間有壹條隧道,兩邊樹木茂盛。隧道盡頭有壹座石橋,叫大石橋,也叫聖賢橋,意思是過了這座橋就是“神仙世界”。
橋北為城堡式建築,寬75米,高16米,深31米。它叫方城,是明陵最後壹座重建築。方城由大石塊砌成,中間有拱形斜隧,有臺階可進,共54級臺階。從隧道到城市的頂部有石階。城頂上曾有壹座宮殿式建築,建築頂部和木結構已被破壞。現在只剩下四面磚墻,南面三個拱門,另外三面壹個拱門。從方城之巔望去,東有中山陵,南有梅花山,西有中山植物園,北有保定,四周樹木蔥郁,松濤陣陣,並不妨礙遊人追憶往昔。寶鼎是壹個直徑約400米的大圓丘,即朱元璋和馬皇後合葬的地宮。周圍有石墻,南石墻上鐫刻著“此山明太祖墓”七個大字。梅花山是三國時期東吳國君孫權夫婦葬於此的。它在古代被稱為孫淩鋼,位於明陵以南300米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