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案例的畢業論文精彩範文——融資決策案例分析
在財務決策中,企業經常面臨融資困難,如債務融資成本低但融資風險高,所有者權益融資財務風險低但融資成本高。如何平衡這兩種融資方式,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是財務人員需要仔細規劃的事情。本文試圖通過案例的形式,從大方向來規劃融資決策,希望對財務人員有所啟發。
關鍵詞融資決策;個案分析
I .替代融資方法
在日常經營活動過程中,由於生產擴大、投機需要、臨時周轉等原因,不可避免地要籌集資金。融資方式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債務融資和所有者權益融資。債務融資是通過向債權人借款來籌集所需資金。債務融資的成本相對較低,但由於需要定期還本付息,壹旦企業資金短缺,利潤下降,就可能面臨被債權人申請破產的財務風險。所有者權益融資,即通過企業所有者的新投資來籌集企業所需的資金。在所有者權益融資中,所有者享有對企業支付本息後剩余財產的索取權。由於是在債權人之後分配,所有者承擔的風險更大,所以所有者權益融資企業風險小,但所有者要求的回報也高,而且容易稀釋企業股權,分散企業控制權,損害原股東利益。兩種融資方式各有利弊,需要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
二,上市公司融資決策案例研究
企業設立的初衷是為了給企業的所有者,也就是股東帶來更多的利益。因此,企業的所有融資和投資決策都應著眼於企業價值的最大化,或者更具體地說,是股東財富的最大化。因此,我們可以選擇凈利潤或稅後收益作為企業融資決策的核心指標。但是,企業要想為股東創造更多的財富,實現稅後利潤的增長,首先必須在不考慮資金來源的情況下,最有效地利用企業的資金,獲得最大的息稅前收益。在既定的息稅前盈利下扣除稅金和利息後,就是稅後利潤。對於壹個典型的上市公司,我們通常用每股收益來衡量股東財富的增長。所以在本次分析中,我們關註兩個指標:息稅前收益和每股收益。
案例:某上市公司目前資本為654.38+00萬元,其結構為:債務資本20%(年利息20萬元),普通股權益資本80%(發行普通股654.38+00萬股)。現準備增發500萬元,有兩種融資方案可供選擇:(1)全部發行普通股,股價100元。(2)所有長期債務的籌集:利率為10%。
1.企業增發資金後,預計息稅前盈利330萬元,所得稅稅率為25%。企業應該選擇哪種融資方式使每股收益最大化?
現在,如果企業選擇第壹種融資方式,發行全部普通股,則企業資本總額為15萬元,其中負債籌集200萬元,所有者權益800+500 = 13萬元(10+500/100 = 15)。此時企業的債務利率仍為10%,意味著企業的資金運用能力高於債權人,貸款資金償還後仍有盈余,應選擇債務融資。然而,企業選擇股權融資。此時企業獲得稅後利潤(330-20)(1-25%)= 232.5萬元,每股收益=232.5/15=15.5元。
如果企業選擇第二種融資方式,則完全負債。此時企業資本總額為654.38+05萬元,其中債務融資200+500 = 700萬元,所有者權益融資800萬元(654.38+00萬股)。追加融資後,息稅前收益為330萬元,資本回報率為22%,高於追加融資後的平均利率10%,初步判斷應采用債務融資。稅後利潤(330-700 * 10%)* 0.75 = 265438+萬元,每股收益=210/10=21元。雖然稅後利潤總額因負債增加而減少,但每個股東可獲得的收入卻增加了。綜上所述,可以知道方案二的每股收益更高,應該選擇債務融資。
2.企業募集額外資金後,由於經濟不景氣,預計息稅前盈利將降至654.38+20萬元,所得稅稅率為25%。企業應該選擇哪種融資方式來實現每股收益最大化?
