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桂林陽朔縣有壹條老街——西街,建於隋開帝十年(公元590年)。陽朔建縣城時,這條街只有200米長,不到4米寬。因地處縣城西部,故名“西街”。
西街的東端是漓江的壹個重要港口——漓江碼頭,所有乘客遊完漓江後都從這裏上岸。周恩來、陳雲、鄧小平等中國領導人曾漫步走過這條小街,留下了近百位世界各國元首和政府首腦的足跡。上世紀80年代初,被當地人稱為“背包客”的外國自助遊遊客陸續來到陽朔。他們的逗留時間從三到五天到壹年左右不等,通常持續三到五周。最長的居民是來自荷蘭的邁克先生。1991來到陽朔,除了辦簽證,壹直在這裏生活寫作。來自美國的傑米先生5年來了8次,同樣是美國人的特裏先生和他的四口之家壹起生活了10周。他們在居民家中租房,自己買菜做飯,學做中餐,學中文,回國時還帶了全套瓷器炊具和餐具,說要經常做中餐。美國人雷達先生說,陽朔風景優美,空氣清新,具有城鄉結合部的特點。人民淳樸友好,物價低廉,會說英語的當地人很多,讓我們這些“外地人”在這裏生活沒有壹點異國情調。雷達先生也住了半年。近年來,來陽朔旅遊的“背包客”人數迅速增加,每年多達6萬人。多為學生、學者或外來務工人員,多來自美、英、法等發達國家。遊客的增加刺激了陽朔旅遊服務業和旅遊工藝品業的繁榮,特別是在西街和濱江路。這裏有幾十家模仿西方旅遊餐廳的酒店、咖啡館、西餐廳,還有近千家專營旅遊工藝品的商店和攤位。西街已成為入住陽朔的西方自助遊遊客的主要活動區。街上的外國人甚至比本地人還多,“洋人街”也因此出名。想和外國人做生意,就得和外國人有語言交流,學習外語成了陽朔人的壹大熱點。據統計,陽朔縣懂外語的商人有數千人。縣裏辦的兩所旅遊職業學校和社會辦的壹些外語學校很受人們歡迎。壹些居民、老人甚至農民也通過各種形式學習外語。“背包老外”多了,生活久了,就產生了壹些愛情故事。這幾年,陽朔有七八十個“背包客”和青年男女結婚。壹個小縣城有這麽多異國情調的戀情,在廣西也不多見。每當夜幕降臨,街道兩旁的西餐廳、咖啡館、小飯桌都圍滿了外國人,或三五成群,或壹個人坐著,喝著啤酒,靜靜地聊天,享受著寧靜的時光。
“不逛洋人街,就不來陽朔。”“如果不住在地球村,遊客的興趣就會降低三分。”如今的陽朔西街已經不是單純意義上的旅遊壹條街,而是國內外知名品牌。不要小看這條長1180米,寬只有8米的街道。它的名氣不亞於紐約的華爾街、倫敦的唐寧街、巴黎的香榭麗舍大街,或者北京的長安街、王府井大街。它以其獨特的風格和無窮的魅力吸引著國內外無數的人們。
在西街,每時每刻都能看到不同國籍、不同膚色、不同聲音的外國人,或手挽手,或背著背包,肩並肩,悠閑自在。他們自由自在,談笑風生。在酒吧喝啤酒,在網吧找資料,在大街上親切交談,在小店裏討價還價,買喜歡的中國貨。幾乎所有的酒吧、餐廳、酒店都有不同的格局,充滿異國情調。很多外國人來“留學”,從陽朔學漢語。有的是來休閑度假的,壹呆就是十天半月或者半年;還有的來“打工”幫老板,學做中餐。每年有幾十萬外國人來來往往,在西街參觀、生活、工作、學習,這是中國任何地方都沒有的。因此,人們把中國特有的西街稱為“洋人街”。
西街作為中西文化的交匯點,是傳統東方文化與現代西方文明融合、交流、融合的地方。這是中國人學習外語和外國人學習漢語的理想課堂。西街有幾十所外語學校、培訓中心、口語訓練營、電腦培訓班。那些臨街的酒吧、餐廳,提供的不僅僅是餐飲,還有更大的作用,讓中外友人相互切磋,交流信息,學習中西文化。只要妳會說“妳好”、“早上好”、“晚安”或中文禮貌用語,妳很快就會找到知音。仁雲陽朔是“中國英語第壹縣”和“全球英語角”,名副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