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後,歷任袁世凱總統府顧問、工商部高級顧問、南洋大使、華僑聯合會名譽會長等職。1915發起組織工業代表團赴美籌建中國銀行。他還熱衷於捐錢辦學。1916九月12死於巴達維亞。
50出頭後,張振勛也是商人,也是官員。他曾擔任駐新加坡總領事和粵中鐵路主管。1904第三次被光緒皇帝召見,被任命為主管監督閩粵農工路礦的大臣兼商業部尚書,巡視其他城市。在今年的11月,張振勛給商務部寫了壹封奏章,講述了他吸收和利用僑資計劃的全部經過。其主張有三個要點:
第壹,關於工作的起點,因為“外地華商有10個是從閩粵移民過來的,他們資金雄厚,善於管理,所向披靡”,所以“振興商業,尤其是閩粵兩省”。
第二,在具體做法上,商務部派出的重要官員李周各港口在諄諄開導時,要註意“思先人之墓,與衣錦還鄉之樂同韻”,觸動海外華人鄉愁的敏感神經。
第三,在發展順序上,監工應先在福建、廣東“集華資,懇切主張,擇要之地,築壹段路,開壹個礦區”,再“勸華商出其財,承辦各種公司,盡力經營”,“由南向北逐漸擴大”。
張真勛奏折經商務部批準,報光緒皇帝批準。當然,今天對華僑資本的吸收和利用不能與清末相比,但即使過了壹百多年,這些意見仍能給人以啟示。
張振勛不僅提出了吸收和利用僑資的主張,而且極力在中國設廠。其中值得稱道的是1894在山東煙臺創立的張裕葡萄酒公司,投資300萬銀元。這家公司壹直延續至今,該廠生產的壹級酒被列為中國名酒之壹。
1965438+2006年9月,張震勛在印尼巴達維亞病逝,享年75歲。屍體被運回他的家鄉埋葬。途中,荷蘭和英國殖民當局降半旗致哀,民眾焚香祭祀。人們以各種方式悼念這位曾經叱咤風雲的商業天才。
1875年,他在蘇門答臘島亞齊成立了新的墾荒公司,1877年,他在荷蘭伊利成立了俞曄墾荒公司。王力墾殖公司成立於裏裏1878,擁有8個輕型橡膠園,員工超過10000人。據記載,在其中壹個橡膠園裏,他家坐了壹輛馬車,直走了4個小時才出了園。
在經營填海的同時,張弼士還積極抓住其他商機,建立各種產業。在日本,張弼士覺得商業的興衰完全取決於金融是否順暢。但當地匯兌的波動被外人操縱,於是他向金融業擴張,開設了日利銀行,專營華僑匯兌業務。光緒二十四年,他在馬來亞彭亨文東布創辦東興公司,開采錫礦。感受到印尼富人的增多,他在棉蘭和檳城修建了大量高檔住宅,吸引了大量歐洲和中國商人。
藥材批發業是張弼士另壹個重要的商業領域。他分別在新加坡、巴城、香港、廣州開設藥店,在國內收購名貴中藥,出口到新加坡、巴城,在國內外銷售,從海外將西藥運回國內。當時海外華人聚集的海外市場,如曼谷、東京、河內、三藩市、紐約、菲律賓、檀香山等地,都向張弼士的藥廠訂貨,形成了遍布全球的龐大藥材批發網絡。
從65438年到20世紀60年代的30年間,張弼士的企業蓬勃發展,涉及印尼和馬來西亞的許多重要行業,建立了壹個龐大的商業王國。據統計,鼎盛時期(1869),張弼士的財產達到8000萬兩白銀,比清政府當年的財政收入(7000萬兩白銀)還多100000兩,比當時的江南首富胡雪巖的財產還多5000多萬兩,超過了另壹位時尚達人陳次福,成為南洋富豪。
雖然張弼士是壹個備受晚清政府器重的紅頂商人,但即使在與慈禧見面的時候,他也看到了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和北洋軍閥之間的爭鬥,所以對參政並不熱心,壹生致力於“實業救國”。
張弼士主張“主權應自行管理,利益不應外溢”。他經常對人說:“生為中華民族,就應該為中國人民服務。”他毫不猶豫地將大量資金轉移到祖國各地,興辦了大量的現代工業企業。1892年,張弼士應邀回國,並對煙臺進行了訪問。考察結束後,他立即決定投資300萬兩白銀,開辟3000畝葡萄園,建設中國第壹個、也是亞洲最大、世界第三大的葡萄酒工業園基地,成立張裕葡萄釀造公司,以“張”為名,以“玉”為意。1905年建成亞洲最大的地下酒窯,歷時11年。1914 65438+10月20日,註冊商標為張裕“雙麒麟牌”的葡萄酒誕生了。1915應美國總統威爾遜的邀請,張弼士率中國代表團出席了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巴拿馬太平洋世博會。張裕的四種酒(卡亞白蘭地、紅酒、味美思和雷司令)在巴拿馬世博會上獲得了壹個金獎和三個優秀獎!這是中國產品在世界上獲得的第壹塊金牌!從此中國人擁有了西方人稱贊的金牌白蘭地和壹系列葡萄酒,打破了洋酒無敵的神話!
除了建立張裕葡萄釀造公司,張弼士還在中國陸續建立了超過65,438+00家現代化工業公司。據專家學者考證,張弼士是中國第壹臺拖拉機的制造者,也是國內第壹批工業化的機磚廠、玻璃廠、機織布廠的創始人。