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商標查詢 - 有哪些品牌已經衰落了?

有哪些品牌已經衰落了?

事實上大多數國產品牌很難說得上完全消失,只有部分品牌畏縮到小地區殘存。也有不少品牌運作上幾經衰落復活,例如以下的這些。

健力寶

品牌歷史:

面世於1984年,著意於“健康、活力”。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後壹炮走紅,被譽為“中國魔水”。作為中國第壹個添加堿性電解質的飲料,健力寶率先為國人引入運動飲料的概念。1997年的銷售額超過50億。

衰敗原因:

股份糾紛,對核心品牌的把控不力。1997年秋上市失敗,兩年後創始人李經緯提出在公司內部實行員工股份合作制的方案,試圖自籌資金買下政府所持股份,被否決。2001年營業額下跌,7月,三水政府主張賣掉健力寶,但不賣給李經緯團隊。

2004年,健力寶集團的銷售收入僅為28個億,此時它已資不抵債。歷經數次換主之後,健力寶“基本上已經成了爛攤子”。2013年李經緯離世,健力寶的未來更為外界所堪憂。

第五季

品牌歷史:

廣東健力寶集團於2003年推出的系列休閑性飲料。集團希望以大量的廣告宣傳,來營造誠懇,又不失年輕時尚的產品印象。通過中央電視臺不同時段的廣告轟炸,以及日本明星濱崎步的代言,給市場留下了深刻印象。

消失原因:

健力寶以“第五季”單壹品牌推出多樣化的產品,沒有主力產品,致使品牌識別度降低;口味與同類其他品牌的產品無太大差異,必然造成消費者的認可度低。

旭日升

品牌歷史:

中國第壹款碳酸紅茶飲料,也是第壹款茶飲料。1993年,壹個以供銷社為家底、3000萬元投資起家的旭日集團通過短短幾年的發展,做成了銷售額高達30億元的飲料巨頭。然而從2001年開始,壹日千裏升騰起來的旭日,讓人無法想象地滑向了“遲暮”的軌跡,2002年下半年,旭日升停止鋪貨。

消失原因:

2002年,集團陷入貸款無門、融資無望、資金鏈斷裂和市場急速萎縮的困境。2004年,“旭日升”商標在江蘇省蘇州市險遭拍賣。壹個曾位居中國飲品行業第二的企業竟然淪落到頻頻被拍賣的悲情局面。

樂百氏

品牌歷史:

廣東樂百氏集團是全國著名的大型食品飲料企業,在全國各大城市設有二十九個分公司或辦事處,市場網絡覆蓋全國城鄉。

衰敗原因:

2000年,達能收購樂百氏;2001年,以何伯權為首的樂百氏五元老被踢出局。無市場方向,又缺市場策略,品牌形象弱化,樂百氏產品在市場上持續低迷。2005年,樂百氏虧損1.57億元,2006年預計又將虧損1.5億元。

酷兒

品牌歷史:

這款LOGO酷似泡泡小孩頭像的飲料,是可口可樂日本分公司的壹款針對兒童市場的產品。小瓶裝,以果汁類飲料為主,便於攜帶。1997年在日本上市,隨後擴大到中國市場,在中國針對的是大中小學女生和年輕白領市場。

消失原因:

地域局限性,名稱翻譯有誤,導致市場接受度低;品牌空洞,無品牌內涵,經不起推敲;企業內部員工對品牌意義不了解,執行有誤區;產品品牌親和力不高。

啤兒茶爽

品牌歷史:

娃哈哈在2008年重金打造的新產品,2010年就在市場上消聲匿跡了。

消失原因:

產品和消費者定位不準確;口感奇怪;產品歸類失敗;廣告策略失敗。關於“妳out 了”這個廣告,眾人頗有非議。幾個美女在教室裏喝著像啤酒壹樣的東西,這了給家長和社會輿論壹個非常不好的印象,甚至有人說這是在誘導孩子去喝酒。此廣告說明,“雷人廣告”的確能在第壹時間進行品牌曝光,但是“不喝妳就out”作為壹種道德標簽的綁架行為,容易引起消費者的逆反心理。

嶗山可樂

品牌歷史:

中國第壹種碳酸飲料,1953年由國家在青島組織開發。1980年到1990年,嶗山可樂壹直供不應求,年生產能力達到8000萬噸,全國聯營的生產廠家就有壹百余家。

消失原因:

90年代,嶗山可樂等國產可樂因機制、管理、營銷、資金、人員等諸方面的原因,難以與洋可樂抗衡,並逐漸淡出市場。1997年,嶗山可樂停產。

2003年3月,嶗山可樂重出江湖,但在青島的幾家大型超市裏都沒有它的蹤影。後來記者在壹家本土超市裏發現了優惠促銷的嶗山可樂。與其他“兩樂”對抗,效果卻不盡人意,最後仍然是被淹沒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