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商標查詢 - 閩南歌曲的發展與起源

閩南歌曲的發展與起源

臺灣臺語歌是廈門傳下來的。

歌子集起源於唐代,是壹種以敘事和說教為主的民間文學樣式,既可以作為歌本,也可以作為讀物。它是傳播當地文化典故和世俗習俗的載體。

鴉片戰爭後,廈門成為壹個港口,閩南傳統歌曲開始在這裏匯集、流行和出版。65438+2009年50年代,僅印刷銷售閩南語歌曲的出版社有文德堂、匯文堂、博文齋、十文堂、崇經堂、福仁堂、文濟堂、弘文堂、印石書店。泉州的奇文堂、清源齋、健骨堂和上海的點石齋、凱文局也印制閩南語歌曲在廈銷售。廈門有幾百首歌。19世紀,以傳統歌謠為主,包括戲曲選段;在20世紀,出現了許多新創作的歌曲。文德堂、匯文堂等書店壹直經營到抗戰前夕,經歷了木刻、石版畫、鉛印等階段。上海凱文書局出版的《詩經》,特別是對閩南語的文字和詞語進行了註釋。

當時從廈門流傳到臺灣省的歌本有數百種之多,封面多為暗黃色皺折紙,附繡像四五頁,價格低廉,內容通俗。臺灣同胞熾熱的鄉愁,推動了臺灣省閩南語出版創作歌曲的浪潮。臺灣學者在《野臺鑼鼓》壹書中列舉了大量廈門歌子的目錄,包括陳主席的最新曲《戲箱之歌》等。1910新編輯的,還有最新的鼓曲和新刻的曲等。臺灣省學者薛編寫的《臺灣音樂大辭典》列出了上百首要上傳到臺灣省的歌曲,其中有壹部分是手稿。

20世紀30年代,廈門的壹些書店還出版了臺灣省人創作或改編的閩南語歌曲,其中既有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也有當時的社會事件和勸導歌曲,如《黑貓狗之歌》、《日本戰敗往事之歌》、《嘉義三月贊歌》、《臺南運河奇案之歌》、《花花世界勸善歌》等。

不僅如此,廈門的閩南語白話基督教歌曲也傳到了臺灣省。1900年,傳教士甘根據廈門美華書局刻本《養心》和鼓浪嶼閩南省教局1912年出版、1926年出版的《養心》出版歌集。

臺灣省學者莊永明在《臺灣省壹號》中透露,早在臺灣省第壹首閩南語流行歌曲誕生之前,就有兩首歌非常受人們喜愛,壹首是《薛梅四君》,另壹首是《紅黃鸝之歌》。前者據說是國慶調,另壹個是廈門調。後者是《蘇武牧羊》的古曲,作者是蔡德銀。這些歌曲的錄制成了閩南語歌曲流行的“前奏”。

莊永明認為,《薛梅四君》唱“誓為君夫,願守節於天下”,本來是壹個“學薛梅之行為”的故事,傳到臺灣省後被賦予了新的意義。當時侵華日軍占領臺灣時,人們用女夫守節來表達身為日本大臣的恥辱和有民族氣節。《臺灣音樂大辭典》明確記載薛梅絲弦“取自廈調”。

臺灣省學者也承認:“臺灣省新戲劇運動發端於民國十二年(1923)年底。早期從事這場運動的主要是廈門普及教育社的人……”“民國十二年,彰化縣新聞學會成立,由陳謙、潘璐、謝淑媛三人組織。受當時廈門普及教育社的影響,他們在假期回臺灣時,上演了壹場“良心之愛”。

1932上海聯華電影制作印刷公司出品電影《桃花淚》,由編劇,阮、主演。進口臺省時,為了吸引觀眾,設計制作廣告歌曲進行宣傳,電影界催促詹天馬根據劇情大綱寫七言歌詞,王雲峰譜曲。第壹首裏程碑式的閩南語流行歌曲誕生了。

廈門人對臺灣閩南語歌曲的貢獻可以追溯到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廈門大學教授羅昌培錄制的廈門方言民歌《龍安幹戈》(趙元任作曲)風靡閩南,並傳播到臺灣省。65438年至0927年,廈門著名詩人謝搜集、整理並出版了《臺省情歌集》。

