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商標查詢 - 牌子是什麽意思

牌子是什麽意思

1、牌子,俗稱別子,質地為玉質,是明、清兩代流行的壹種玉墜飾。形狀多為矩形、圓形、橢圓形。牌頂上有孔可以穿戴。這類玉牌以明代蘇州工匠陸子岡所做最為有名,後世多有仿制,因此便將這類玉牌取名為“子岡牌”。明代子岡牌常見的形制大多為鏤空的雲龍紋、花卉、螭虎、蝙蝠等。牌子壹面刻畫,壹面刻字並鐫名款。題材大都是人物山水、亭臺樓閣及花卉紋飾;紋飾與文字壹般用陽紋雕琢,地子淺而光平,紋飾細膩秀雅。清代子岡牌數量較多,形式主要仿明代,但紋飾又與明代有著明顯的不同,首先是玉牌上出現了帶有吉祥意義的圖案,比如“八寶吉祥”、“老人拜石”、“嬰戲圖”或是帶有故事性題材的圖案,比如“武松打虎”、“蘇武牧羊”等等。文字主要以戲文、吉語為主。從雕工來看,清代玉牌上的雕工也比明代更加精細、繁復。

2、是商標及品牌的俗稱。

3、張貼廣告、文告、標語等的板狀物

舉例:球場四周豎立著各種廣告牌子。

4、用木板或其他材料做的標誌,上邊多有文字,如:水牌子、菜牌子

5、企業單位為自己的產品起的專用名稱。

6、傳統填詞制譜用的曲調調名的統稱。俗稱“牌子”。明王驥德《曲律》說:“曲之調名,今俗曰‘牌名’”。可見“曲牌”之稱由來已久。古代詞曲創作,原是“選詞配樂”,後來逐漸將其中動聽的曲調篩選保留,依照原詞及曲調的格律填制新詞,這些被保留的曲調仍多沿用原曲名稱,如〔折楊柳〕、〔後庭花〕、〔虞美人〕、〔懶畫眉〕等,遂成“曲牌”。從漢魏樂府、唐宋詞調以至金元劇曲散曲、明清歌謠俚曲,曲調屢有增減。明沈璟《九宮詞譜》***列曲牌685種;清乾隆十壹年(1746)編成的《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匯集南北曲曲牌2094種(同名異體***達4466支),每種曲牌各有專名。明代以前所形成的戲曲聲腔,如昆山腔、弋陽腔,以及由明清俗曲發展成的戲曲劇種,大多以曲牌為唱腔的組成單位,通稱作“曲牌體”唱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