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婦羅
天婦羅是日式料理中的油炸食品,用面粉、雞蛋與水和成漿,將新鮮的魚蝦和時令蔬菜裹上漿放入油鍋炸成金黃色。吃時蘸醬油和蘿蔔泥調成的汁,鮮嫩美味,香而不膩。天婦羅它不是某個具體菜肴的名稱,而是對油炸食品的總稱,具體的種類則有蔬菜天婦羅、海鮮天婦羅、什錦天婦羅等。
壽司
“壽司”其實就是鹹魚的意思,在日本古代寫作“鮨”(すし),而“鮨”正是指鹹魚,“壽司”(すし)也同樣是“鮨”字在日語裏的讀音。
日本古代時候的壽司,是用鹽和米腌制的鹹魚,味道十分作嘔,因為那時的食品很難保存,制作出壽司也是不得已為之,只是出門在外,或者行軍打仗時用來應急的食物,並不是什麽風雅的東西。日本人之所以要將鹹魚寫作“壽司”,也是因為“鹹魚”(鮨)不雅的緣故,為了美化而不使人想到鹹魚,於是就寫作“壽司”了。
刺身
日本北海道漁民在供應生魚片時,由於去皮後的魚片不易辨清種類,故經常會取壹些魚皮,再用竹簽刺在魚片上,以方便大家識別。這刺在魚片上的竹簽和魚皮,當初被稱作“刺身”,後來雖然不用這種方法了,但“刺身”這個叫法仍被保留下來。刺身就是指魚膾、魚生、生魚片之類的東西,指將新鮮的魚貝類生切成片,蘸調味料直接食用的菜品。
壽喜燒
壽喜燒是日本的壹道菜肴,於火上燒烤肉類果腹因而得名,依地域不同,而有不同的配方與程序。壽喜燒又可稱為鋤燒。據說最早起源於日本古早年代,農人們於農事繁忙之余,簡單利用手邊可得的鐵制農具如鋤、犁的扁平部分,於火上燒烤肉類果腹因而得名。
日式拉面
日本拉面,起源於中國,在日本成為代表性的大眾面食。日文為“ラーメン(拉面,ramen)”、“そば(soba)、“中華そば”等。日本最早關於中國面條的記載是明朝遺臣朱舜水流亡到日本後,用面條來款待日本江戶時代的大名——水戶藩藩主德川光圀。
在明治時代早期,拉面是橫濱中華街常見的食品。1900年代,來自上海和廣東的中國人在日本賣切面,配以簡單的湯底和配料。在昭和年間,拉面在日本開始流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來自美國的廉價面粉和從中國戰場回來的士兵使得中國風味的面條大行其道。
日式咖喱
日本咖喱是壹種日本菜品。壹般不太辣,因為加入了濃縮果泥,所以甜味較重。雖然日式咖哩又稱歐風咖哩,事實上還是由日本人所發明的。之所以稱歐風咖喱,是因為其所用的稠化物為法式料理常用的奶油炒面糊(roux),多用來制作濃湯,而且香料取材也多傾向南印度風格。
歐風咖哩雖然較為濃醇,但與印度相似料理比較起來,香料味還是明顯不及。咖哩除了可以伴飯吃外,還可以作為拉面和烏龍面等湯面類食物的湯底,這方面和其他地方的咖哩有較大分別。北海道劄幌地區有壹種湯咖哩。
和菓子
日式點心統稱為“和果子”,包括糕餅和甜點,以麻薯、年糕、羊羹、大福等最為常見,多用紅豆做餡料。
“和果子”與其說是小吃,不如說是日本傳統藝術品。其精致的造型完美地表現了日本人對飲食美學的追求,成為日本飲食文化的象征之壹。因此,許多日本漫畫和電視作品中,都以點心師為主人公,並賦予其傳奇的力量。
日式點心除了“和果子”之外,還有壹類以烘烤制法為主,包括紅葉餅、人形燒、銅鑼燒、鯛魚燒等,多以模型制作出象形的紅豆餅,味道大同小異,但是根據各地特產和歷史不同,而在造型上變化各異。
擴展資料
日本料理
日本料理起源於日本列島,逐漸發展成為獨具日本特色的菜肴。日本和食要求色自然、味鮮美、形多樣、器精良,而且材料和調理法重視季節感。
日本料理,主要分為兩大類日本和食和日本洋食。當提到日本料理時,許多人會聯想到壽司、生魚片,這些日本人自己發明的食物就是和食。
另外,源自西班牙的天婦羅、源自印度的日式咖喱、源自法國的日式蛋包飯、源自意大利的日式拿坡裏意大利面、源自中國的日式拉面等等,這些就被稱為日式洋食,表示從外國引進,雖然不是日本發明、但是經過日本的改造成為日本料理的壹種。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