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商標查詢 - 分析跨境電商服務商何去何從,談談妳對跨境電商的理解

分析跨境電商服務商何去何從,談談妳對跨境電商的理解

“做生意的沒生意,給人建議和服務做生意的沒生意。”

“今年客戶保守,服務商日子不好過,專業門檻更高。”

“整個行業沒有增長,服務提供商中的強者仍有利潤,弱者已經落後了。”

從8月份開始,作者開通了朋友圈,時不時可以刷刷朋友的感受。近日,某精選軟件服務商停工,某商標代理公司數萬件商標作廢的新聞也讓業界寒心。

曾幾何時,跨境出口電商圈盛行“以優服務賣”,大家都向往“賣家的終點是服務商”。但從2021下半年開始,賣家普遍日子不好過,收入圍繞賣家的服務商也過得緊巴巴的。

此前,《四海交易》在《值得再做的跨境電商》壹文中提到“去年賣家被洗,今年服務商被洗”。

那麽從2022年開始,服務商正在經歷怎樣的洗禮?

什麽樣的服務商能熬過周期?

以後賣家的目的地會是服務商嗎?

目錄:

01賣家的“火車頭”慢了下來。02亞馬遜的開放計劃03服務商的悲哀04推出服務商新地圖。05 brand的離岸基礎設施蘊含著巨大的商機。

老規矩,著急的朋友,直接看0405的結論。

賣家的“火車頭”慢了下來。

多年來,提到跨境出口電商,首先想到的就是亞馬遜。

第三方數據顯示,自2012年亞馬遜向中國賣家開放全球站點以來,亞馬遜上至少有三百萬中國賣家。

在國內跨境出口電商第壹幫內部,多年來形成了“賣家賺海外消費者的錢,別人賺賣家的錢”的生態格局。

圍繞亞馬遜賣家的需求,從培訓、店鋪註冊等前端準備,到選品軟件、營銷服務、流量交付、支付等中端運營,再到物流、海外倉、客服等尾端交付,各類服務商接力服務。當然,從廣義上來說,外貿工廠也可以算是服務商的壹部分。

後來隨著東南亞賣家、獨立站賣家、抖音賣家的不斷崛起,原有的亞馬遜生態服務商也橫向擴張,為賣家提供配套的上下遊服務。

這十幾年來,賣家通過賣貨賺差價賺了大錢,各方紛紛效仿。賣家是整個行業的火車頭。然而,這種支撐了行業十幾年蓬勃發展的增長邏輯,在近兩年被各種力量擠壓和改變。

首當其沖的是高通脹和各種不確定陰雲籠罩下的全球消費低迷。華為人鄭飛的內部文章《整個公司的管理方針應該從追求規模轉向追求利潤和現金流》,已經把冷淡傳遞給了非華為人,這裏就不重復我的抱怨了。

海外需求的低迷直接體現在海運價格上,讓物流服務商開始感受到陣痛。全球海運價格在5438年6月+2022年10月達到頂峰後,因為貨運量銳減,開始無休止的下跌。

以中西航線價格為例。該航線40英尺集裝箱價格從今年6月的654.38+0萬美元壹路跌至4000美元,暴跌60%。如果與去年最高點2萬美元的均價相比,跌幅高達80%。

“海外倉和跨境物流都出現了壹定的過剩。”有業內人士分析,目前的海運價格已經突破了年初的長期協議價格,海運價格還沒有止跌跡象,可能會持續到明年。

隨著消費的不景氣,還有交通費用的上漲。“電商根本就是門流量生意,要計算投入產出比。”壹位投資人表示,facebook和google投資1元,產生5元流量紅利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很多ROI賬戶已經參差不齊。

海外營銷流量成本上升的影響直接體現在亞洲最大的營銷公司藍色光標的最新財報中。今年上半年,歸屬於藍色光標股東的凈利潤僅為837萬元,同比下滑98.55%。要知道,即使公司去年引入了戰略投資者,分拆了國際業務,但按照股權比例,其國際業務收入的34.51%仍計入藍色光標的投資收益中。

下遊的頭部服務商受到如此重創,上遊的賣家處境可想而知。以亞馬遜數據為例。亞馬遜財報顯示,中國賣家占比已經從2021的48%下降到今年5月的42%。

火車頭的疲軟無疑是服務商在2022年遭遇的第壹次沈重打擊。

亞馬遜的開放計劃

服務商要直接面對的第二個暴擊,是深度依賴的電商平臺的無情陰謀。

從去年開始,亞馬遜逐漸向第三方賣家開放了壹些此前只“專供”VC供應商的評選數據。

今年2月,亞馬遜進壹步推出了針對部分賣家的官方商品選擇工具“商機探測器”。據Billion Power報道,亞馬遜最近通過邀請向小規模企業開放數據。新工具將開辟更大的測量深度、範圍和幅度,遠遠超過當前大多數產品選擇工具的能力。

亞馬遜主動開放平臺數據,無疑是對第三方數據服務商的打擊,但“我毀了妳,卻與妳無關。”

壹位大賣家告訴《到處交易》,隨著抖音電商的興起,很多人把電商分成兩大陣營,貨架電商和興趣電商。但實際上,貨架電商並不是壹盤棋。亞馬遜和淘寶天貓是完全不同的電商模式。

這位長期生活在美國、在多個電商平臺開展業務的賣家分析,“千人千面”的淘寶天貓為消費者提供了巨大的商品選擇,理論上可以承載幾乎無限的商家和商品。相反,起源於美國的亞馬遜希望根據歐美消費者的購物習慣,盡可能減少品類,讓消費者的選擇變得簡單高效。

任小姐的跨界品牌研究院曾經分析過目前亞馬遜所有品類30%的產品數據,發現截至今年2月,亞馬遜所有品類的數量為35723。同期亞馬遜公布的數據中,年銷售額超過654.38+0萬美元的亞馬遜賣家數量為6萬。換句話說,平均每個品類只夠支撐兩個年銷售額過百萬美元的坑。

據任小姐統計,2021年亞馬遜全球有970萬賣家,其中2021年新增1.4萬,但與2020年相比,年銷售額過百萬的賣家只增加了4000個。

這和很多老賣家的認知基本壹致。“要成為亞馬遜,必須擠進類目熱賣榜前100。如果擠不進這壹類,基本可以放棄了。”跨境無國界創始人黃康祥也告訴《四海交易》,亞馬遜靠積累做的是長坡厚雪的生意,壹些老賣家通過占壹些品類的坑就能長期盈利。

對於亞馬遜來說,total data的開放,以及後續和詳情頁的同類商品推薦機制,都是為了引入鯰魚。只有同品類的賣家競爭更加激烈,把有限的品類頭坑讓給更強的賣家,亞馬遜的供應端才能保持活力,才能繼續“為全球買家提供豐富、優質、廉價的產品”,推動飛輪。

這是亞馬遜的壹個開放計劃。在業內人士看來,亞馬遜更需要的是壹個能夠穩定輸出高品質高性價比商品和服務的供應商。事實上,自去年歐美多個國家和地區對跨境電商實施稅改,允許亞馬遜等平臺對跨境賣家實現代扣代繳稅款後,從當地法律角度來看,跨境賣家本質上是亞馬遜的供應商。

把賣家當成供應商是必然的陰謀,包括亞馬遜,Shein,tume等帶有買家印記的電商平臺。但對於服務商來說,需要思考面對這種“平臺-供應商”的雙重結構,自己能扮演什麽角色,能不能融入這個閉環生態。

更多精彩電商幹貨盡在本站,請繼續支持和關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