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個組合是壹個莫攸欣的特寫,後面是壹個桌子上壹盤湯的場景。第二個組合是莫尤辛的鏡頭後面跟著壹個躺在棺材裏的女屍的鏡頭。第三個組合是這個特寫,接著是壹個小女孩在玩壹個有趣的玩具熊。
當庫裏肖夫向壹些不知道這個秘密的觀眾展示這三種不同的組合時,效果是驚人的:觀眾非常欣賞這位藝術家的表演。他們指出:莫有信看著湯陷入了沈思;當莫攸欣看著女屍時,她的表情是如此悲傷。在觀察女生玩的時候,莫有信很自然的表現出壹種輕松愉快的表情——然而實際上,拍攝的時候莫有信壹直是面無表情的。
之所以會出現“庫裏紹夫效應”,是因為觀看者將自己的體驗投射到眼前的鏡頭中,從而產生聯想。在我們以往的觀影或者日常生活經驗中,壹般來說,看到屍體會讓人聯想到悲傷,而看到玩耍的孩子會讓人聯想到快樂——換句話說,觀者看到的其實只是自己聯想的心理投射。
“庫裏索夫效應”對於蒙太奇這種電影藝術的應用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在現實生活中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各大品牌對品牌名稱和商標圖案的選擇,更是對“庫裏紹夫效應”的靈活運用。
誕生於1886的可口可樂飲料,壹出來就很受歡迎。20世紀20年代初,這個國際品牌首次進入中國市場。幾年後發現,相比其他國家市場的火爆,可口可樂在中國市場的反應幾乎是慘淡的,幾乎無人問津。
原因是什麽?可口可樂公司總部派來的營銷人員經過調查發現,問題出在中文翻譯上——當時是民國時期,譯者的文筆很古,不註重譯文是否通俗,實際上是把可口可樂翻譯成了“咬蠟”。
咬蠟——這只是壹個毫無意義的音譯,卻產生了嚴重的庫裏紹夫效應:中國人面對這個名字首先想到的是惡趣味,甚至是惡心,因為中國有壹句成語叫“味道和嚼蠟壹樣”。而且在中文裏,“蝌蚪”這個詞只對應“蝌蚪”這個詞,也就是那些又黑又粘的青蛙幼蟲。這導致中國的觀眾直接把“蝌蚪”和“嚼蠟”的心理投射到了可口可樂身上。即使他們知道這只是壹個毫無意義的音譯,但還是忍不住排斥和反感。
直到20世紀80年代,可口可樂品牌才重新進入中國市場。這壹次,它選擇了壹個全新的譯名——可口可樂。從此,可口可樂引爆了中國的飲料市場。
同樣的飲料,同樣的名字,僅僅因為翻譯用詞不同,就讓消費者產生了不同的情緒反應,這無疑是對“庫裏紹夫效應”的生動詮釋。
這壹案例對各大跨國公司的本土化戰略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直到今天,在美國很多商學院的本土化戰略教材中,仍然會提到它。
無論是商標的設計,還是商號的選擇,除了容易識別之外,壹個重要的指標就是必須在各種文化圈引起美好聯想的“庫裏紹夫效應”。從消費的角度來看,商品名稱、商標等商品標誌不僅僅是壹種替代,往往能帶來各種情緒投射反應,從而影響購買者的心理。
“理性人假設”是經濟學中的壹個重要假設,但在心理學中,人從來都不是純粹理性的,大量的情感因素影響著人們對世界的認知結果。很多時候,人們看到的世界,其實只是內心世界的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