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 南通大學 通過加強創新創業教育、技能實訓和成果孵化,積極構建全方位鏈條式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切實增強學生創業意識、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每年培訓創新創業骨幹近千人,幫助學生註冊企業近50家。
全方位,***謀“雙創”育人
“我們采取預定、采購、配送的三元模式,去除中間流通環節,既降低了水果的損耗成本,又保證了水果的新鮮度。”沈建祥說,唐頓果園的成功得益於自己在校所學的了解企業創業基礎課程。
“大學作為人才培養高地、創新資源集中地及重要源頭,大學教育應該全方位激活大學生的創新創業基因。” 南通大學 黨委書記成長春對“雙創”人才培養這樣定位。為鼓勵學生創新創業,學校設置了電子商務、服務營銷、了解企業、創辦妳的企業等必修、公選、網絡課程相結合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其中,***占12個學分的創新創業教育和素質拓展教育,是學生得以畢業的基本指標之壹。學校通過開展三創訓練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創業模擬實踐等壹系列科技活動,形成全校科創的濃厚氛圍,將創新創業的種子根植於學生心田。
學校還統籌專業教學、理論研究、教育管理3支師資隊伍,從技術、管理等方面對學生創業進行貼身指導。該校公***衛生學院2011級學生顧炎峰創辦的南通綠繡工藝品有限公司,沒有明晰目標客戶,只能流動銷售。在創業導師郭必裕教授的幫助下,該公司掃除了市場營銷等專業盲區,摸索出由“專利、花型庫、獲獎證書”構成的產品核心競爭力。截至目前,該公司***獲得訂單數十萬元,並有4項外觀設計專利正在申請中。創業導師們為剛剛踏上征程的學生保駕護航,目前, 南通大學 ***有國際認證創業教練、國家職業指導師、創業咨詢師等創業導師200余名。
重實訓,創新引領創業
南通大學 將創新創業實訓融入教學科研,成立專業化創新創業工作室。校內,教學、科研實驗室全面開放,由單壹的實驗功能轉變為綜合性創新創業實踐平臺;校外,產學研協同,校企***同打造“實習、實訓、創業、就業”基地。
學校將企業搬進校園。地理科學學院與江蘇太平洋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建“空間數據分析實習實訓室”,讓學生直接參與企業管理運行,解決了企業“GIS可視化”“GIS系統設計”等方面的技術急需。同時,以課題為媒介,帶領學生直接參與地方建設。建築工程學院怡匠工作室將唐閘近代工業遺存保護與現代便捷的生活方式相結合,使涵蓋工業地標、文化記憶和歷史呈現的自然與社會系統完整融合。
目前, 南通大學 ***有校內創業教育基地14個、創新實踐基地17個,校外教學實踐基地411個、就業創業實踐基地539個,涵蓋文理工醫各學科,790個項目獲得立項資助,參與學生達3500余名,創新創業的理念融入每名學生血液。
“這樣的實訓平臺不僅讓我對專業知識的應用有更清晰的認識,也萌生了研發產品的想法。”電子信息學院通信工程2011級學生董永賽和他的團隊,正與美籍病理學專家***同研發全球第壹臺超聲波脫水機裝置,這個項目將填補市場快速處理人體組織標本的空白,能大批量快速處理人體標本,讓原本需要好幾天的化驗結果當天就可以拿到。
多舉措,助推成果孵化
站在掛滿公司商標的墻壁前,想象著壹個依稀可見卻又充滿挑戰的未來,這是每名在大學科技園打拼的創業者逐夢的動力。作為南通市首家示範性眾創空間, 南通大學 著力打造創業項目孵化體系,創建“壹營、壹庫、壹苗圃”的創客空間。“壹營”即“創新創意創業訓練營”;“壹庫”即“創新創意創業項目庫”;“壹苗圃”即“創業苗圃”。學校還設立大學生創業管理服務中心,定期對學生創業企業“壹對壹”把脈指導,確保項目孵化人員、機構、場地、經費到位。科技園每周舉行項目路演,邀請國內知名投資機構擔任現場評審,獲取資本和技術上的幫扶,並經過6個月的快速孵化,幫助其平穩度過生存期。
“入駐科技園的創業團隊至少可以免租壹年,創業基金上不封頂,有潛力的優秀項目,學校都會撥款。”學校學工處副處長、就業創業中心主任姚春雷介紹說,自2010年設立以來,學校大學生創業基金***投放創業基金30余萬元。此外,學校還設立了大學生創新訓練專項基金、大學生創業教育專項經費、大學生成長發展基金、科技園種子資金,並與南通市政府、華夏銀行等單位***建創業基金,總額達2500余萬元。
“青年學生富有想象力和創造力,是創新創業的有生力量,理應走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前列。” 南通大學 校長程純說。如今, 南通大學 科技園內,在校大學生已成功註冊創辦公司21家,註冊資金69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