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商標查詢 - 中國還有多少農民願意種田

中國還有多少農民願意種田

楊柳吐絮,正值玉米主產區春耕農忙時節。中國實行了八年之久的玉米“臨時收儲政策”,將被“市場化收購”加“補貼”的新機制取而代之。  

糧儲新政與其說是主動的變革,不如說是維系收儲機制的各方因素難以持續而倒逼的改革。這其中包括“最低收購價+臨時收儲”連續高強度刺激形成的市場扭曲;人民幣匯率調整及全球糧價走低等國際國內環境變化對糧食貿易和消費需求的沖擊;臨儲提價導致國內外玉米價格倒掛,推動玉米替代品及下遊產品進口激增,形成“國外糧食入市,國產玉米入庫”的尷尬困局等等。

諸多因素堆積了玉米等糧食的庫存“懸河”,也帶來了中央財政每年庫存支付600多億元的重負。目前玉米臨儲庫存達2.5億噸,稻谷最低收購價庫存近1億噸。

由此,國家決定對玉米實施“市場化收購”加“補貼”,讓玉米價格和收儲政策走上市場化之路,這甚至比當年大豆、棉花的“目標價格”改革更加市場化,也是整個糧食收儲政策更大膽的嘗試。

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改革已經成為整個農業領域供給側改革的核心。玉米收購新政不僅牽涉上遊玉米的種植調整,大範圍波及其他農作物的種植結構,且牽涉下遊高庫存的消解、中央財政負擔的減壓以及國內飼料業、糧食加工產業的成本變動。

解決糧食高庫存問題,不能僅限於采取某些消化某個單壹糧食品種庫存的專項措施,而是要系統謀劃、頂層設計政策改革方案,從根本上消除庫存形成機制,進而從根本上糾正價格支持政策帶來的市場扭曲機制。

當前,中國農業生產已經面臨農產品價格“天花板”封頂、生產成本“地板”擡升、資源環境“硬約束”加劇等新挑戰,迫切需要加快結構性改革,轉變生產經營方式,從供給側角度推動農業變革。

《財經》記者兩月前分赴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鐮刀灣”地區等糧食主產區進行壹線調研,了解農產品價格機制面臨“大修”和收儲政策調整背景下,地方的真實生態以及種植戶面臨的困惑和糾結。記者調查發現,收儲新政等農業供給側改革已刻不容緩,地下水超采、土壤汙染、資源破壞等因素已經難以支撐“以糧為綱”的畸形連增。

與此同時,改革的頂層設計及推進,還需細化操作方案,以確保政策在地方執行中不扭曲、不走樣,及時化解地方在政策變革中的困惑和難題。

——編者

面對玉米種植利潤的不斷變薄,東北地區開始了新壹輪改種行動

已是楊柳吐絮、春暖花開。

正值春耕農忙時節,各個玉米主產區已經開始準備玉米種植。然而,《財經》記者在東北調查時發現,今年農民種植玉米的意向並不濃烈,壹些區域的農民琢磨著改種飼草、雜糧和大豆。尤其是玉米庫存壓力最大的黑龍江省,有專家估計今年玉米種植面積約減1500萬畝。

實行了八年的玉米“臨時收儲政策”,今春壽終正寢,將實施“市場化收購”加“補貼”的新機制。

4月7日,農業部相關負責人稱:今年中國將投入35億元資金,支持玉米結構調整,用於“鐮刀灣”地區的糧改飼和糧豆輪作補助,目的是讓改種青貯玉米、大豆、飼草等作物的農民收益與過去種玉米的收益基本相當。“鐮刀彎”是壹個俗稱,具體涉及到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等13個省區的部分地區。這壹區域在地圖上貌似鐮刀,過去十多年是中國玉米面積增加最多、發展最快的區域。

去年國家公布糧食實現12連增,實際上有超過壹半的功勞應歸功於“玉米”。加之持續多年的國內外價格倒掛,玉米及其替代品進口沖擊國內市場,玉米庫存陡增,儲糧壓力凸顯。目前國內玉米庫存量在2.5億噸,初步估算,財政壹年需要為玉米庫存付出成本600多億元。

中央決定下壹步對玉米價格機制進行改革。目的是讓玉米收儲政策向市場化邁得更快,甚至比大豆、棉花的目標價格政策還快壹步。這被業界看作是對整個糧食收儲政策更大膽的嘗試。

