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晶絲苕粉是重慶彭水縣的特產。
在彭水,紅薯被稱為紅苕,因此,紅苕制成的粉叫做苕粉。
要想獲得品質優良的晶絲苕粉,最開始就要在紅薯選擇上下功夫。曾久居郁山的曾慶祿是壹位長期研究當地人文歷史的學者,他在壹篇介紹郁山晶絲苕粉的文章中寫到:“從品種上講,壹定要選用百花苕,因百花苕產量大,出粉率及甜度高;從地域上講,壹定要選用光照充足、粘性黃土出產的紅苕,因這樣的光照和養分條件培育出的紅苕個大均勻,表皮光滑緊實,適於加工。”
事實上,從事苕粉加工的人們,至今也沒有停止對更加優質紅薯繼續發掘的腳步。龍須晶絲苕粉專業合作社職員鄧新玻向筆者介紹說,如今,他們選擇了產量和出粉率都更高的豫薯王,澱粉含量可以達到20%。
農諺說“榆錢鼓,種紅薯”,“黃鸝走,出紅薯”。每年金秋,紅薯在加工廠前堆積成山,來到這裏的紅薯紅皮白肉,大小均勻,均是做晶絲苕粉的上好原料。
第壹道工序便是給紅薯“洗個澡”,壹車車的紅薯倒進清洗機裏,直到表皮上沒有汙泥才送往下壹道工序——粉碎。千萬別小瞧清洗紅薯這道工序,洗得越幹凈,苕粉的成色才能越加晶瑩剔透。
粉碎之後,不含營養成分的渣被濾去,留下來的物質運至沈澱池進行沈澱。
在沈澱過程中,紅薯表皮中所含的雜質及油份會浮到表面上來,這層黃色的物質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油粉”,沒有去掉油粉的澱粉做出來的苕粉呈深色,不夠透亮,人們通常會把油粉去掉,這樣苕粉才晶瑩剔透。
經過24小時的沈澱後將水倒掉,余下的便是澱粉,當地人稱之為水粉。水粉白如乳酪,狀若羊脂。
清洗、粉碎、過濾、沈澱、去油粉這幾道工序都可以用機器幫忙,但等到了制作晶絲苕粉的核心環節——“浪苕粉”,就非得靠人工了。
“浪”字其實是諧音,鄧新玻說他也不知道這個字應該怎麽寫,反正在彭水方言裏,大家都這麽發音。“浪苕粉”前,工人們從沈澱池裏舀出壹桶澱粉來,放到攪拌機裏加水、攪拌,制成澱粉漿。澱粉漿的幹濕度尤其重要:太幹了,浪不動,做出來的粉容易斷;太濕了,粉浪不幹,容易粘住。
“浪苕粉”的工具是自制的浪盆,說是個盆,其實叫做盒子更為貼切。浪盆用鋁制成,長方形,齊胸長,尺寸是固定的。每次“浪”的時候只舀壹勺澱粉漿,這樣“浪”出來的粉皮大小才壹致。用農村常用的大鐵鍋燒上壹鍋水,用手感覺壹下,水微微發燙的時候,就可以開始“浪”了。工人們手持浪盆,置浪盆於水面上,前後輕輕搖晃,澱粉漿隨著浪盆的搖晃“爬”滿浪盆底部,從白色慢慢變成透明色,手勁巧的人,浪出來的粉皮厚度均勻。等到粉皮快幹的時候,就把浪盆沈入水底,煮上壹分鐘。煮好後撈出來,壹張粉皮就做好了。
粉皮冷卻後,接著起粉皮。起粉皮也有絕招,“浪”粉前先在浪盆底刷上壹層菜油,起粉的時候從兩邊慢慢往中間扯,粉皮就倒掛在竹竿上了。經過壹兩天的晾曬,待粉皮完全幹透就將其切成絲再晾。
到了晾曬這道程序,也是苕粉迎來最美麗的時刻。晾桿上的粉皮,壹張張瑩潤纖薄,光澤有佳;切成絲後,又像美女的秀發,順滑如瀑。
紅薯本是粗糧,似乎上不得臺面。然而,很多人不知道,早在乾隆年間,彭水壹帶的人們就改變了紅薯的命運,他們去其糟粕,用紅薯制成了被譽為“山中珍寶”的晶絲苕粉。
彭水晶絲苕粉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紅薯專業技術協會
12405997
晶絲苕粉(粉絲(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