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經濟比較困難的五六十年代,陳雲壹日三餐的夥食標準是:早餐粥、面包、牛奶、奶油、果醬、鹹菜;午餐,壹菜壹葷,兩兩米飯;晚餐是豆制品(豆腐、豆腐幹等。),壹份蔬菜和壹片半米飯。
到了八九十年代,國家經濟開始好轉,陳雲的夥食有所改善,但還是很簡單。他的壹日三餐是:早餐豆漿、面包、果醬、粥;午餐,壹葷壹素;晚餐壹份炒菜主要是熟豆腐,主食是米飯。陳雲總是吃得很慢。他對主食很“講究”。因為他是上海青浦人,所以只喜歡吃米飯。為了準確量化,他每次做飯都要稱重,午飯100克大米,晚飯75克大米。每壹餐飯都吃完了,壹粒米都不剩。
陳雲飲食簡單,素食與非素食兼顧。除了他節儉樸素的作風,還有壹層意思就是他更註重均衡飲食的內容,從不大吃大喝,更不暴飲暴食。在中國領導人中,他是為數不多的90多歲就去世的健康老人。但他年輕時冒著生命危險,身患各種疾病,晚年還得了癌癥。沒有均衡健康的飲食,他能長壽是不可想象的。
陳雲的人生哲學是“先睡,後吃”。他非常重視有壹個高質量和充足的睡眠,這是在長期戰爭中形成的壹種生活方式。他說,“長征途中,遇後有追兵,前有敵人攔截,往往要急行軍。妳必須走很多彎路,避免打開敵人的精銳部隊,保存妳的有生力量。所以肚子餓是常事,但是部隊找營地,很多人都是想找個地方睡覺,而不是吃飯。因為只有恢復體力,才有胃口吃飯,即使吃不下飯,也會有體力走路。”但事實上,他睡眠不足。建國之初,他每天工作約18小時。陳雲對當時的蘇聯朋友說:“身體還可以,就是睡得太少,壹天不能保證四個小時。”
這位* * *金融專家,副總理,吃的簡單,卻精通人情,深知天下第壹的道理,掌管的是與百姓吃喝息息相關的經濟問題。對於這份工作,陳雲壹點也不簡單,標準和要求都很高,而且非常擅長。
20世紀50年代末,壹些民營老字號通過社會主義改造成為國有企業,但質量迅速下降,如“東來順”涮羊肉。這是北京人享受的美味,但在那個階段並不好。再怎麽涮也涮不掉。北京人什麽都敢說,但也有人取笑,說“社會主義不如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後資本主義的羊肉不好吃。”這句嚴厲的話也傳到了毛主席的耳朵裏。在1956年的第六次最高國務會議上,毛主席特別提出要請陳雲回答為什麽社會主義以後資本主義的羊肉不好吃。
陳雲壹直很重視民生,平時去三個地方:壹是北京百貨大樓,二是北京東單菜市場,三是北京天橋農貿市場。事實上,陳雲聽到這個消息後,馬上就去實地考察了。雖然他不喜歡吃這種氣味刺鼻的羊肉,但他壹直在廚房了解制作的全過程。回答主席的問題自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說,“東來順”涮羊肉質量下降,主要是因為我們對民營企業轉型後的經營規則進行了自然的“改革”。原來“東來順”涮羊肉只用了35斤到42斤的小尾羊。這種羊肉涮起來還挺嫩挺好吃的,這也是“東來順”多年經營的成果。但是現在,我們的企業已經放棄了這個嚴格的原材料標準。老山羊,老綿羊,凍羊肉都用,都是涮給客人吃的。這樣的羊肉太老了,沒法煮著吃,更別說涮了。怎麽可能好吃?不講究刀法,切的也沒有以前細薄了。東來順很講究刀工,切多少塊肉,羊肉片有多寬多薄。有嚴格的規定。壹臺切割機壹天最多能切30公斤肉,而且必須非常薄。
影響東來順肉質差的另壹個重要原因是原料收購價格不合理,違背了經濟規律。涮羊肉的羊肉價格原來是1元2角81斤。現在因為合資後統壹收購價格,必須和其他飯店的羊肉統壹價格壹樣。因此,涮羊肉的收購價必須按照1元08分的最高價收購,價格因素導致涮羊肉的肉質急劇下降。
毛主席聽了陳雲的話,臉上沒有不悅,而是壹副若有所思的表情。陳雲接著說,不僅“東來順”涮羊肉難吃,而且“全聚德”烤鴨也不如以前爽口,群眾意見也很大。據實地調查,原來“全聚德”烤鴨用的是特制的鴨子。這種鴨從小就有嚴格的餵養規律,大約需要餵養100天。飼料主要是綠豆和小米。
毛主席點了壹支煙,問陳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陳雲回答,“統購統銷”要采取壹定的改進措施。第壹,對於壹些商品,比如壹部分百貨公司,國家將不再采取統購統銷。應該采取帶妳進壹軍的辦法,就是說好的重要,壞的沒必要,好的高,壞的低,倒逼妳提高,提高素質;二是商品的設計者,如工廠設計師、時裝店設計師等,要給獎金,有利於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才能,設計出群眾喜聞樂見的產品;第三,每個產品要有專門的負責人,生產要有專家管理;第四,要保證好的原材料供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因此,我們必須重視人民的消費要求,提高消費品的質量和增加顏色的種類,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需要,讓人民有飯吃,吃得好。這也是我們的工作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