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壹個小池塘裏住著壹條魚和壹只青蛙。他們是好朋友,都想出去看看。因為魚不能離開水,所以青蛙只能壹個人去。這壹天青蛙回來了。青蛙告訴它外面有許多新奇有趣的東西。“例如,壹頭牛,”青蛙說,“身體很大,頭上有兩只彎曲的角,以吃草為生,身上有黑白相間的斑點,有四條粗壯的腿……”這時,在魚的腦海中,出現了“牛”的形象——魚牛:在魚的身上,加上了它所聽到的牛的特征。這個結果對魚來說是合理的。它根據從青蛙那裏獲得的壹些關於牛的信息,並把這些信息與頭腦中已有的知識結合起來,構建出“魚和牛”的形象。但是對於青蛙來說,魚所理解的牛根本不是它想要表達的牛,或者說魚所理解的牛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牛。
我們再來看看這個故事。青蛙沒說清楚嗎?顯然不是。青蛙對每種動物的特征都講得很清楚,但壹提到魚,就變了。為什麽?
如果把魚看作學習者,那麽青蛙就是老師。就像我們剛才說的,不是老師不清楚,而是學生本身有問題。老師教的是靠學生的腦子,孩子怎麽建是靠親身經歷。故事中的魚對於大陸上的事物是空白的,沒有經驗,所以魚的建立是基於自己的經驗。學生也是如此。學習新知識是基於自己的生活經驗。
作為老師,我們不能認為我說了幾次。為什麽不呢?不是老師沒說清楚,而是老師的設計和孩子的認知有差異。也就是說我們還沒找到孩子。不知道孩子們掌握了哪些知識。
?如果學生有機會在真實情境中學習,讓孩子體驗知識生成的過程,孩子的認知會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