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商標查詢 - 徽州年表

徽州年表

惠州歷史悠久。據1955和1981在績溪縣發現的兩處新石器時代遺址考證,早在6000年前,夷陵南北(即惠玲)就有人類活動,西周以前,據龔宇記載,九州屬揚州,揚州就是所謂蠻夷之地。春秋時期,公元前473年前屬吳;公元前473年後,吳死於越國;公元前306年以後,吳越屬於楚國。實際上,當時吳越楚三國並存,戰爭頻繁,所以這壹地區作為拉鋸戰的場所,管轄範圍時有變化。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壹六國,將全國分為36郡。這壹帶有夷、鄄二郡,隸屬會稽郡(治吳縣,即今江蘇蘇州)。

楚漢之時,屬鄢郡(今浙江省長興縣)。此時的歙縣包括今天的休寧、婺源、績溪、淳安、遂安。義縣包括今義縣、祁門、石臺。在楚漢戰爭時,這壹地區曾被項羽占領,作為其英雄尋梅的封建城市,不久又被漢朝將軍陳英占領,隸屬於漢朝。

漢高祖六年(201年前),夷、雲屬荊國(治今淮南)。

漢高祖十二年(195),支、雲屬吳國(今江蘇揚州)。

漢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夷、雲屬江都(今江蘇揚州)。

漢武帝開國大典第二年(121年前),設丹陽郡(治宛陵,今安徽宣城)為其第二城。

元壽六年(前117),武帝之子劉緒為廣陵王,雲、伊屬廣陵國(治廣陵,今揚州)。

宣帝五鳳四年(前54年),劉緒被判自殺,國分丹陽郡。

漢高祖洪嘉二年(前19),中山靖前王劉勝的後裔劉允可立為廣德(今安徽廣德)王,黟縣屬丹陽郡。歙縣仍屬丹陽縣。

永世元年(公元前16年),劉雲科死,無子,國被滅,易縣歸丹陽郡。

漢平帝二年(公元2年),廣川王劉悅的後裔劉嘉被任命為廣德王,易縣歸廣德。王莽篡漢。

建國二年(公元10年),漢朝王廣德被貶為公,易縣改為鹽鹵。

建武六年(公元30年),東漢光武帝改稱益縣,仍屬丹陽郡。

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08年)十二月,孫權出兵剿滅社地所謂“山賊”(實際是山越、水月、漢人混在壹起對付孫權),將原社地分為射陽郡、楊修郡五部分。

三國吳永安元年(258),因吳主孫秀諱,改楊修郡為海陽郡。

晉太康元年(280),晉滅吳,新都縣改名新安縣,仍屬揚州。丁鑫縣改為綏安縣,海陽縣改為海寧縣,原市新縣、溧陽縣、雲縣、義縣仍領六縣。

南朝宋孝武八年(464),李陽在海寧。當時新安縣領雲、義、海寧、遂安、石新五縣。

南朝梁武帝三年(522年),原屬吳郡管轄的壽昌縣(浙江壽昌縣,今屬浙江建德市)劃歸新安縣,新安縣自此收復海寧、石新、遂安、壽昌、雋、益六郡。

梁武帝大同元年(535),析歙縣華陽鎮,設梁安縣(壹為梁安),縣領縣七。不久,梁安縣被廢,縣仍領縣六。

梁武帝二年(553年),原新安縣壹分為二,遂安、始興、壽昌三縣仍屬新安縣。原與海寧合並的溧陽,重新劃分為兩郡,加上雲、義* * *,共四郡,歸新建的新寧郡(即這壹帶的基本區域)管轄,統治海寧,與原新安郡同屬揚州。這個時候的新安縣已經不是今天的“徽州”了,時間不過九年。

南朝文帝天嘉三年(562年),溧陽郡再次並入海寧郡,新寧郡並入新安郡,領雲、義、海寧、石新、綏安、壽昌六郡,屬東揚州。

文帝九年(589年)改郡為州,郡歸州統壹,雲、彜兩郡並入海寧為州,州治海寧。始興縣改為新安縣,原綏安、壽昌並入新安縣,劃歸梧州(今浙江金華)管轄。漳州的轄區只有原來新安縣的壹半,也就是今天徽州的基本區域。最近二十年叫“新安”的不是今天的徽州。

文帝十壹年(591),恢復原歙縣,將更早屬於海寧的皮墩劃歸歙縣管轄,恢復原黟縣,州設黟縣,州由歙縣、黟縣、海寧三縣領導。

開十八年(598),海寧改為休寧,劃歸梧州(今浙江金華)管轄。不久,休寧劃歸漳州管轄。

楊迪大業三年(607),全國改州為縣,更改新安縣,仍領休寧、勉、勉三縣,郡治在勉。戰後不久,歙縣鄧源(今績溪縣)人汪華揭竿而起,占領了歙縣和附近的幾個縣,自稱吳王。大業十二年(616),汪華遷至休寧,次年(617),汪華回郡治。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新安縣改為周娟。州轄歙縣,但仍領導歙縣、彜縣、休寧縣。同年,歸唐,立他為越王,並封她為刺史,以她為總經理,使她為社、宣、杭、穆、吳(今浙江金華)、饒(今江西上饒)六軍總管事。武德七年(624),改漳州巡撫為漳州都督。貞觀元年(627),停止巡撫署,漳州屬江南道。

