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壹九四六年 ~ 壹九四九年):
◇ 壹九四六年壹月由吳賢哲、李惕民等人集五百萬元(法幣),租用趙叔安開設的華安造紙廠修理車間(周家嘴路1127號),創建“良工機器廠”。 半年後投產,成功制造第壹臺圓網造紙機。
◇ 壹九四七年五月“良工機器廠”從租借地搬入荊州路101號,更名為“良工機器廠有限公司”,生產初具規模。
建國初期(壹九四九年 ~ 壹九五六年):
◇ 壹九五O年,承接可移動式內燃機機組,試制成功卷煙紙機上的主要部件,制造技術有了較大發展。
◇ 壹九五二年更名為“良工機器廠股份有限公司”,首次成功制造21500磅級高壓鑄鋼閥門, 開創了我國自制高壓鑄鋼閥門的歷史。
◇ 壹九五五年更名為“公私合營良工機器廠”,成功制造控制閥和進湖閥。
◇ 壹九五六年開始批量生產口徑為50、65、100、125壓力為160公斤的高壓鑄鋼法蘭閘閥,創批量生產高壓閥門的歷史。
社會主義建設初期(壹九五七年 ~ 壹九六五年):
◇ 壹九五九年底試制成功小口徑球閥,開創球閥生產歷史。
◇ 壹九六0年為我國大型企業吳涇化肥廠設計制造全系列25~90口徑,壓力130~320公斤的高壓氮肥閥,為大慶油田制造1390噸采油網高壓閥門。
◇ 壹九六二年更名為“公私合營良工閥門廠”,成為制造高、中壓閥門的專業生產企業。
◇ 壹九六五年在國家經委統籌安排下,以“壹分為二”的形式支援內地建設,有152名人員及部分設備遷往四川自貢閥門廠。
“文化大革命”時期(壹九六六年 ~ 壹九七六年):
◇ 壹九六六年更名為“上海閥門壹廠”。
◇ 壹九六九年承接並試制成功我國第壹套十二萬五千瓦大電站用高溫高壓閥門。
◇ 壹九七二年為我國第壹座核電站—秦山核電站研制和提供壹、二、三級閘閥、截止閥、止回閥、波紋管截止閥及閥門電動裝置。
◇ 壹九七三年更名為“上海良工閥門廠”。
同年,試制成功海上采油高壓閘閥,產品首次應用於我國第壹艘“勘探1號”船上。
◇ 壹九七四年成功為我國三十萬千瓦/小時火電站生產配套用高溫高壓閥門。
◇ 壹九七五年試制成功-120℃低溫閘閥新產品。
改革開放時期(國營)(壹九七七年 ~ 二00三年):
◇ 壹九七七年承接制造高質量的毛主席紀念堂用閥門。
◇ 壹九七八年試制並批量生產Z741Y—350I液動閘閥。
◇ 壹九七九年以我廠精密制造工段為基礎,成立了“上海閥門精鑄廠”(大集體性質)。
同年九月,正式開辦“上海良工閥門廠技工學校”。
◇ 壹九八0年與美國時代探索公司達成協議,以API標準試制首批美閥,創我廠閥門批量出口的記錄。
◇ 壹九八壹年,手氣動閘閥、角式截止閥、高磅級API閥等不同規格的閥門分別送 “溫哥華博覽會”、“西漢諾國際博覽會”、“墨西哥博覽會”、“愛爾蘭博覽會”、“阿根廷博覽會”等展覽會展出。
同年為金山石油化工總廠用的油壓切換閥試制成功。
◇ 壹九八二年原“上海閥門三廠”並入我廠,組建成電裝車間。
◇ 壹九八四年獲得美國石油協會API6D和API591證書,是我國閥門行業第壹批獲得此證的企業。
◇ 壹九八八年原“中國機模廠”並入我廠,組建成七車間。
◇ 壹九九四年獲得挪威船級社ISO9001國際認證。
◇ 壹九九五年獲得國家安全局頒發的核級閥門設計制造許可證。
◇ 壹九九六年與法國法碼通公司簽訂百萬級核電站二級高溫高壓電動閘閥和電動截止閥合作協議。
◇ 壹九九九年“工”字牌商標獲“上海市著名商標”
◇ 二00二年第壹批獲得國家質檢局頌發的“壓力管道元件制造許可證”(AZ證書)。
改革開放時期(民營)(二00三年~ 至今):
◇ 二00三年七月經“上海電器(集團)總公司”審核批復,同意上海良工閥門廠的改制方案。十月,全廠職工以“工齡賣斷”形式,正式解除與國有企業的關系。
◇ 二00四年十月由楊浦區荊州路101號搬遷至寶山區楊行工業園區錦宏路68號。
◇ 二00五年十月經“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準,“上海良工閥門廠”正式更名為“上海良工閥門廠有限公司”。
◇ 二00七年十壹月被評為上海市中小企業“品牌企業“和“品牌產品”兩項殊榮。
“上海良工閥門廠有限公司”董事長為林金鏢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