繼玉米收儲制度改革後,未來小麥、水稻等價格機制也有望實施新政。中農辦主任陳錫文近日曾公開表示,玉米改革必須要先行,因為面臨的矛盾非常尖銳,再往後,小麥和稻米的改革也必須跟進,不能拖得時間太長。

農產品價格銜接機制改革已成為整個農業領域改革的核心。2016年中央“壹號文件”提出,推進農業結構性改革,以調整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和區域布局,作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牛鼻子”。

35萬平方公裏的東北平原,正在率先經歷壹場農業結構性改革的轉型與攻堅。

2015年,糧食增量超過五成、總產量占全國比例超過20%的東北地區延續著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糧食調運和商品糧儲備基地地位。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這東北四省區中,黑龍江省以占全國十分之壹的糧食生產比重占據著中國糧食總產量第壹的地位。近兩個月以來,《財經》記者深入黑龍江農墾區、地方農村和吉林鄉村等本次農業改革的重點地區,進行了實地探訪,試圖記錄國家農業轉型時期,玉米收儲推行新機制等新政下,地方面臨的實際問題和困惑。

調價之痛 

曾經因種植玉米致富的村莊,如今因種植玉米陷入憂慮,地處黑龍江省會哈爾濱東南部的成高子鎮民強村頗為典型。

早春時節,依然覆蓋著冰雪的東北村莊格外寧靜,農閑期的農民或外出打工,或留在家為來年的播種做準備。“由於土壤、氣候等因素限制,成高子鎮3.6萬畝耕地基本上全部種植玉米,產量不錯。”民強村村長王國玉告訴《財經》記者。以民強村為例,每年壹畝地能夠產出1200斤左右的玉米,國家糧庫以1.12元/斤的價格收購,這構成了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之壹。但從2015年起,國家糧庫下調了玉米收購價格,每斤減少了0.12元,算上土地、種子、農藥、化肥、農機等居高不下的成本,可以說現在農民種地都不掙錢,很多合作社甚至在賠錢。

“不種玉米了,都說可以改種飼草、雜糧啥的,但壹旦種多了,價格會不會下跌?最後都不太賺錢。”壹些農民對《財經》記者表示擔憂。

由於東北地區的玉米水分含量高,需要進行烘幹加工才能達到國家收購儲備糧食的要求,壹些有條件的村民購進機械設備,把從農民手裏收來的玉米烘幹,之後大部分送往國庫,其余小部分賣給飼料廠。

民強村的張東全就是當地的玉米烘幹加工大戶。走進張東全家,壹座日處理量千噸的玉米烘幹塔聳立院中。談及2015年的“收成”,張東全滿臉愁容,“現在從農民手裏收玉米的價格掉到了每斤8毛多,賣到國庫的價格每斤是九毛七八,壹斤的利潤還不到兩毛錢。壹部烘幹塔的成本是三四百萬元,以前壹年下來除去給工人發工資,還能凈賺十幾萬元,玉米掉價後不掙錢了,該給村民的錢還拖欠著。”

“肉蛋不漲價,養殖業大部分也面臨虧損,養殖廠的數量不斷減少,對玉米飼料的需求也隨之減少。我們這裏的玉米品質相對較好,還有銷路,黑龍江青岡縣、巴彥縣等地生產的玉米都賣不出去,都在那存著呢。”張東全說,養殖業的蕭條也直接影響到玉米的外銷。

民強村不過是壹個縮影,隨著國家對種植業結構的調整,整個東北都在經歷著玉米收購價格轉低的陣痛。

著重化解農產品供需失衡,是2016年中央“壹號文件”的壹項主要內容。我國農產品的產能過剩,集中在玉米。2004年至今玉米的持續增產,意味著玉米延續著對中國糧食生產連年增長的拉動和支撐。據農業部統計,在中國玉米增產的影響因素中,播種面積增加的貢獻率超過了80%,而全國的玉米播種面積在2011年達到了峰值,其中,與2003年玉米播種面積相比,黑龍江2011年玉米播種面積增加了123.4%,之後是內蒙古、湖北、遼寧,分別增加了67.8%、61.1%、48.8%。

因此,位於“鐮刀灣”地區的最頂端,東北冷涼地區被列為調減玉米面積的重點。2015年8月黑龍江省委電視電話會議上,省長陸昊提出,高度重視種植業結構調整,充分運用價格杠桿和市場經濟引導農民進行玉米減產,去行政命令化,不給各地市下硬性指標。