唐高宗永輝五年(654),劃出壹部分土地建北冶郡。漳州有四縣:宜、宜、休寧、北野。開元二十壹年(733),漳州改為江南東路。

唐玄宗二十八年(740),分析休寧縣於慧鄉和鄰縣樂平懷瑾鄉(說的是鄰縣浮梁尤金鄉),婺源縣新建,屬周娟管轄。漳州的、宜、休寧、北冶、婺源五縣。天寶元年(742),改州為新安縣,官職仍在原處。天寶六年(747),改為黃山。

唐肅宗甘源元年(758年),中國廢郡恢復為撫州,新安縣改為周舍,隸屬浙江西道我們的傳教會,劃歸宣傳、支援、觀察等傳教會。甘源二年(759),革除浙江西路使、宣撫使、愛惜觀察使,調至漳州。

永泰二年(766),將勉、休寧兩縣的壹部分設置為貴德縣;易縣赤山鎮、饒州浮梁縣原劃為祁門縣;原黟縣的壹部分劃作石臺縣(即石臺),石臺縣劃歸池州管轄;歙縣華陽鎮設立績溪縣探析。漳州有八個縣:歙縣、宜縣、休寧縣、婺源縣、北冶縣、績溪縣、貴德縣、祁門縣。漳州改為宣傳、交流、池觀大使。大歷四年(769),北野縣被廢。大歷五年(770),廢地歸德縣,其地並入休寧,漳州領六縣,奠定了壹千多年“壹府六縣”的建制。大歷十四年(779年)裁撤宣、遊、池觀察使團,漳州使團劃歸浙江東西道觀察。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浙江分為東西兩路,她被調到浙江西路當觀察員。建中二年(781年),合浙江東西道觀察使,設我使,銜為“鎮水師我使”,屬漳州。貞元三年(787),又設使宣、支、觀池,調至漳州。

唐憲宗元和六年(811),調宣州為觀察員。唐昭宗大順元年(890),她被任命為寧國軍特使。趙宗田復職三年(903),寧國軍被廢,宣州復職為觀察員。

五代十國時期(907年),唐亡,淮南使楊W仍為唐稱喪年,附於她。919轉吳。937年,吳病逝,遷居南唐。

宋太宗太平興國元年(976),江南(南唐於宋太祖四年,即從971年被貶為江南)駕崩,她被調至江南西路。真宗天熙二年(1018),任江南東路轉運使。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鎮壓漳州人方臘領導的農民起義後,改稱徽州,故名徽州。仍領六縣,轄歙縣。

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徽州調任江南道,使建康府道為使。高宗紹興元年(1131),調任江南東路。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徽州升為徽州道,所轄縣不變,劃歸江浙兩省,分別掌管江浙兩省。元代(1295),婺源縣升為州。徽州道通雲、彜、休寧、祁門、績溪五縣;州壹,即婺源。元順帝鄭智十六年(1356),韓林兒,王小明提拔朱元璋為平章,徽州道劃歸江南。元順帝鄭智十七年(1357)七月,徽州道改為興安府,仍領五縣壹州。

鄭錚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將興安府改為徽州府。

洪武二年(1369),婺源府降為壹縣,徽州府仍領雲、彜、休寧、績溪、婺源、祁門六縣。

清順治二年(1645),南直隸省改為江南省。徽州府調任江南承擔宣傳部署,仍領縣六。

康熙六年(1667),江南左承宣改為安徽布包拯(以安慶、徽州命名),安徽省成立。民國元年(1912)壹月,廢府駐郡,原郡直屬安徽省。

民國二十三年(1934),蔣介石為了“剿* * *”,將婺源縣劃歸江西省。婺源民風與江西不同,不願離開安徽。於是,人們發起了聲勢浩大、長達20個月的“婺源回安徽”運動。

民國三十六年(1947)六月,由於婺源人的頑強抵抗和徽州其他縣的強烈要求,民國二十三年(1934)劃入江西省的婺源縣被重新劃入安徽省。

民國三十七年(1948),解放戰爭時期,國民政府安徽省政府曾壹度遷都屯溪。

1949年,婺源縣、江西省解放,為解放軍四野。為便於管理,婺源劃歸江西省。

1961 4月13日,徽州區復位,太平縣劃歸本區。8月16,屯溪改為地級市;

1968年7月7日,惠州市革命委員會成立,屬同縣。3月29日1971,惠州地區改為惠州地區。

1979年2月27日,惠州市革命委員會改為惠州市行政公署。

1983 65438+2月1經國務院批準,涉縣黃山鄉、石臺縣楊光鄉、太平縣劃設黃山市(縣級),省直管。

1987 165438+10月27日,經國務院批準,惠州改為地級黃山市,原縣級黃山市改為黃山區,為黃山市屬地;將屯溪市改為屯溪區;績溪縣將劃歸宣城地區。

1988年7月,地級黃山市正式成立,轄屯溪區、徽州區(規劃為歙縣巖寺鎮新立)、黃山區、歙縣、黟縣、休寧縣、祁門縣三區四縣。

雖然目前徽州四分五裂,但六縣人民同根同源,對徽州有著深厚的愛。希望政府能聽取民意,讓惠州人在行政區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