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商標查詢 - 鹹陽小吃有哪些?

鹹陽小吃有哪些?

扯面

扯面是關中地區的傳統面食小吃。

乾縣豆腐腦

屬於“乾縣三寶”中的壹絕,不僅豆腐細膩,而且嫩滑順口,且營養價值極高,是補品中的瑰寶,在乾陵腳下就屬縣政府第壹廣場口的豆腐腦好吃。

甑糕

又名水晶龍鳳糕。以糯米、紅棗為原料,相間疊放,鋪三四層。用大、小火蒸熟。色澤鮮艷,紅白相間,粘甜味美。

甑糕,是關中地區的傳統早點食品,是以糯米和紅棗為原料制成的壹種甜糕。其特點是:棗香濃郁,軟糯黏甜。在西安以蓮湖區穆斯林制作的甑糕最為美味。西安回民街的“東南亞甑糕王”也是聲名遠播。

甑是壹種底部有小孔,故而甑糕也叫勁糕。據傳,甑在原始社會後期已經產生,到了新石器時代又有陶甑,商周時代發展為青銅鑄成,鐵器產生後,又變成了鐵甑,近年也有用白鐵葉子焊成的。陶甑蒸出來的質量最好。甑糕,形色俱佳,軟硬適度,軟甜粘勁,味道醇厚,實為冬春早點的佳品。

甑糕的古老,首先表現在它的炊具上,它是使用由最古老的蒸具“甑”演變而成的甑鍋蒸制而成,這也是它得名的原因。甑,在原始社會後期已經產生,到了新石器時代又有了陶甑,商周時期發展為銅甑,以後又變為鐵制。從此,鐵甑這個炊具就世代沿襲,流傳至今。這種鐵甑形似圓筒,底部有許多透氣的小孔。蒸甑糕時,將甑放在壹個大口鍋上,鍋中添水,再將浸泡好的糯米、紅棗鋪在甑底。具體地說,要先鋪紅棗壹層,再鋪糯米壹層,如此壹層夾壹層,***鋪七層 (三層米四層棗)。鋪完後蓋上濕布和鍋蓋。用旺火燒開,上汽後取濕布灑上清水,反復灑水三次,最後用文火燜蒸,五六小時後即可蒸成。

甑糕除了炊具古老以外,它又是由我國3000多年前西周時期王子專用的食品“粉糍”演變而來的。先秦的“粉糍”是在糯米粉中加入豆沙餡蒸成的糕餅,並不放棗,到了唐代才發展成棗米合蒸。唐代,韋巨源宴請中宗皇帝的“燒尾宴”中的“水晶龍鳳糕”和現在的甑糕壹脈相承。

乾縣掛面

乾縣掛面是陜西的壹道特色小吃,由手工做成,細、白、筋、光,面絲細勻,加上烹調時湯煎、油旺、醋酸,並以嫩韭菜、白菜心、雞蛋餅切碎置湯中做“漂稍”,色、香、味俱佳。酒後食用,解酒開胃,引人食欲。

biangbiang面

biangbiang面是陜西關中民間傳統風味面食,特指用關中麥子磨成的面粉,再手工搟成長寬厚的面條。陜西有壹句老話叫做“油潑辣子biangbiang面”,即道出了面食的香,又表現了當地人對其的喜愛。biangbiang面搟厚切寬像褲帶,吃時拌上油潑辣子和配料,即可口又耐饑。“關中八大怪”裏的“面條像褲帶”就是指這種面。

biangbiang面的“biang”確有其字,在當地的面館都可看到,只是在正規的字庫中是沒有的。當地人寫這個字有口訣:“壹點飛上天,黃河兩頭彎,八字大張口,言字往進走,妳壹扭,我壹扭,妳壹長,我壹長,中間夾個馬大王,心字底,月字邊,掛個鉤擔掛麻糖,坐個車車逛鹹陽。”口訣用當地方言念出更有韻味。

石子饃

石子饃是陜西關中地區流行的風味食品,又稱砂子饃、幹饃、打饃。做法是將小石子倒在鍋中燒熱,再把餅面埋入石子中烙熟,成品饃表面凹凸,留有小石子的形狀。餅面所用的面粉中要加入油和鹽(吃甜味的則放糖),還要配上新鮮花椒葉及其他調味料,制成饃坯。口味鹹香幹酥,易於消化,並且經久耐貯,不易變質。石子饃在關中農村不僅是經常食用的日常食品,也常用於招待親友,或作為產婦、病人的調劑食品。

臘汁肉夾饃

肉夾饃得名古漢語“肉夾於饃”,臘汁肉夾饃是關中壹帶的名吃。饃用鹹陽特有的白吉饃,表皮松脆微黃,外脆裏嫩,有“鐵圈虎背菊花心”的講究,單獨食用即是當地人日常的口糧,配臘汁肉做成肉夾饃則味道更佳。有商標名號的則屬“袁記臘汁肉夾饃”。

乾縣鍋盔

乾縣鍋盔是乾縣的地方名吃。相傳在為唐高宗李治與女皇武則天修築合葬墓乾陵時,因工程浩大而征用的數十萬民工,吃飯成了問題。工匠們因陋就簡用頭盔烙饃,因而得名“鍋盔”。千余年來經乾縣人不斷改進,形成獨具風味的食品。乾縣鍋盔是直徑八寸、厚約六分的圓餅,呈菊花狀,表皮酥黃微鼓,剛出鍋的鍋盔面香撲鼻。乾縣鍋盔由於做工獨特,所以久放不壞。

泡油糕

泡油糕也被稱作“泡泡油糕”,是三原縣很有名氣的傳統小吃,其淵源可上溯至唐代韋巨源的燒尾宴名點“見見消”(油浴餅)。泡油糕餡是用白糖、黃桂、玫瑰、桃仁、熟面拌成,而原料面粉是用開水、大油燙熟的。用面包好餡料放到油鍋裏炸,等面上壹起泡便撈出來。

三原千層油餅

三原縣的千層油餅名吃千層油餅也叫“金錢油塔”、“千層餅”。制作精細,形如縷縷金絲盤繞,層層塔樓相疊。口感絲細多層,松軟綿潤,清爽利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