作為全國最大的糧食生產基地,黑龍江墾區經歷著糧食生產的每壹次重大變革。由中俄邊貿城市黑河向南行200公裏,到達隸屬北安農場管理局的引龍河農場,農場耕地總面積35萬畝,是黑龍江農墾總局系統中的國營農場之壹。引龍河農場農業科科長彭繼鋒向《財經》記者表示,用糧價調減玉米種植面積,因國家施行臨儲政策而大幅增產玉米的東北地區,可能將面臨效益的大幅減損。

“玉米臨時收儲政策施行後的那幾年,種植玉米的收益之高至今沒有哪種作物能夠與之相比,黑龍江無論是墾區還是地方,壹夜之間都開始改種玉米。”彭繼鋒說。

2003年,中國的糧食產量8614億斤,達到了1990年以來的最低谷,糧食產量小於當年需求量。國內糧食供應缺口主要依靠消耗庫存,考慮到周轉糧和陳化糧,當期的國家糧食庫存也降到歷史低點。隨之產生的問題是農民人均收入走低,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受挫。在糧食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大局的背景下,國務院於2007年開始對玉米實行臨時收儲政策。

彭繼鋒對《財經》回憶,國家出臺臨儲政策,鼓勵個人出資建庫,庫存量達到壹定規模之後通過驗收可以作為國家臨儲庫,國家還根據庫存量按比例給予補貼,這導致了黑龍江玉米倉儲數量的激增;另壹方面也帶動了玉米收購價格和種植效益的提升,種植玉米的純效益最高時,因成本不同,地方農民能夠獲得200%的利潤,墾區也能達到100%的回報率。

“引龍河農場位屬黑龍江的第四、第五積溫帶,理論上並不適合種植玉米,十年前我們還以種植大豆、小麥為主。由於玉米收購價格高,2011年,黑龍江地區種植玉米的效益達到了最高值,那時壹坰地(15畝)的利潤能夠達到9000多元,這種效益是從來沒有過的。在農業技術的幫助下,農場在2012年也開始大面積改種早熟玉米。”

彭繼鋒說。

據了解,2012年當年引龍河農場種植玉米的面積占農場耕地總面積的比例超過60%,而2013年、2014年玉米種植面積仍占耕地總面積的50%左右,2015年農場仍有三分之壹的耕地面積在種植玉米。

經歷了2011年、2012年玉米種植的最高收益後,隨著國家收購價格的回落,種植玉米的利潤壹路下滑,由每畝地凈賺600多元下滑至2013年、2014年的凈賺300元至400元,2015年玉米收購價格降低0.11元-0.12元,種植玉米每畝利潤減少了約150元。“聽說2016年國家收購玉米的價格還要降,假如再降壹毛錢的話,種植玉米就沒有效益可言了。”彭繼鋒坦言。

2016年在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將玉米臨時收儲政策調整為“市場化收購”加“補貼”的新機制。玉米價格變成由市場形成,來調節生產與需求,生產者隨行就市出售玉米,並根據市場情況調整種植結構。對於玉米種植戶來說,目前最為關註的是,在實施新的玉米政策之後,國家最終能有多少補貼給到種植戶手中?

東北糧倉的迷茫

在對國家“價補合壹”的保農民收入政策和國庫巨量收儲的長期依賴下,東北地區壹直沒有培育建立起系統的糧食深加工企業,銷售環節也成為發展的最大弱勢。

黑龍江八壹農墾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執行副院長張玉先向《財經》記者表示,“黑龍江是全國最大的產糧省份,但在農產品加工、銷售領域,黑龍江本土企業在全國得排倒數。”

東北地區第四、第五積溫帶種植出的玉米水分含量較大,自然脫水無法達到國家收儲標準,只有通過速熱烘幹。但是這種烘幹後的玉米進入倉儲,儲存時間越長質量下降越快,壹定時間後便不再適合進行精深加工,只能作為飼料糧和酒精糧消化。

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洪遠曾向《財經》記者表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特別是對於當前產需、存儲矛盾比較突出的玉米,要按照市場定價、價補分離的原則,積極穩妥推進收儲制度改革,使玉米價格反映市場供求關系。

“國家調減玉米收購價格,而養殖業同樣面臨著供給側改革的問題,飼料對玉米的需求空間已經飽和,玉米加工成酒精的需求量也早已飽和。”張玉先感嘆,“玉米的市場銷路全被堵死了,無論是從黑吉遼農民繼續靠種植玉米生活,還是從當前應急性去玉米庫存來看,都非常難。”