同理,如果選擇第壹種融資方式,發行全部普通股,企業總資本為654.38+05萬元,其中負債籌資200萬元,所有者權益800+500 = 654.38+03萬元(654.38+00+500/654.38+000 = 654.38)。此時企業的債務利率仍為10%,獲得的收益不足以支付利息。負債只會導致企業更大的虧損,所以應該選擇股權融資。此時企業獲得稅後利潤(150-20)(1-25%)= 97.5萬元,每股收益=97.5/15=6.5元。
如果企業選擇第二種融資方式,則完全負債。此時企業資本總額為654.38+05萬元,其中債務融資200+500 = 700萬元,所有者權益融資800萬元(654.38+00萬股)。追加融資後息稅前收益為654.38+0.2萬元,資本回報率為8%,低於追加融資後654.38+00%的平均利率,可以初步判斷止損應由股權提出。如果強迫股東通過負債融資,只能獲得稅後利潤(150-700 * 10%)* 0.75 = 60萬元,每股收益=60/10=6元。稅後利潤甚至更低。
綜上所述,可以知道方案1的每股收益較高,應選擇股權融資。
通過以上案例,我們可以初步判斷,當企業資金運用能力較強,息稅前收益較高,且考慮稅收因素後資本收益率高於債務利率時,應采用債務融資方式為股東帶來較高的每股收益;當企業資金運用能力較弱,且資本收益率低於考慮稅收因素後的債務利率時,債務只會使企業虧損更多,應采用所有者權益融資方式。然後,說明了息稅前利潤作為判斷企業資金運用能力水平的壹個指標的重要性。
我們可以找到壹個息稅前收益的平衡點,負債和所有者權益融資沒有區別。此時,無論采用哪種融資方式,每股收益都是壹樣的。假設息稅前收益為EBIT,上述情況下可以成立以下公式:[(EBIT-20)(1-25%)]/15 =[(EBIT-70)?(1-25%)]/10。息稅前平衡點收益為654.38+0.7萬元。這時利用股權和債權融資,每股收益可以是654.38+00元,兩者沒有區別。但如果企業的息稅前收益高於654.38+0.7萬元,如330萬元,則企業的盈利能力會得到提高,因此應采用債務融資來獲得更多的剩余利潤和每股收益;如果企業的息稅前收益小於654.38+0.7萬元,如654.38+0.5萬元,企業運用資金的能力就會降低,甚至不足以償還本息,因此企業應該采用股權融資的方式來減少損失,獲得較高的每股收益。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壹個結論,即在不考慮風險的情況下,融資方式的選擇應以提高股東收益為中心。如果是非上市公司,沒有每股收益指標。妳可以用凈資產收益率作為類比計算的替代方法。
參加考試,貢獻力量
[1]中級理財。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J]。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2
基於案例的畢業論文精彩範文之二地理案例教學
【摘要】案例教學是以學生的地理知識和原理為基礎,在教師的精心策劃和指導下,根據課程標準和教學內容的要求,運用典型案例,學生獨立思考或集體合作,進壹步提高自己識別、分析和解決某壹地理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正確分析和索取利益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關鍵詞]地理;案例教學
1案例教學的背景
新頒布的地理課程標準(實驗稿)立足於社會發展的要求、學科的特點和學生認識的規律,著眼於培養學生的能力,在教學中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題,貫徹落實?人文教學?即通過壹些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地理知識,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使學生有所借鑒?學地理?朝向?學地理?。其核心是讓學生從被動轉變?想讓我學地理?變得活躍?我想學地理?從單純的獲取知識到學習獲取知識的手段和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地理素養和綜合分析能力。
為了實現這壹目標,案例教學是壹種有效的方法。從廣義上講,案例教學可以定義為通過對壹個具體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導學生討論這些特殊情境的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打破了傳統教學中教師作為教育者和講述者的角色。在案例教學中,教師的角色是引導和推動,其角色定位是主導案例教學的全過程。他們的責任有三:第壹,教師要在課前有針對性地選擇案例,真正了解壹個案例要解決的問題和要達到的目的。壹般來說,壹個案例可以很好地說明壹個地下原理;第二,教師要在課堂上主導案例討論過程,不僅要引導學生去思考、去論證,還要結合地下學科的特點去走。求解?案例中的具體地下問題,進而從案例中獲得壹些感悟,引導學生探索具體案例背後的各種地理因素和發展變化的各種可能性;第三,教師要負責更新案例,讓案例教學能夠反映當前的實際,適合學生的實際,讓學生對案例產生興趣,這是案例教學的基礎。
2 .教學案例的設計與實施:
2.1精心選擇案例題目,案例的選擇要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來確定。地理教學在不同的部分有不同的能力要求,設計案例時要根據不同的內容提出學生的能力要求。當然,教材的作者在教材中為我們安排了壹些案例。這些案例很經典,我們可以借鑒,也可以自己選擇壹些案例。比如,在分析混合農業時,我們可以在課堂上使用澳大利亞的案例。也可以因地制宜選擇珠三角的池塘農業作為案例研究。再如,在講授壹個國家或地區的位置範圍時,能力要求較低,只要學生能在地圖上描述或指出即可(比如可以直接根據地圖描述俄羅斯的位置,如果是第壹次,要補充說明壹個地區的位置要包括緯度);在講授壹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時,要求學生查找並綜合分析各種信息後再下結論。比如為了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可以以美國農業生產為案例,根據學生已經掌握的壹些知識,設計這樣壹個命題:?美國每年向俄羅斯出口大量本國產品。為什麽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可以比較壹下美國和俄羅斯的地形、氣候、農業生產方式和機械化水平。去尋找答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獲得了用地理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經驗。
其次,要根據學生的能力和興趣選擇案例。比如在講授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時,根據我校客家學生(包括新客家學生)較多的特點,引導學生分析客家人為什麽形成。另外,老師要盡量避免多次使用同類型的案例,因為這樣也會讓學生提不起興趣。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內容采用不同的案例(比較法、逆向演繹法、實地調查法等。).比如在講授美國的高科技發展時,可以聯系住在大城市的學生,讓他們列舉壹些我們生活中可以常見的美國制造的高科技產品(波音飛機、摩托羅拉手機、IBM電腦等。).