周栓(1894-1974),1925,在美國哈佛大學等大學學習音樂歸來,在廈門大學任音樂研究員、合唱指揮。1932,在她出版的兒歌集中,有壹首搖籃曲《睡歌》,配上廈門壹首知名方言童謠的歌詞:“哎呀,哎呀,困了,大壹寸;哦,哦,可惜,又大了壹尺。”兩句話,反復唱了八遍,鋼琴伴奏。這是中國第壹首閩南花腔歌曲。

姚贊福(1908-1967),祖籍臺灣彰化,14歲就讀於鼓浪嶼華英學院。回臺灣後,1933加入臺灣省哥倫比亞唱片公司,用閩南語寫了很多歌。最著名的是1936發表的《心痛》,反映了日據時期,男性在遠征南洋中被迫當兵,女性憤懣無助的感情。1938為《愛情列車》和《壹生恨》作曲,廣為人知。他的《傷心之愛之杯》也在臺灣省樂壇占有壹席之地。

曾中英(1925-),1946畢業於廈門大學歷史系,後赴臺灣省。先是作為電臺播音員,因“2.28事件”被捕入獄。出獄後,他和朋友* * *組成了“白蘭地新劇團”,為閩南電影創作抒情新歌。他是壹個能寫、能導、能演、能唱、能播的藝術全才。僅閩南語就寫了1000多首歌。他創作的《雨中鳥》、《流星》、《獨居》、《巫山風雲》等作品或歌詞至今仍在兩岸廣為傳唱。

解放後,廈門也有壹批藝人為閩南語歌曲殫精竭慮:五六十年代廣為傳唱的《我愛我的臺灣省》,由楊洋編曲;陳用閩南語寫了許多歌詞,並把它們傳授給學生。遊收集了大量的閩南童謠,並編舞到舞臺上表演。羅世芳就廈門歌仔戲寫了許多有影響的文章。

閩南語歌曲

近年來,廈門閩南語歌曲創作相對滯後。

臺灣歌曲發源於西海岸,流於東海岸。當然,廈門和臺灣的閩南語歌曲交流是雙向的。當廈門的歌本傳到臺灣省時,臺北的光明社、周協龍書局、黃圖活字出版社和禮印社、新竹的朱琳書局和興新書局、臺中的林文書局、瑞誠書局、秀明堂、嘉義的接發漢書部、於震書局、林梓活字書局、臺南的雲龍堂、高雄的三成堂都主動接手廈門。

從1933到1937,是臺灣流行歌曲的黃金時代!1933年出現了經典的閩南語歌曲《遙望》,由李作詞,鄧玉賢作曲,在全世界的閩南人中廣為流傳。當時有臺灣省“歌手博士”之稱的林清月博士,“每首歌都要記,每種氣味都要錄,永遠唱著自娛自樂”。在業余時間,他從廈門引進了《山伯應臺》、《陳三五娘》、《呂蒙正》等歌曲,翻印出售。他壹生用閩南語創作和編曲了數千首歌曲。後來幹脆“棄醫從歌”,在診所門口貼了賣歌廣告,並自費出版了《仿詞體流行歌曲》(1952)、《歌集》(1954)等多部書籍,極大地促進了閩南語歌曲在臺灣省的早期傳播。

我愛我的臺灣省,流行於五六十年代的廈門,原為臺灣省作曲家徐實1945創作的臺灣省小調。這是許寫的《我愛我的臺灣省》,然後是鄭誌峰寫的《我愛我的妹妹》。另壹首廣為傳唱的《漁歌》被誤傳為閩南民歌。實際上,這是臺灣著名作家陳大儒的《送帆記》,林於1936作曲:

我很高興船進入了港口,帶著它駛出了港口;

悲傷來送妳走,妳恨船夫。

壹個過去了,什麽時候再堆;

看看周圍的港灣,我們的船正在航行。

相關閩南語歌曲比賽

為推動閩南語歌曲的繁榮和演唱熱潮,傳播和弘揚閩南語文化和閩南人精神,福建舉辦了全球閩南語歌曲創作演唱大賽、閩南語“雙歌大賽”、明日之星等豐富多彩的閩南語歌曲比賽,使福建成為閩南語歌曲創作基地。以閩南歌曲紅線推動兩岸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