有效推動農業結構優化調整,農業部的思路是在2016年重點抓好三項工作:壹是推進玉米重點減產區發展青貯玉米、大豆、優質飼草、雜糧雜豆及生態功能性植物等;二是探索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三是積極推進馬鈴薯產業開發。

面對玉米種植利潤的不斷變薄,東北地區開始了新壹輪改種行動。地處松嫩平原東北部邊緣的吉林省扶余市更新鄉已完成了種植作物的改換。春節過後,扶余市更新鄉糧庫空曠寂靜,成排的玉米堆在倉外晾置,“現在來送玉米的農民少多了”。門口僅有的兩名工作人員對記者說。

扶余市更新鄉農業站站長宋加夫介紹,2015年吉林地區玉米價格比2014年減少了0.14元,於是很多能種花生的農民都去種花生了。以更新鄉為例,全鄉耕地面積9600多公頃,2015年花生的種植面積達到了5000多公頃,其余3000多公頃耕地種植水稻,僅有最後的1000多公頃耕地因土質問題只能種植玉米。

“我們這邊花生加工、銷售企業實力較強,加工出來的產品有些大量銷往國外,這在很大程度上帶動了當地花生作物的種植。”扶余市大林子鎮政府秘書劉清彥告訴《財經》記者。

同是種植業結構調整,東北多數地區實際上並沒有像吉林更新鄉的條件優勢。以黑龍江省為例,受地理位置、氣候條件等自然因素制約,省內可改種的備選項目並不多。黑龍江省政府明確提出“降玉米、小幅增長水稻、增豆類(包括大豆、雜豆和雜糧)和蔬菜、飼料牧草等”的指導方針。

“國家下達的政策地方上不知道怎麽落實。”引龍河農場農業科科長彭繼鋒對《財經》記者表示,“尤其是在種植規模大、成本高的農墾區,在不確定種植哪種作物能夠穩賺不賠的時候,與墾區種植戶的交流、對其引導成了最難的環節。”

2016年國家繼續調低玉米收購價格的可能性大。玉米繼續降價,農場怎麽辦?記者聯系到的多個農場管理人員都表示很迷茫,他們都表示,由於馬鈴薯、蔬菜等作物並不適合在墾區種植,就只能在大豆和雜糧雜豆等經濟作物上做艱難權衡,以代替玉米。

“農場調整種植結構,第壹看地域能種什麽,第二看市場價格,說白了就是種什麽掙錢。”彭繼鋒說,現在最糾結的是,他們地處丘陵,不適宜種植水稻,可無論是改種大豆還是經濟作物,都面臨不賺錢甚至虧損的可能。所以今年還是打算種壹部分玉米,試探性地小步走。這樣考慮的原因在於,受外國進口大豆的沖擊,國內大豆市場價格持續低迷,種植大豆的利潤幾乎全部來自國家的大豆目標價格補貼。種植玉米,就要看新的玉米補貼制度如何落地,補貼真正落到種植戶手中的相關配套措施能否跟上。

如果改種雜糧雜豆等經濟作物如何?記者采訪的黑龍江地區多數農場管理人員和農墾系統人士都表示出謹慎,“雜豆雜糧等經濟作物沒有國家保護價,完全是隨著市場走,極容易發生壹窩蜂種植導致全行業虧損的問題。”

記者從黑龍江農墾總局獲悉,在增加經濟作物種植方面,農墾總局鼓勵各農場種植戶在經過充分交流和掌握情況後,自己決定種植哪種經濟作物,盡量分散可能存在的風險。“黑龍江地區幾乎沒有雜糧的精深加工企業,這種情況下我們鼓勵種植戶走訂單農業,試探性地種,即先聯系食品加工企業,簽訂合同後根據它們的需求量種植雜糧雜豆。”彭繼鋒說。

玉米收儲機制改革必將觸動上下遊鏈條的聯動,也預示著中國農業向市場化邁進壹步,但是在政策落地的階段中存在的許多矛盾和問題是之前沒有面對過的,目前從上到下都還有待摸索。宋洪遠表示,特別是在改革完善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方面,還有待出臺具體政策方案的細則,緩解地方因變革帶來的壓力。

改革提速加壓

農業結構優化調整乃至整個農業供給側改革,留給決策和執行的時間已經不多。

《財經》記者行走在三江平原最東部時,春柳抽綠的黑龍江八五三農場滿眼春意。總面積1228.6平方公裏、耕地面積54165公頃的八五三農場是黑龍江墾區的現代化大型國營農場,農場農業基礎和綜合經濟實力較強。農場第壹管理區主任彭東君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家調整種植業結構和玉米收購機制,農場將面臨改種,在玉米、大豆價格都較低,種植經濟作物市場有限、風險大的情況下,黑龍江墾區能改種水稻的都改種水稻了。

