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不斷理還亂,這是離愁。心裏別是個滋味。
李煜(937-978)是南唐的皇後。開寶八年(公元975年),南唐滅宋,李煜喪家喪國,皮肉裸露,落魄潦倒,被囚禁在汴京。宋太祖的趙匡胤被稱為“不順從”,因為他拒絕保衛這座城市。李煜被囚禁了三年,被宋太宗的酒毒死了。李煜不是壹個好皇帝,而是壹個有才華的藝術家和詩人。李漁的詞分兩期,壹期是描寫被俘,壹期是描寫宮廷生活和男女關系,香艷細膩。之後他的詩傾吐了亡國之痛和投奔國家之思,悲涼感人。《遇見妳歡》是後期詞的代表作之壹。
第壹句“壹言不發去西樓”把人物引入畫面。“默”字生動地描繪了詩人悲傷的表情,“獨”字勾勒出作者獨自登樓的身影。孤獨的詩人沈默著,獨自爬上西樓。表情和動作的描寫,透露出詩人內心有多少無法言說的孤獨和悲傷!
“月如鉤,孤梧桐鎖深院秋”,只有12字,生動地描繪了詩人登樓時的情景。仰望天空,月亮如鉤。《如鉤》不僅寫出了月亮的形狀,預示著季節,還有壹層深意:如鉤的碎月經歷了無數的風風雨雨,見證了人間的許多悲歡離合。今晚怎能不引起人們的悲恨?俯瞰庭院,茂密的梧桐葉已經被無情的秋風卷走,只剩下光禿禿的樹幹和幾片殘葉在秋風中聳聳肩。怎樣才能不“孤獨”?然而,“孤獨”的是梧桐?哪怕是悲秋,也會被“鎖”在這高墻深院裏。然而,這個院子裏“鎖”的是什麽比秋天還多?絕望的人,孤獨的心,思鄉之情,亡國之恨,都被這高墻深院禁錮。這種情況怎麽會是壹個悲傷的詞?
在詩歌中,梧桐常被用來表達內心的悲傷。文曰:“梧桐夜半雨,離情苦。壹葉,壹聲,空階降至明”(《更漏》);李清照《梧桐》細雨霏霏,黃昏滴水。這壹次,多麽悲傷的壹句話”(《慢聲》)。以上是風景寫作的代表作。在雨中寫梧桐,可以表達詩人內心的悲傷。寫梧桐的缺失是另壹種境界。用蘇軾的話來說,“無月掛梧桐,思念人初靜”(《蔔算子》)。缺月、梧桐、深院、清秋,都渲染出壹種蕭瑟的境界,反映出詩人內心的孤獨,為接下來的抒情做鋪墊。
那麽在這種情況下,壹個已經滅亡的君主和壹個還活著的囚徒會有什麽樣的心態呢?在接下來的影片中,詩人以壹種極其委婉無奈的風格,表達了自己內心復雜難言的悲哀和憂傷。
“切個不停就是離愁別緒,理還亂。”用絲綢來表達悲傷,新穎獨特。前人用“絲”字作“思”的諧音,比喻思念。比如李商隱的“春蠶到死還會織,夜夜燭淚盡”(《無題》)就是很有名的壹句話。李漁用“絲”比喻“離愁”,別具壹格。然而,絲之長可裁,絲之亂可理,但千絲萬縷的“別離愁”卻是“剪不斷,理還亂。”那麽,曾經的南唐皇後心中湧動著怎樣的別離?是為了回憶“紅日三尺後每次金獸添金爐”(浣溪沙)的壯美,懷念“風亭龍塔連天,玉樹瓊枝是煙薔薇”(破陣)的故鄉,還是為了惋惜“四十年故土,三千裏河山”(破陣)的失落然而,時過境遷。如今,李煜是《亡國奴》中的囚徒。榮華富貴已成過去,故國故土也不堪,帝皇亡國。在經歷了冷暖世態炎涼,世事冷漠,國破家亡的痛苦折磨後,許多悲歡離合哽咽在詩人心中。現在是悲傷的味道,這種味道不是悲傷壹個字。
最後壹句“別是滋味在心頭”順著上壹句,寫出了李漁對悲傷的體驗和感受。味道是悲傷的隱喻,味道是超越酸甜的。它根植於人們的內心,是壹種獨特而真實的感情。“尤其”這個詞太棒了。曾經以自我為中心的天子,現在成了階下囚,受辱受苦,心中充滿了思念、苦難、遺憾或仇恨...恐怕詩人自己也解釋不清楚。是壹般人能理解的嗎?若是普通人,陶可以哀號,但李不行。他是亡國之君。即使滿腹愁苦,也只能“獨去西廂無言”,望著殘月如鉤,梧桐清秋,把自己的悲傷、難過、痛苦、遺憾壓在心裏。這種無言的悲傷勝過哭泣。
李漁的第壹首詩,情景交融,感情豐富。在第壹部電影中,選擇典型的風景為感情的表達和渲染做鋪墊,在下壹部電影中,通過使用意象隱喻委婉含蓄地表達真摯的感情。此外,音變被用來實現聲音和情感的統壹。在接下來的影片中,兩個韻腳(斷和亂)放在韻腳中間,加強了頓挫的語氣,看似斷和連續;同時,三個短句後接九個長句,鏗鏘有力,富有節奏感的美感,也恰如其分地表現了詩人悲傷壓抑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