2.2課前及時安排題目,給予適當指導。選題後,要提前壹定時間通知學生,以便收集信息,為課堂交流做準備;對於壹些學生的第壹次問題,老師要給予壹定的指導,比如上面例子中的人口遷移。如果他們沒遇到過,學生很難下手,所以需要給壹些提示(比如客家人的遷徙,民工潮等。),然後讓學生自己發現,人口遷移受自然環境、生活和職業需求等宏觀因素以及經濟、戰爭等因素的影響。這樣學生基本可以根據提示查找資料,分析解決問題。
2.3合理控制課堂,案例設置後,能否達到預期目標是話題交流的重要內容,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實施:
就我個人教的課來說,初中生應該是主動的,高中生在課堂上是不願意交流或者應付的。學生之間的交流取決於學生的規模和班級座位的設計。我在七年級嘗試了學生參與和師生交流,既有成功的壹面,也有不足的壹面:成功的壹面是學生積極參與其中,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容易掌握;缺點是壹節課的內容很難按時完成。這種教學可以讓學生感到自己與每壹個同學乃至老師都是平等的,有機會參與教學活動,可以與老師面對面交流,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2)全體員工的參與,應使每個學生積極參與討論。我們可以把討論交流提前到課堂教學,每個班級在學期初會分成幾個地理小組。在每堂案例課上,他們將作為壹個單元來查找信息、討論問題並在課堂上坐在壹起。在課堂討論中。每個小組會派壹個代表來闡述小組對問題的看法,其他成員可以補充,這樣可以保證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讓所有的同學都參與討論。
③藝術總結..我們的案例教學不僅僅是讓學生自己去查資料。
學生獲得正確的地理知識和正確的地理分析方法也很重要,因此需要針對案例中的問題,對不同群體提出的解決方案進行評價和選擇。比如說;在巴西?雨林的危機?在案例教學中,學生就如何有效開發和保護亞馬遜熱帶雨林提出了各種方案(如:嚴格立法禁止砍伐樹木,指示伐木公司將部分利潤投資於植樹造林,趕走所有在這壹地區耕種的農民等。).這些方案都有壹定的道理,反映了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正確理解。這時,教師應該和學生壹起分析這個問題的答案的方向或目標,所以有必要
(4)做好案例研究中學生的評價工作。我在案例教學中設計了以下案例教學課堂評價表。
3案例教學中的註意事項
在案例教學中,教師作為課堂引導者,還必須註意以下事項:
壹、開放性原則,註意給學生提供自由發揮的空間,不要限制學生的思維,不要批評不同意見,即使他的觀點不合邏輯,也最好讓其他學生對他發表意見,比如壹些奇怪的想法,也要給予肯定和鼓勵,教師要把自己置身於討論之外。也就是說,不要參與學生的評論或討論,只是壹直聽下去。
二是教師提問的指導原則。問題要緊扣案例,讓學生正確把握問題方向,深入分析問題。比如可以通過這樣的問題來引導學生:a .面對這樣的問題,妳認為應該怎麽做?妳對這個問題有什麽看法和建議?等壹下。
第三,在評價過程中,老師不應該給學生所謂的標準答案。任何問題都沒有唯壹的標準化答案,標準答案是控制學生思維的韁繩。也會讓學生產生依賴感和等待感。學生的回答是有道理的,符合地理的特點就要肯定。
第四,註重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合作意識和溝通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組成小組查閱資料,共同完成項目。教師應該利用這壹過程有意識地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和與他人的溝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