記者在走訪的包括八五三農場、黑龍江通河縣新發村在內的多個東北墾區、鄉村中了解到,大豆本是東三省,特別是黑龍江墾區的優勢產業,受國外低成本轉基因大豆的沖擊,國內大豆價格壓低,大豆種植曾連年負增長,2014年國家實行了東北地區的大豆目標價格補貼,大豆種植情況雖然有所好轉,但由於補貼缺乏準確性,落到各地方種植戶手裏被攤薄,因此並沒有實現預期效果;伴隨著玉米收購價格的不斷下調,雙重擠壓下,以自然條件適合為前提,出於水稻高產穩產,且國家給保護價收購、暫時不調價的考慮,種植水稻還有穩定的收益。

“目前水稻實際上存在著和玉米同樣的問題,就是存量偏多,如果全國農業特別是黑龍江的農業生產繼續偏向水稻,只會進壹步加劇水稻的庫存壓力。農場管理者首先考慮的必須是眼前這個生產周期的效益,而非從農業發展可持續性的角度做戰略性調整,能做的只是短期的權宜之計。”彭東君坦承。

在黑龍江,種植水稻正在成為壹個充滿爭議的問題。三江平原原本是中國東北地區水土資源匹配較好的區域,可是因為這裏以種植水稻為主的農業灌溉用水長年以地下水為主,且用水量極大,導致農業灌溉和城鎮化供水面臨嚴重的水資源短缺。對此,2014年國務院將黑龍江省黑龍江、松花江、烏蘇裏江三江連通工程列入全國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

黑龍江省水利廳總工程師劉加海曾表示,三江連通工程是壹項跨流域調配水資源,發展水稻、保障煤電化基地用水安全,建設水生態環境的國家戰略工程,初步測算,工程發揮效益後,可以保障1470萬畝的水田用水,當地農民年人均可增加收入7000元左右。

“這次調整種植業結構,省裏面的意思是水稻還要增,黑龍江省農墾區和地方農村也在自發轉向種植水稻,但黑龍江的水稻不宜再大幅擴增了,而是應該有壹個逐步的調減。”黑龍江八壹農墾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執行副院長張玉先表示,長年種植水稻已經導致黑土土質的破壞和無法修復,另外,東北稻谷往南方銷售的壓力越來越大。

多位黑龍江農墾系統的農場管理人員也向記者反映,如果現在不對水稻種植提前加以控制,稻谷面臨的高庫存問題也將同玉米壹樣接踵而至。

“這也從另壹角度說明,我國的糧食生產沒有進入良性發展的狀態。”記者采訪的多位地方農業系統人士指出,理論上牧草與農作物輪作、水田與旱田輪作是農業種植的最佳模式,但實際上根本無法推行,就連旱田上的作物輪作也存在難度,而這也是黑龍江墾區種植業結構調整的壹大障礙。

“旱田上,玉米、大豆、雜糧各種植三分之壹是最合理的,全部輪作起來,三年以後所有作物單產都會增加,目前農業存在的許多問題也都能迎刃而解。”張玉先說。

《財經》記者走訪中了解到,理論上的最優種植模式無法推行的根本原因在於國家不同農產品價差大、不穩定,這樣輪作無法保證農民每壹年都能夠有穩定收入。

在地方農場管理者看來,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必須以充分保證農民的利益和積極性為前提,在理順各農產品價格機制的基礎上做出統籌安排。

基於地方在農業生產結構調整中暴露出的問題,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洪遠向《財經》記者表示,當前形勢下,中央和地方政府需要及早謀劃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改革完善方案,探索完善“市場定價、價補分離”政策,將保農民收入的政策功能從當前“價補合壹”的政策中剝離開來,探索“價補分離”的方式,發揮市場供求在價格形成中的基礎性作用,並且政府在市場之外給予農民合理的補貼。

《財經》記者從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在理順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方面,國家將按照“生產成本+基本收益”的原則,合理提高對農民的直接補貼額度。並且要同步改革糧食收儲政策設計,按照“政策的歸政策,市場的歸市場”,“有限目標、優化結構、多元參與”的思路,進壹步健全糧食儲備政策。

“十三五”時期是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時間窗口,農業推行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確保地方的平穩過渡,是壹道決策和執行的考題。

摘自百度網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