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旒”,現代漢語規範二級字,普通話讀音為liú,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字。“旒”的基本含義為古代旌旗下邊或邊緣上懸垂的裝飾品,如旌旗垂旒;引申含義為古代帝王禮帽前後懸垂的玉串,如冕而前旒。
九旒冕的介紹如下:
1970年,在山東鄒城九龍山,考古工作者發掘了明代魯荒王的墓。其墓葬基本保存完整,出土文物千余件,件件精品。其中壹件九旒冕,更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國內唯壹壹件保存較好的明代親王冕冠實物,目前對於明代冠冕的研究也是主要參考魯荒王的九旒冕。
九旒冕的結構如下:
九旒冕的主體由3個部分組成:九旒冕的主體叫冠武,圓筒形,筒徑約為18.5厘米,竹篾編制,外塗黑漆,在冠武的周身、邊緣處飾以金邊。在冠武的上部還橫叉壹枚金簪。
頂部的長形板叫冕板,也稱“延”,表面同樣塗黑漆,早期的冕板是用黑布包裹的,可能是黑色比較莊重吧。冕板不是規整的長方形,而是前圓後方、前低後高的形制。暗合“天圓地方”之說,同時“前低後高”是警示帝王要用謙恭的美德。
冕板前後各有9道旒。並且每道旒用9顆玉珠串成。每串珠子上的顏色也有講究,由紅、白、青、黃、黑間隔組成,正好合了五行的顏色。魯荒王是親王壹級別的,9旒9珠正好符合當時冠冕的禮制。如果是皇帝的話,按照明朝的禮制就要12道旒12顆珠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